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萃取方法研究了Zn^2+-bipy-PCA^-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讨论了堆积百分率与配体中碳链长短及芳环大小的关系,合成并表征了混配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二元配合物ML^2+和三元混配配合物M(ATP)L^2-的稳定常数,将结果与氨的相应值比较,发现所研究三元混配配合物中吡啶类配体的芳环与ATP的嘌呤环之间存在着分子内堆积作用,这种作用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二元配合物Cu(ATP)2(ATP为三磷酸腺苷)和三元配合物CuL(NTP)2[NTP=ATP或UTP(三磷酸尿苷),L=phen(邻菲咯啉),IP(咪唑并[4,5f]邻菲咯啉)或PIP(2-苯基咪唑并[4,5-f]邻菲咯啉)]的稳定常数,研究CuL(ATP)2中多吡啶芳环L与腺嘌呤之间的堆积作用-结果表明,堆积作用的大小顺序为PIP>IP>phen,这与多吡啶芳环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二元配合物ML2+和三元混配配合物M(ATP)L2-的稳定常数,将结果与氨的相应值比较,发现所研究三元混配配合物中吡啶类配体的芳环与ATP的嘌呤环之间存在着分子内堆积作用,这种作用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三元混配合物把(Ⅱ)/腺苷5’-三磷酸/配体A(A=1,10-邻菲淋,2,2’-联吡啶和L-色氨酸)在40%(V/V)二哑烷-水溶剂中的稳定常数(I=0.1,KNO3;25±0.1℃);比较和讨论了三元混配合物和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用'HNMR法研究了三元混配合物体系中分子内芳环配体之间的堆积作用,计算得到的堆积度和参与堆积的芳环大小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6.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钯(Ⅱ)的二元配合物pd(UTP)(2-)、pd(Trp)+和三元混配合物pd(A)(UTP)(n-)(A=Phen,Bpy和Trp;n=2或3)在40%(V/V)二烷—水介质中(I=0.1,KNO3;25℃)的稳定常数。用△lgK(pd)比较了二元和三元混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认为三元混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子π—酸—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分子内芳环配体的堆积作用。后者和参与堆积的芳环大小一致,即稳定性pd(phen)(UTP)(2-)>pd(Bpy)(UTP)(2-)>pd(Trp)(UTP)(3-)。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配体N,N’-双(8-喹啉基)丙二酰胺(qmaH_2),N,N’-双(2-羟基苯基)丙二酰胺(hpmaH_4)及其金属配合物[M=Cu(Ⅱ)、Ni(Ⅱ)、Co(Ⅲ)、Pd(Ⅱ)、Zn(Ⅱ)]。并采用元素分析,’HNMR、UV-vis、IR、MS、摩尔电导、熔点测定进行了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对配体qmaH_2的金属配合物作了荧光测定。结果表明:配体hpmaH_4与Cu(Ⅱ)和Co(Ⅱ)配位时,酰胺分别非去质子化和去质子化;配体qmaH_2与金属离子生成类芳香性配合物。由于金属d电子参与芳环π电子的共轭,表现出芳环紫外吸收峰蓝移和荧光性质,尤以Zn(Ⅱ)配合物最佳;配体qmaH_2与Co(Ⅱ)配位时表现出吸氧特性,生成μ-过氧键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三元混配配合物Cu(UTP)L2-(L=吡啶,3,4-二甲基吡啶,异喹啉)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并通过比较三元混配配合物Cu(UTP)L2-和二元配合物CuL2+的稳定常数,指出在UTP的嘧啶环和芳香氮碱的芳香环之间存在着堆积作用,而且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Cu(UTP)L2-分子内的堆积作用弱于Cu(ATP)L2-分子内的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吸收光谱法和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Fe^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水溶性配合物在5.2〈pH〈5.9的HAc-NaAc底物中的性质。实验表明Fe^2+与TPPS3在该介质条件下,90℃加热15min即可反应完全,确定了产物的组成比为1:1,H^+参与了这种电活性配合物的电极反应,pH对电活物性质的还原峰电流和峰电位影响明显;在TPPS3过量情况下,还原峰电流与Fe^2+的浓度成正比,可作为一种测定2铁的  相似文献   

10.
异羟肟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异羟肟酸L^1H~L^6H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M(L^1)2~M(L^6)2(M=Cu(Ⅱ),Co(Ⅱ),并以元素分析、IR、^1HNMR和MS进行了表征,考查了它们的铜(Ⅱ)配合物对异丙苯氧化生成氢过氧化异丙苯(CHP)的催化性能,与其未取代(R=H)的对照样Cu(L^7)2比较,讨论了配体芳环上取代基及其末端基团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Cu^2+的还原状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解氧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u^2+与四磺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可能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高价铜还原为亚铜,亚铜离子与配位剂生成对氧敏感的不稳定中间体Cu(Ⅰ)-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立即又被溶解氧氧化为Cu(Ⅱ)-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  相似文献   

12.
2—取代环酮与芳香胺的Mannich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乙氧羰基环戊酮,2-乙氧羰基环己酮或2-在酰基环己酮与w=37%的甲醛水溶液和对位取代苯胺,在HCl-EtOH溶液中可直接发生Mannich反应,将芳氨基甲基引入2位,得到2-芳氨基甲基-2-乙氧羰基环戊酮盐酸盐、2-芳氨基甲基-2-乙氧羰基环己酮或2-芳氨基甲基-2-乙酰基环己酮,共合成11个新化合物,2-乙氧羰基环戊酮与苯亚甲基芳胺在乙胺溶液中回流,将芳氨基甲基引入5位,得到5-芳氨基苯基  相似文献   

13.
合成9种3-苯基-4-芳酰基-1,2,4-三唑-5-巯基乙酸Ⅱ1-9和9种3-苯基-4-芳酰基-5-甲硫基-1,2,4-三唑Ⅲ1-9类化合物,18种新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的MS鉴定。  相似文献   

14.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与核苷酸NTP(NTP为腺苷5′-三磷酸和尿苷5′-三磷酸)和另一芳环系列配体HRB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HRB)(NTP)^n-(HRB=phen,bpy和trp;n=2或3)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I=0.1mol/L,KNO3;25℃)。比较了二元和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认为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于π-酸-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分子内芳环配体的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由冠醚化双schiff碱L^1H2-L^4H2与醋酸钴或硝酸钠/醋酸钴反应,分别制得它们的钴配合物1-4和钠钴双核配合物5。测定了1-5的氧合常数Ko2,并与非冠醚化品种进行比较,讨论了冠醚环及其配合的钠离子对氧分子加合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与配体meso-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进行配体交换反应,制得镧系乙酰丙酮-meso-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新型配合物,Ln[(FBOP)4P]acac(Ln:镧系元素Dy,Ho,Er,Tm;FBOP:4-氟苯氧基苯基;P:卟啉;acac:乙酰丙酮),并进行了组成和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是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一个双齿轮配位的乙酰丙酮和一个四齿配位的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组成的,由于稀土离子位于卟啉平面之上,因此,形成一个立体型的大环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17.
吉保明 《河南科学》1996,14(1):40-44
以合成的一种新化合物乙酰基二藏铁2,6-吡啶二甲酰基腙(H2L)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五种金属醋酸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2L(OAc)2.nH2O(M=Pb^2+,Cu^2+,Cd^2+,Co^2+,Ni^2+,n=4,6),配体在配合物中以烯醇式参与配位,所有的配合物在DMF中均为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18.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铂( )与尿苷5′-三磷酸和另一芳环系列配体ArL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t(ArL)(UTP)n-(ArL=Phen,Bpy和Trp;n=2或3)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I=0.1mol/L,KNO3;25℃).用ΔlgKM比较了二元和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认为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于π-酸-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分子内芳环配体的堆积作用,后者和参与堆积的芳环大小一致,即稳定性Pt(Phen)(UTP)2->Pt(Bpy)(UTP)2->Pt(Trp)(UTP)3-.  相似文献   

19.
合成与结构表征了4个钴卟啉配合物Co(Por),Por=5,10,15,20-四-「(3,4,5-三甲氧基苯基)卟啉(1),(对甲基苯基)卟啉(2),(对氯苯基)卟啉(3),(对磺酸基苯基)卟啉(4)」,并用它们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模型物进行了双功能模拟酶生的测试:核黄素-蛋白氨酸光照法证实,在10^-5-10^-6mol/L浓度范围内4种配合物均有消除超氧自由基(O  相似文献   

20.
二苄基二氯化锡及其三苯基氧化膦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锡粉、苄基氯为原料,二甲苯为溶剂,少量水作催化剂,直接合成了二苄基二氯化锡(1),得率为90%。还合成了其三苯基氧化膦配合物(2),得率为95%。对(1)、(2)进行了熔点测定、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IR、^1HNMR等研究。结果表明,(1)、(2)在丙酮中为非电解质;(2)是一个新化合物,其中心锡原子为五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