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对1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和1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液流变学综合指标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患病组的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聚集指数(RAI)、微循环滞留时间(MS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形成系数(TF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液粘度(ηb)及还原粘度(ηr)也比正常组高(P<0.05)。红细胞压积(Hct)两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存在着血液高粘滞,其主要原因为红细胞的聚集性增高和变形能力下降,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  相似文献   

2.
观察55例血尿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有明显差异,主要为血液粘度降低,红细胞压织降低,血浆粘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血液粘度降低和红细胞压积降低有关。血液粘度的改变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和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及血尿的形成有着因果的关系,其临床意义不仅可以关断血尿的性能,也提示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以活血化瘀为立法的通脑活血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临床随机将 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西药组。西药组静滴脑组织注射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组除用上述西药治疗外 ,辨证口服通脑活血汤 (丹参、当归、川芎、地龙 )加味。 15d疗程结束后 ,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5 2 9%,血液粘度 (ηb)、还原粘度 (ηr)、血浆粘度 (ηp)、红细胞压积 (HCT )、纤维蛋白原 (PFC )、循环滞留时间(MST )等指标明显下降。西药组总有效率为 70 %,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脑活血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确有疗效 ,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保利尔胶囊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及红细胞压积自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自身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保利尔胶囊较好地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作用,但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被动吸烟对小鼠生长性能及血液系统的影响.将小鼠分为雌、雄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小鼠进行烟熏处理,对照组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120 d后进行生长性能、血常规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接受烟熏120 d后,雌雄小鼠的体质量和体质量增长量均显著低于同性别对照组小鼠(P<0.01和P<0.05),且雌性处理组小鼠体质量和体质量增长量极显著低于雄性处理组小鼠(P<0.01);雌雄性处理组小鼠的红细胞数、血小板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雌雄性对照组小鼠(P<0.01和P<0.05),但白细胞数没有统计学差异;雌雄性处理组小鼠的血浆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P<0.01),但全血粘度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被动吸烟可减缓小鼠的生长,改变小鼠的血常规指标和血浆粘度.  相似文献   

6.
周宜娟  汪欣 《海峡科学》2012,(8):117-117,15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的改变与颈椎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2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分析两者与颈椎病的相关性.结果:颈椎病患者高切变率、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常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异常,通过早期测定,可以为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展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居脑血管疾病之首,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为找出其原因,加强防治,现将我们从1995年3月以来收集的50名缺血性中风病人的血液流变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对照组:随机选与病人年龄相近的健康人50例作对照组。1.2观察对象:选住院的缺血性中风病人50例,其中男40例,占80%,女10例,占20%,最高年龄82岁,最低年龄50岁,平均年龄53岁。1.3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沉以及病人舌质变化。通过对这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蚓激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实验室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粘滞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7天起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8d后差异更显著(P〈0.05)。治疗后28天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蚓激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为急性期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观察27例尿毒症患者醋酸盐血液透析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显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全血表观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增大(P<0.05);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无显著性(P>0.05)。提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血液粘度增大,可能主要在于红细胞硬度增加,而血浆粘度无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的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6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与40例正常人的HbA1c和血液流变学5项进行比较分析。应用糖化血红蛋白自动分析仪测定HbA1c,全自动血液流变仪(LBR-NBC)测定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HbA1c含量和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HbA1c与血液流变学的5项指标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联合应用HbA1c和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有助于监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并行采集平面回波联合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系列技术(ASSET-EPI-FLAIR,AE-FLAIR)在危急脑梗死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90例危急脑梗死患者全部行轴位SE-T1、FSE-T2、FLAIR及AE-FLAIR扫描,分别比较FLAIR和AE-FLAIR对脑梗死灶显示清晰度及检查成功率.所得数据均用SPSS13.0配对资料卡方检验进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0例共检出120个梗死灶,在FLAIR、AE-FLAIR显示清晰率分别为64%、85%(x2=13.738,P=0.000 1);其中50例检查时配合者共检出梗死灶70个,在FLAIR、AE-FLAIR显示清晰率分别为90%、94%(x2=0.888,P=0.266);40例检查时不配合者共检出梗死灶50个,在FLAIR、AE-FLAIR显示清晰率分别为28%、72%(x2=19.360,P=0.000 1).(2)90例在FLAIR、AE-FLAIR检查成功率分别为47%,100%(x2=61.791,P=0.000 1).结论:AE-FLAIR不但成像时间短及图像质量较好,而且它有FLAIR加权又有DWI加权图像效果,有利于脑梗死早期诊断,特别是对于伴有神志不清及呼吸衰竭等症状检查不配合患者,因此认为可用AE-FLAIR取代FLAIR技术.  相似文献   

12.
观察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40列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检测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论尿激酶有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的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ime of H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结合多层重叠薄块(multiple overlapping thin slab acquisition,MOTSA)和最佳倾斜非饱和激发(tilted optimized nonsaturating excitation,TONE)技术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AVM患分别行SE序列磁共振成像(MRI),3D-TOF MRA结合MOTSA和TONE检查。结果:MR/及3D-TOF MRA都能显示AVM的瘤巢,AVM的继发改变MRI能很好地显示,MRA能显示AVM的三维解剖结构。结论:MOTSA结合TONE MRA是无创性评价脑AVM的有效方法,结合MRI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并能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4.
Chinese semantic processing cerebral are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has identified the active cerebral areas of normal Chinese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Chinese semantic processing using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cognitive theory, semantic processing is not particularly associated with or affected by input modality. The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common active areas of two modalities when subjects perform Chinese semantic tasks through reading and listening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has shown that the common active areas include 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BA 44/45), left posterior inferior temporal gyrus (BA37); the joint area of inferior parietal Iobules (BA40) and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the ventral occipital areas and cerebella of both hemispheres. It gives important clue to further discerning the roles of different cerebral areas in Chinese semantic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人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53例老年进展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27例)应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另联合巴曲酶予以治疗(首次以lml剂量加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h以上,隔天再以0.5ml静脉滴注,共3次)。对照组(26例)予以同样剂量巴曲酶治疗。两组均14d为1疗程,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疗效评定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人进展型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脑Willis环循环的血液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个描述脑循环Willis环血液运动规律的动力学并进一步得到了其状态方程及求解方法,应用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求解定常问题,而且还可以求解不定常问题,该模型不仅反映了脑血管弹性和阻力等动力学参数对脑血流特性的影响,而且还反映了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脑血注的代偿功能,最后,通过研究动力学参数变化对输入阻抗的影响发现,一侧颈动脉输入阻抗已不仅和该侧血管力学特性有关,而且还受对侧乃至后循环血管及血流特性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序列(FASTFLAIR)技术原理及其对脑梗死的诊断价 值。方法对71例脑梗死患者进行FASTFLAIR序列及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扫描,FAST FLAIR序列与FSE序列T2加权像(丁2WI)比较。结果在71例脑梗死病例中,FASTFLAIR像显示病 灶210个,T2WI像显示150个。FASTFLAIR像显示病灶较T2WI像清楚明确。结论FASTFLAIR序 列对脑梗死病灶的显示优于FSET2加权序列,特别是对脑表面或脑室周围病灶的显示,应作为常 规FSE序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电针对脑梗死大鼠尾壳核、海马CA1区缺血半影 (IP)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为探讨针刺治疗脑梗死神经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脑梗死模型 ,分为缺血组和缺血 +电针组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尾壳核、海马CA1区IP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结果 :(1)缺血组 :缺血 1d ,尾壳核IP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深染固缩 ;缺血 7d后 ,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 (P <0 0 5 ) ;在海马CA1区IP区 ,缺血 1d ,阳性神经元分布广 ;缺血 7d ,数目减少 (P <0 0 5 ) ;缺血 14d ,数目较缺血7d时增加 (P <0 0 5 )。 (2 )缺血 +电针组 :尾壳核IP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较缺血组增加(P <0 0 5 ) ;在海马CA1区IP区 ,电针 1d ,阳性神经元分布局限 ,数目较缺血组减少 (P <0 0 1) ,电针 7d后 ,数目较缺血组增多 (P <0 0 5 )。结论 :电针对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调节具有双重性。既能减少电针 1d时海马IP区nNOS表达 ,减轻一氧化氮 (NO)的毒性作用 ;又能加速海马 (电针 7、14d)、尾壳核IP区nNOS表达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冷冻性损伤后一氧化氮(NO)与脑水肿的关系及其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脑冷冻伤脑水肿模型,测定伤后伤侧脑组织水的质量分数和颈静脉血NO量,并应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进行治疗。结果:伤后伤侧颈静脉血NO浓度增加,但随着脑水肿的加重,NO浓度呈进行性下降。应用NOS抑制剂可以有效减少脑组织水的质量分数。结论:NO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NOS抑制剂也许可以用于治疗脑水肿。  相似文献   

20.
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猪血清IGF-1和IGFBP-3的变化趋势和脑皮质细胞凋亡的程度,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将3日龄新生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IBD组,在HIBD后1,24,48和72h采集静脉血,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IGF-1和IGFBP-3血清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新生猪HIBD脑皮质细胞凋亡进行定量分析,HIBD后72h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IBD后72h血清IGF-1值显著低于HIBD后1,24和48h组,HIBD后72h血清IGFBP-3水平明显低于HIBD后48h组,而脑皮质细胞凋亡百分率在HIBD后72h血清IGFBP-3水平明显低于HIBD后48h组,而被皮质细胞凋亡百分经在HIBD后72h明显高于对照组、HIBD后1,24和48h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HIBD脑损伤后IGF-1和IGFBP-3与脑细胞凋亡百分率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HIBD后72hIGF-1少IGFBP-3明显下降,这可能与组织对IGF-1的需求增加,IGF-1的重新分布,生长激素轴的中枢性抑制以及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