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造成110kV变电站绝缘设备大面积污闪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了变电站绝缘设备防污闪中存在的问题,并试着从工作实践出发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顾毅  翁新华  杨汝清  宋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1(11):1741-1744,1748
由于变电站各种高电压设备外绝缘瓷瓶的形状及尺寸不一样,为了提高绝缘子带电清扫的效率和质量,设计了一种环抱半径可连续变化的清扫手爪,用于清扫220/330 kV变电站除主变套管外的所有绝缘瓷瓶.该清扫手爪采用8杆机构,具有一个自由度,清扫锥形绝缘子时可连续改变清扫半径;并且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所有毛刷盘的中心始终可近似位于同一圆周上.该清扫手爪拓展了超高压绝缘子清扫机器人的作业范围,实际应用表明,使用这种手爪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对海域地区电气化铁道绝缘子污闪的成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污闪防治措施,指出绝缘子清扫适合短效绝缘污闪的防治,只有结合现场绝缘子类别和积污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防治绝缘污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系统研究复合支柱绝缘子在高海拔条件下的直流污闪和污雨闪性能,在海拔1.97 km的地区,对5种不同伞形参数的复合支柱绝缘子进行了人工污秽直流污闪和淋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污秽条件下,污雨闪电压明显高于污闪电压。在一定范围内,伞形参数对电压的影响呈现出规律性:伞伸出增大,两种电压均增大;伞间距增大,污闪电压随之增大而污雨闪电压则先升后降;芯棒直径的增加会造成两种电压的降低。因此,高海拔地区直流变电站外绝缘设计可仅依据污闪特性进行配置,同时,合理地优化伞裙参数可提高污闪性能25%以上。  相似文献   

5.
王路  张雪荣 《广东科技》2014,(22):72-72
所谓污闪是指在电气设备的表面,由于长期的使用各个污染源会排放出一些污秽物附着在上面,污秽物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使得绝缘强度降低,在电场力作用下出现的强烈放电现象。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自身经验,分析了户外高压电气设备污闪产生的条件、原因及其危害,总结了我国多年以来积累的防污闪经验,探讨了防污闪的新技术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靳明针 《科技资讯》2014,(35):103-103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显的尤为重要,该文阐述了该厂在变电设备防污闪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在日常运行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污闪是指电气设备绝缘表面附着的污秽物在潮湿条件下,其可溶物质逐渐溶于水,在绝缘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使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大大降低,在电力场作用下出现的强烈放电现象。因绝缘技术措施有其局限性,绝缘极易被击穿,从而发生污闪,严重时会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严重威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1.高海拔区 75 0 k V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选取方法和绝缘子选型研究此项目的研究是西北电网 75 0 k V输变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为此笔者将对几种超高压线路绝缘子、电站外绝缘在高海拔低气压条件下的污闪特性进行研究 ;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形状绝缘子在不同污秽条件下污闪电压于海拔高度的关系 ,给出高海拔区 75 0 k V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工程设计的计算或选择方法 ;对于 75 0 k V线路使用复合绝缘子的可行性和高海拔区 75 0 k V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防污闪及雨闪的措施也将做深入的研究。2 .绝缘子泄漏电流测量系统此系统采用分段合并的测量方式 ,将绝…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变电所绝缘子停电清扫带来的经济损失,并提高作业人员带电清扫时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遥控机器人HVCR-II,用于带电清扫330 kV变电所高电压设备的外绝缘瓷瓶.该机器人由自行拖车式移动小车、关节式-伸缩式绝缘机械结构、双主机从备用式控制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和泄漏电流自动报警系统5部分组成.工频耐压试验和模拟带电清扫试验表明,其绝缘性能满足超高压带电清扫作业规程,清扫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刘雁冰 《广东科技》2007,(11):27-28
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多设备外绝缘的综合监测技术是研究中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和CAN总线技术的变电站多设备绝缘综合在线监测系统.以CAN现场总线为基础,研究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原理和实施方法,针对传统测控网络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由CAN总线组成的新型测控网络,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多设备多点循环检测、数据分析、趋势查询、远程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刘雁冰 《广东科技》2007,(11X):27-28
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多设备外绝缘的综合监测技术是研究中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和CAN总线技术的变电站多设备绝缘综合在线监测系统。以CAN现场总线为基础,研究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原理和实施方法,针对传统测控网络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由CAN总线组成的新型测控网络,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多设备多点循环检测、数据分析、趋势查询、远程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雾霾天气的氛围,以超声水雾、水蒸气和烟气等为简化的雾霾模型,分析了雾霾中不同因素和参数(物质成分、界面形状、粒径分布、体积分数、电压极性等)对输电线路间放电击穿电压和放电路径选择的影响,找到了雾霾天气下电气外绝缘的击穿电压所需满足的绝缘水平和外绝缘工程最佳设计方法;同时研究了模拟雾霾作为污染物对输变电设备的绝缘子的击穿特性,探索了在这种特殊气象条件下的工频闪络的规律,提出了更加准确的输电线外绝缘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变电站避雷器配置中,为了能够使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得到有效的保护,正确选择避雷器的形式和参数是避免雷击事故发生的关键。本文作者通过对220kV及以下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原则做了介绍,同时就雷电过电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某市GIS变电站避雷器的配置现状及正确配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旭波 《广东科技》2013,(20):98-99
在变电站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绝缘故障占有较大的比例,局部放电已逐渐成为引起绝缘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主要阐述了变电站设备局部放电的产生原因,研究了几种不同的局部放电的监测及定位方法,结果表明UHF监测法具有有效监测范围大、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另外基于不同特点的监测方法.采用声电联合监测方法监测变电站局部放电.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可以对设备状况连续或定时进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及其对主变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操作全封闭SF6气体绝缘变电站(GIS)隔离开关而引起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是GIS特有的一种过电压,对变电站内的设备特别是电感类设备如变压器等构成新的影响。该文在简述500kVGIS特快速暂态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危害及其抑制措施的基础上,以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500kVGIS变电站为例,采用PSCAD/EMTDC软件详细计算分析了多种操作方式下的VFTO。以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作为参考,讨论了VFTO对主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连接主变与GIS的长电缆明显抑制了出现在主变侧的VFTO,该项目中涉及的VFTO对主变的影响不明显,不会造成主变的匝间绝缘击穿。  相似文献   

15.
变电站设备改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进行设计优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改造成本,在有限的改造资金下实现更完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尽快向“无人值班”变电所靠近.本文介绍变电站设备改造的思路和设计优化原则,为其他变电站设备改造提供十分有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雷害一直是影响配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配电网防雷设备及关键防雷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也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因缺少针对性,其效果并不明显。由于配电线路传输距离长,架设地形比较复杂,容易遭受雷击,通常通过加强线路绝缘水平和在连接配电设备处安装避雷器来防止雷过电压的影响。但这种方法会导致雷电流无法正常泄放,从而引发雷电侵入波对变电站系统造成更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正是因为高电压与绝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整体,因此,要想全面地了解并且掌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就必须要从高电压设备外绝缘的相关知识入手并加以阐述分析,同时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为此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研究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就高电压设备外绝缘的范围、材料加以考证,重点提出有机外绝缘技术的应用,以期为促进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邹振盛 《广东科技》2010,19(14):102-103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中,当雷击铁塔塔顶时,如果双回线路外绝缘水平相同,耐雷水平相当,两回线路将有可能发生同时闪络跳闸。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两回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降低双回线路同时闪络概率的方法,并校核了采用"差绝缘"后带电体在外过电压、内过电压、工频情况下带电体对杆塔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胡稼 《广东科技》2014,(24):68-69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和基础,通过对变电站进行智能化升级和改造,便可以降低变电站运行的成本、提升运行效率以及优化资源配置。首先介绍了22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原则,接着从一次设备智能化改造、二次微机保护升级改造以及通讯系统网络化改造三个方面对22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电网的典型变电站监控系统已经逐渐达到换代周期。本文根据现行防误操作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结合无人值班和集控中心新的改造要求,提出了站端五防设备的补充配置原则,重点对控制回路调试、一次设备改造、过渡运行方式、闭锁回路设计、报文解锁逻辑和同期遥控改造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详细分析,对自动化升级改造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