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核桃长棒象甲以幼虫为害核桃实仁,一年发生一代,4月上中旬成虫活动产卵,6月上旬是幼虫为害盛期,8月中下旬以成虫越冬。防治技术:加强核桃园和树体管理,清除越冬环境、杀灭虫源,成虫产卵期喷洒杀虫剂,及时处理落果,人工捕杀成虫。  相似文献   

2.
柑桔花蕾蛆是我省柑柑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花为主,该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3月中下旬化蛹,4月上旬羽化,幼虫4月中旬即开始大量为害花蕾。采用成虫出土前地面喷洒3%呋喃丹颗粒剂和花蕾露白时喷雾90%敌百虫800倍和80%敌敌畏1000倍的混合液其防效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柑桔花蕾蛆是我省柑桔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花为主,该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3月中下旬化蛹,4月上旬羽化,幼虫4月中旬即开始大量为害花蕾。采用成虫出土前地面喷洒3%呋喃丹颗粒剂和花蕾露白时喷雾90%敌百虫800倍和80%敌敌畏1000倍的混合液其防效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
云南松梢木蠹象是鞘翅目、象虫科的一种蛀食云南松、华山松害虫。在盐源县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梢内越冬。3月上旬越冬后幼虫在受害枝梢内取食为害,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始期,6月上旬为盛期,6月下旬交尾,7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出,7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防治技术主要是4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用人工卫生伐除虫枝集中烧毁及掌握有利时机进行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5.
荔枝蒂蛀虫发生期测报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辉  林文才 《武夷科学》2002,18(1):284-285
荔枝蒂蛀虫 ( Conopomorpha sinensis) ,过去常称爻纹细蛾 ,以幼虫在荔枝、龙眼冬梢或荔枝早熟品种的花穗上越冬 ,幼虫于整个果期均可蛀食为害 ,引起落果 ,果实发育后期被害 ,会产生虫粪果 ,降低品质。该虫还能为害花穗、新梢、嫩叶叶脉。蒂蛀虫在漳州一年发生 1 0代 ,世代重叠 ,荔枝果实期、秋梢期是其为害高峰期 ,以果实成熟期受害最重 ,秋梢次之。5月中下旬至 6月中旬是闽南地区主害代 3~ 4代成虫盛发期 ,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上要通过预测预报 ,掌握在蛹羽化率达到 30~ 4 0 %时开始喷药防治。因此 ,选准成虫羽化高峰期及时喷…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对菊天牛的生物学及防治的研究。这种虫广泛地危害各种栽培菊花,分布于西伯利亚、朝鲜、日本和中国。在我国,有20多个省份分布着这种害虫。在西安该虫一年一代,以成虫在菊根内越冬,翌年成虫可产29—68粒卵。卵产于茎的上端,幼虫以菊茎的髓部为食。防治法:1、结合整枝消灭成虫,卵及幼虫。2、春季繁殖时及早深埋或烧掉老根,并对虫苗及时处理。3、化学防治:50%乐果1∶500倍水;40%氧化乐果1∶1000倍水;杀螟松1∶400倍水和DDVP 1∶400倍水喷洒植株,药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掌握松皮小卷蛾(Laspeyresia grunertiana(Rtzb))在西宁市的生活史及习性,为防治提供参考,于2015—2016年对松皮小卷蛾进行了定点定期观察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西宁市为害云杉、油松等苗木,西宁地区1a发生1代,以5~6龄幼虫在韧皮部浅层越冬。3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陆续在虫粪堆中化蛹,5月下旬进入成虫羽化盛期,6月初羽化结束,7月上旬幼虫陆续孵化,7月下旬幼虫开始取食并向外排出虫粪堆,10月下旬幼虫停止取食进入越冬态。药剂防治试验表明1.2%烟碱·苦参碱乳油1 000X、3%高渗苯氧威乳油1 000X喷干防治松皮小卷蛾幼虫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苹天社蛾系陕西关中地区习见果树害虫,分布地区达20余县(市)之多。幼虫为害苹果树等十余种植物。根据西安地区观察,此害虫一年一代。成虫最早于7月中旬羽化,8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卵7月下旬出现。幼虫7月下旬开始出现,8、9两月是幼虫为害盛期。9月上旬幼虫开始老熟入土化蛹越冬(潜土深度在2-10Cm。)。各态发生参差不齐。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耕土除蛹、捕捉幼虫、诱杀成虫以及化学防治等四方面防治措施。在化学防治方面,认为50%敌百虫1000倍液、6%可湿性六六六100倍或200倍液,防治3令以前幼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毛黄鳃金龟是农林作物的一大害虫,它能为害20多种植物,其幼虫的为害大于成虫。该虫在浙江省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土下60~90cm处越冬。研究结果表明,改单一的旱作制为水旱轮作是防治该虫的根本办法。当该虫集中在地面上交配时进行人工捕捉也是有效的。另外用75%辛硫磷(2000倍),50%地亚农(500倍)或90%敌百虫(600倍)防治幼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枸杞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木虱在西宁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缝及附近杂草枝杈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在新发嫩叶上产卵.若虫孵化后营固定生活,取食芽梢汁液,导致新叶畸形,提早干枯落叶.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及第一代、第二代2~3龄若虫发生盛期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豫南板栗林栗皮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南板栗林栗皮夜蛾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地栗蓬刺束间或树皮裂缝中结茧化蛹(化蛹于白色丝茧中)越冬,或以幼虫在被害栗蓬总苞内越冬.第1代幼虫于6月上旬开始为害,6月下旬为第1代成虫盛发期.第2代幼虫在7月初孵化.化蛹场所高度集中在原被害蓬上.第1、第2代为害板栗较重,第3代为害较轻.豫南丘陵板栗产区采用农业和生物方法防治该虫,6年防治实验表明,该方法平均株杀灭效果可达90%.  相似文献   

12.
黑凹胫跳甲发生情况的调查观察与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海口郊区蕹菜上发生的黑凹胫跳甲[Chaetocnema baslis(Baly)]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和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观察;同时对该虫进行了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海口郊区一年可发生4个世代,具世代重叠,而无越冬现象;成虫群集性强,性喜干燥,畏忌潮湿;为害蕹菜损失率一般为12%左右。药剂防治以50%的巴丹可湿性粉5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药后24小时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13.
稻水象甲是水稻检疫性害虫,在留坝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日均气温达12℃时,成虫开始取食杂草,5月下是至6月下旬迁入稻田产卵为害,7月上旬幼虫化蛹,8月上旬成虫羽化并迁入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成虫生活爿性有明显的趋湿性,趋嫩性和趋阴性;幼虫有群集结茧和土中化蛹习性,干旱稻田幼虫存活率低。成虫防治应在5月上旬产卵前,幼虫防治应在6月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近年来,枣瘿蚊(Dasineura jujubifolia)在陕西榆林设施枣树基地危害严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研究枣瘿蚊幼虫在设施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掌握枣瘿蚊在寄主上的发生情况和生物学特性,为该虫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4—5月,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柳树会村,选取枣瘿蚊幼虫危害严重的设施枣树样地。采用五点抽样法、双对角线抽样法、棋盘式抽样法、平行线抽样法和“Z”形抽样法抽取受害枣树,运用全株调查法(全查法)统计每株枣树上枣瘿蚊幼虫的数量。5种抽样方法与全查法之间进行t检验、误差率和变异系数比较,筛选出最适合的抽样方法,然后应用7种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枣瘿蚊幼虫在设施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5种抽样方法均适合设施枣树枣瘿蚊幼虫的调查,其中平行线抽样法为最适合的抽样方法。调查表明,枣瘿蚊幼虫在设施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间相互吸引,密度越大,个体群聚集度越高;其聚集分布由个体的聚集习性引起。依据Iwao的m*-m回归分析确定了枣瘿蚊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为N=3.841 6/D2(2.878 3/m+0.176 5),当枣瘿蚊幼虫的防治阈值设置为4头/株,序贯抽样模型公式为$T_{(n)}=4 n \pm 7.4214 \sqrt{n}$。若调查100株设施枣树,当枣瘿蚊幼虫数量累计大于474头时,需要进行防治。【结论】枣瘿蚊幼虫在设施枣树上的最适调查方法为平行线抽样法,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为该虫在设施枣树上的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枣桃六点天蛾年发生2 代,以蛹在表土层越冬,越冬代蛹翌年5 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6 月上旬为发生盛期。第1 代成虫7 月上旬羽化,7 月中下旬为发生盛期。幼虫经6龄。4 龄开始为暴食期。幼虫对枣叶利用率为47.55% ,排粪率为37.4% 。粪便含水量1~4 龄占49.54% ,5~6 龄占55.56% 。幼虫排粪共1 335 粒,共重4 639 m g。成虫趋光性强。  相似文献   

16.
双带夜昨是水稻常见的害虫之一。在湖北省一年发生5代,以第五代幼虫化蛹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产卵,每年5-9月为发生为害期,有世代重叠现象,幼虫有6个龄期,第1-5代各代历期依次为47.95,28.15,23.10,24.47和41.92一;该虫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30℃,相对湿度为85%-95%。本文还记述了该虫的生活习性,稻田种群数量消第及天敌等情况,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银杏超小卷叶蛾(Pammene sp.)以幼虫蛀害银杏枝条,使枝条枯死,降低白果产量。在江苏株被害率最高为100%,浙江等地白果减产80~90%。该虫一年一代,以蛹在树干中下部枯皮中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中旬羽化,成虫需补充营养,产卵于小枝上,每雌产卵90余粒,寿命约13天。5月上旬孵化为幼虫,初龄幼虫行动活泼,自短枝端部蛀入枝内,或从当年生长枝中部或基部蛀入,每头幼虫可为害短枝2个,幼虫在枝条内约取食25天即外出迁至枯叶中卷叶栖息,有时取食少量叶肉,约经半月再蛀入树皮,至11月中旬在原处化蛹越冬。 该虫喜为害树龄老、生长势差的银杏,适生于透光好、干燥的林分,但气候过于干旱,则影响幼虫化蛹。一般发生于每年平均温度14℃以上地区以及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我国虫口密度的分布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对该虫的防治,在为害较轻地区,可摘除被害枝条,扫除落叶焚毁之。被害严重地区可在幼虫初龄时期,F280%敌敌畏乳剂水溶液1:800倍液喷洒被害枝,效果较好。防治已蛀入树皮内的幼虫,可以油雾剂(敌敌畏油剂、六六六高丙体,邻二氯苯,柴油混合液)喷洒树干,幼虫死亡率达100%。防治成虫羽化,可在3月下旬成虫将羽化前,在树干上涂刷涂白剂,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桃红颈天牛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 利用成虫午间静息枝条的习性 ,在雨后天晴成虫最多时捕捉。② 发现树下虫粪时 ,用接枝刀将皮下的幼虫挖出。③ 磷化铝塞孔熏杀。把蛀孔外的新鲜虫粪掏出 ,塞入磷化铝片 0 .3g,用黏泥堵塞虫孔。④ 成虫产卵前 ,在主干基部涂白涂剂 (生石灰∶硫磺∶食盐∶水 =10 0∶1 0∶0 2∶4 0 0 )。⑤ 用棉球蘸 5 0 %敌敌畏乳剂或 4 0 %乐果乳剂 5倍~ 10倍液塞入虫孔 ,再用黏泥封堵。⑥ 加强水肥管理 ,增强树势 ,保持树体光滑 ,减少害虫产卵。⑦ 用 5 0 %敌敌畏乳剂 1份 ,兑水 4 0份 ,搅拌后和黏土混和成药泥 ,涂在树干有虫为害的表面 ,用地…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与饵木诱集观察法,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在湖北西部地区的生活习性、生活史、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该地区1年1代,以低龄幼虫和老熟幼虫分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虫道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上中旬始见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幼虫于6月中旬开始取食,10月进入越冬。发育期温度升高可缩短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多雨潮湿可抑制成虫活动和幼虫感病。在树干的中段虫口密集。成虫喜食长势良好的树木枝皮,喜欢在新伐倒木和生长衰弱的立木上产卵,采用饵木和诱捕器诱集效果良好,为该虫的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菜蛾在海南的生物学与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海南一些主要菜区遭受小菜蛾为害进行了田间调查,并将该虫在室内进行饲养、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发生规律以及农药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海南一年可发生22代左右,具有明显的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10月至次年4月是为害盛期,是周年发生为害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虫寿命5——23天,卵期2——18天,幼虫期5——18天,蛹期3——26天,全代历期15——75天。平均26.5天;青虫菌6号小面积防治效果平均达87.9%;40%水胺硫磷或20%杀灭菊酯与50%乐果混合液大面积防治效果较佳,分别为89.6%和8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