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植物分布理论、生态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景观结构理论等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理论;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建立了徐州低山丘陵森林植被分类系统,包括2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6个群系组、12个群系(赤松林、黑松林、侧柏林、刺槐林、黄连木 黄檀林、青檀林、小叶朴林、鹅耳枥林、麻栎林、栓皮栎林、白栎林、栓皮栎 红楠林);根据建群种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研究了各群系的演替次序,构建了徐州低山丘陵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徐州城市低山丘陵森林、城市行道树林以及城市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近自然森林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种植7年的近自然森林为研究对象,测定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5个指标;与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林、城市常见的人工绿地类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近自然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常见城市人工绿地类型,但远低于天童常绿阔叶林;城市绿地群落中,空气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粒径分布不同,近自然森林四季空气细菌平均浓度低于对比样地,降菌作用明显;而四季空气真菌和放线菌平均浓度高于对比样地;近自然林比同期建设的浦东绿化带和建成多年的长风公园绿地在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上更接近于自然生长的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广州市森林景观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的支持下,利用FRAGSTATS 3.3软件,以2005年广州市林业现状数据库为数据源,分析了广州市2005年森林景观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广州市森林景观的主要斑块类型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人工林、果树林和桉树混交林,其中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地面积比较大,二者之和占广州市森林景观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同时阔叶混交林的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斑块平均形状指数和景观分维度值均最大,说明该类型的边缘最复杂.阔叶混交林斑块分布比较集中,斑块面积很大,斑块的连接线比较好,表明该景观类型是分布比较集中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比较优良.苗圃景观、火烧迹地等与其他类型景观的混杂程度比较低,并且比较分散,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分布比较分散.总体而言,广州市森林景观的多样性比较高,均匀度也比较大,反映出其各种森林景观类型的分布总体上是比较多样化,比较均匀的.  相似文献   

4.
在对合肥市2004年航片进行判读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通过对研究区域内城市森林景观斑块进行分析,文章得出研究区范围内城市森林景观斑块总体比例不大,且分布不均匀;城市森林景观斑块的数量与面积从中心城区向外递增,但单位土地面积拥有的城市森林斑块数从中心向外递减,旨在为合肥城市森林建设提供相关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红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兆祥 《江西科学》1989,7(2):44-51
红楠林是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的地带性森林,也是优良的用材林和环境保护林,本文从红楠林的类型,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种群年龄结构,生长发育、分布、演替、经济价值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提出有利于缓和美学与生态可持续价值之间的冲突.通过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应用,将扩展风景游憩林的概念内涵,促进风景游憩林经营美学指导思想的转变,完善风景游憩林的美学评价体系.在今后的风景游憩林经营实践中,应提高对森林生态美重要性的认识,注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应用,通过景观设计提示、风景小道设计、不同森林景观经营模式的选择等途径来提高风景游憩林的生态美学质量,并引导森林游憩者获得良好的生态美体验.  相似文献   

7.
顾雪萍  蔡延 《江西科学》2008,26(2):334-336
珊溪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落叶阉叶林、中亚热带针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8.
以恩施州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 TM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以Erdas image和GIS软件作为信息处理工具,利用生态学软件Fragstats 4.2计算景观百分比、斑块类型面积、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恩施州地区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恩施州以有林地为主,非林地、灌木林、宜林地和未成林零星分布,斑块分布聚集,斑块数目增多,形状较为复杂,人为干扰对森林景观的发展呈良性影响,且景观的结构合理.总体上,恩施州地区的景观异质性高,类型丰富,应继续保持森林景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辽东山地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化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辽宁清原森林的三种森林类型(红松林、落叶松林、次生林)不同层次(0~10 cm,10~20 cm)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种林型,不同层次的土壤养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H值和土壤养分也因林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土壤有机质与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从而在化学性质方面有力地揭示了清原森林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特征.  相似文献   

10.
常胜忠  马燕  武龙 《科技信息》2013,(2):388-388
创建延安森林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考虑营造"近"森林体系,使其健康生长,并达到自身的平衡,以实现生态功能的最大化。本文通过介绍森林近自然经营理念的概念及特点,结合延安的立地条件特点,可借鉴的近自然森林群落以及近自然林营造的实例,探讨适合延安创建森林城市的森林近自然经营模式,最后提出延安创建森林城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山西五鹿山森林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进行调查,设置60个样地256个森林样方,运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该区森林群落进行分类,并采用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对五鹿山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WINSPAN将保护区的森林群落划分为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白皮松林、辽东栎林等15个群落类型.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D、H'和J在描述群落性质时不具有严格的一致性,但都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同时,分析群落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关系得出,森林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五指山与台湾岛南仁山森林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海南岛五指山自然保护区与台湾岛南仁山垦丁森林公园的植物区系成分、森林结构、森林类型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五指山森林是中国热带雨林植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台湾岛南仁山森林则是中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兵  魏文俊 《江西科学》2007,25(6):681-687
为探索和估算我国森林碳汇功能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基础数据,利用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江西省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研究。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密度的特征为,全省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国外松林、杉木林、软阔林、灌木林、马尾松林和经济林;乔木层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森林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硬阔林、灌木林、经济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国外松林和软阔林,全省南部和中西部要高于中东部和北部。江西省森林总碳储量为1.5G t C,占全国森林总碳储量的5.33%。  相似文献   

14.
森林健康是可持续森林经营的一个重要指标.引入标准枯死率概念,以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汪清林业分公司为例,基于202块固定样地数据分析景观尺度蒙古栎林健康状况.结果 表明:研究地实际枯死率显著低于标准枯死率,说明目前研究地的蒙古栎天然林仍处于不稳定、非健康状况,可以通过调整森林结构使各径级枯死达到平衡,从而改善森林健康状...  相似文献   

15.
侯美亭 《大自然》2014,(1):10-13
气候对植被存在显著影响已经广为人知,降水、气温以及日照等气候条件与土壤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世界上不同植被的分布格局,造就了地球上纷繁多样的植被类型.根据所处区域、植被类型、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世界自然基金会把全球划分为238个生态区.其中的142个陆地生态区涵盖了森林、草原和荒漠等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而森林所占比重尤为突出.据欧洲太空局2010年发布的全球陆地覆盖数据,森林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3,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皆有分布.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三指山与台湾岛南仁山森林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比较研究了海南岛五指山自然保护区与台湾岛南仁山垦丁森林公园的植物区系成分,森林结构,森林类型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五指山森林是中国热带雨林植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台湾岛南仁山森林则是中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对研究16 a的南京市远郊森林区林外定位观测的日空气相对湿度与市区观测的资料,证实城市森林区域空气湿度的年进程及月均值异常等主要遵循当地大气候的韵律.林区旷地的多年年均空气湿度值比市区大2.2,空气湿度差值主要出现在日间高温低湿期,进一步凸显了城市森林对邻近空间的补湿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植物区系的特点和森林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别山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植物较多,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特有现象明显。森林植被的主要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林和针叶林。本文对大别山森林植被现状进行了生态评价,并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是城市森林研究的基础,是由不同植物种类及其在空间分布的不同格局决定的.笔者从群落的多样性、群落的动态、群落树种的选择及人工群落配置模式3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对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贵州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数量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5个退化喀斯特森林样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把25个样地划分成11个森林类型,并对各类型的分布及特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