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福建沿海养殖的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和斑节对虾(P.monodon)的十种常见病虾的外部症状、病原的种类和特征,流行分布特点及危害情况。这些虾病包括丝状细菌病、稚虾真菌病、纤毛虫病、微孢子虫病、线虫病、以及褐斑病、肌肉坏死症、痉挛病、仔虾“畸形症”和气泡病,化学中毒等。统计学处理的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盐度的变化与纤毛虫病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其中以水温最为明显(P<0.05)。  相似文献   

2.
1993年全国虾病大暴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农业部统计,截至8月底,发病面积达150万亩,占总养殖面积210万亩的71.4%,减产10万吨,仅直接经济损失即达20亿元。深圳地区养虾业也与全国类似,1993年虾病危害十分严重,经调查推算,因病减少产值达1亿元以上。深圳动植物检疫局为贯彻检疫把关与服务生产的宗旨,更好地保护和促进深圳地区外向型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于93年上半年部分虾场出现虾病时即派出技术人员到虾场调查虾病并协助做好防治工作,下半年最后一造虾收成后又派员组成虾病调查组深入东  相似文献   

3.
报导了1990年以来温州四种人工越冬亲虾发生的疾病,共发现19种病害,主要病害为细菌病、镰刀菌病、拟阿脑虫病,同时研究了其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成虾发光病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虾养殖中也经常发生发光病,危害同样十分严重.研究证明,哈维氏弧菌(Vibroharveyi)也是成虾发光病的主要致病菌.注射、投喂、创伤、浸泡等几种感染方式都会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但感染速度和发光程度有明显的差别.侵入虾体内的发光菌的数量对对虾的成活率有明显的影响.致病菌与幼苗发光病的药物敏感性相似,仅对少数药物敏感,2种药饵可减少损失率,但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5.
2005年第12期《海评与渔业》特刊,整期编辑出版了本刊顾问曾雄飞撰写的《营养医学在病毒性虾病中的应用研究——虾病十年启示录》。曾雄飞通过总结十年同病毒性虾病斗争的经验,提出营养医学原理,建立了营养医学理论框架,发展了病原体繁殖和虾病传播的分支链理论。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期间发光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浙江某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苗种场在虾苗淡化过程中发生了发光病.通过对典型发光病虾的镜检、细菌分离,结果从濒死病虾体内分离到4株细菌,其中菌株Pv-1在TCBS和TSA培养基上均能发光,用此菌株浸泡感染健康南美白对虾,可复制出发光病虾,且有较高的死亡率。对Pv-1进行了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确定Pv-1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直杆状,大小为1.5μm×0.8μm,极生单鞭毛运动,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对弧菌抑制剂0 129(150μg)敏感,经鉴定为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由此表明哈维氏弧菌为此次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期间发光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7.
报导了 1990年以来温州四种人工越冬亲虾 (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 )发生的  疾病 ,共发现 19种病害 ,主要病害为细菌病、镰刀菌病、拟阿脑虫病 ,同时研究了其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曾雄飞  曾燕  曾江 《广东科技》2011,20(24):219-F0003
(通讯员:曾雄飞、曾燕、曾江)2011年2月20日,曾雄飞开赴湛江吴川塘尾养虾基地,深入养虾第一线,研究对虾的养殖规律,经过8个月的深入研究,曾雄飞发明与创新团队终于发现了对虾爆发病的一种主要病原菌——冰白菌。另一种主要病原菌是荧光菌。  相似文献   

9.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洵教授的领导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攻关,终于成功地测定了造成多年来虾病爆发与流行的"罪魁祸首"--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SBV)基因组的全部序列,从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了虾病病毒的遗传密码,而国际同行仅完成了对虾病毒1%的测序工作.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基因组研究从人到动物、到农作物之后,又向海洋生物延伸,而且为防治虾病和发展对虾养殖业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虾蟹混养与病毒病的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探讨虾触混养的合理性。方法:利用石蜡切片法和电子显微镜对来自同一池塘的发病的班节对虾和锯缘青蟹进行了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在病触和病虾的中肠泉上皮细胞核内均发现了一种不形成包涵体的杆状病毒,在病虾中还发现有斑节杆状病毒感染。结论:虾蟹混养的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998年6月和1999年6月澄海和汕头养殖的万氏对虾(Penaeus vannamei)分别患病出现死亡,病虾呈浅红色,行动呆滞.从病虾体内分离到5株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特性与霍乱弧菌几乎一致,但霍乱红反应阴性,与霍乱弧菌0多价血清不发生凝集,经鉴定为非0-1群霍乱弧菌.药物试验表明菌必治、氟派酸、氯霉素等药物对该病原菌有很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虾病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曾雄飞提出营养医学、营养素药物新概念,发明了第一个营养素药物:氨基酸碘.其目的除了这个顽固的病毒性虾病外,还瞄准了艾滋病这个恶魔.  相似文献   

13.
杨恺 《广东科技》2009,(15):82-84
曾雄飞,1994年从国防战线退休后,于1997年回到家乡惠州,自筹资金创办惠州市三宝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荣归故里,曾老未曾半刻赋闲:瞄准地方需要,继续跟踪始于1993年爆发的对虾病毒病,历时十年攻关,终于获得了虾病可防可治的成功,发明了可同时高效杀灭病毒、致病菌和滴虫的氨基酸碘络合物,取得了中国和美国的发明专利权,取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新兽药证书和批准文号,写出了深受养虾业界欢迎的专著<营养医学在病毒性虾病中的应用研究--虾病十年启示录>.  相似文献   

14.
从苏州市某淡水养殖池塘中采得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病虾,从病体中分离出一种杆状病毒,纯化的病毒粒子经电镜观察发现其大小(50nm×375nm)、形态特征(杆状)与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极其相似,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回归试验及病毒分离、观察实验,初步表明采集的病料为对虾白斑综合症病虾.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人工感染 ,获得具典型白斑综合症的病虾 ,取病虾的鳃和胃组织冰浴匀浆 ,通过 3次冷冻差速离心 ,获得大量较纯的病毒核衣壳 ,其大小为 (5 8~ 75 )nm× (36 0~ 42 0 )nm。  相似文献   

16.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罗非鱼控制对虾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该发明方法是通过在对虾养殖区内投放罗非鱼,从而实现对虾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提高对虾的存活率。通过该发明方法可以避免虾病在健康虾群中传播流行,减少了人工清楚病虾、死虾的工作量,提高了清除效率和养殖成功率,给养殖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鲤鱼控制对虾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该发明方法是通过在对虾养殖区内投放鲤鱼,从而实现对虾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提高对虾的存活率。通过该发明方法可以避免虾病在健康虾群中传播流行,减少了人工清楚病虾、死虾的工作量,提高了清除效率和养殖成功率,给养殖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年来在舟山地区养殖户普遍反映的凡纳滨对虾感染虾肝肠胞虫(EHP)情况,本实验室运用巢式PCR检测方法,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环境中EHP分布情况开展了调查;同时以携带EHP对虾对健康凡纳滨虾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分析EHP在水体中的传播途径。实验结果表明,从采集的虾、蟹类和水样本中均扩增出了EHP,经测序比对与GenBank中EHP序列一致;其中虾类样本最高,阳性率达17.6%,而采集的水样中,从对虾携带EHP的养殖塘采集的水样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00%;人工感染试验中,活病虾肝胰腺组织投喂组EHP的阳性检出率是45.8%,投喂冷冻病虾肝胰腺组的阳性检出率是12.5%,健康虾和病虾混合饲养组的阳性检出率是54.2%,对照组未有EHP检出。通过上述研究,初步认为EHP一旦在养殖水环境存在,即可以通过流水分布于养殖环境中,不仅在养殖水体中存在,还可以在其它水生生物体内存活;健康虾可以通过摄食寄生EHP的病死虾或养殖水环境中的孢子体而感染。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虾杆状病毒人工感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虾中制备病毒粗提液感染日本对虾健康成虾。实验20-24℃水族缸中进行,感染途径分别为头胸甲内近肝胰脏处注射病毒粗提液、投注射病毒粗提液的新鲜牡蛎及直接投病虾肝胰脏,感染7d后死亡率分别为53.3%、50%及55%,利用电镜可在感染致死的对虾肝胰脏中观察到与作为感染源的病虾中形态、大小相同的病毒颗粒,结果表明该病毒可通过饵料由消化道传播,这种病毒感染方法可作为该种病毒人工传代培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越冬亲虾是进行工厂化育苗生产的基础,没有一定数量和性腺成熟的亲虾,育苗生产就无法进行。因此,提高越冬亲虾成活率,为育苗前期提供数量充足而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虾,是完成育苗指标的前提。可是,近几年来越冬亲虾的死亡率较高,各种虾病常因病因不明而无法控制,从而影响了对虾工厂化育苗生产的发展。有关对虾细菌性病害的研究日本,美国等都有报导。在我国也报导了对虾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