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媒体时代,传统新闻伦理教学面临着冲击和挑战。为了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伦理偏差或缺失乱象,不少新闻传播院系开始加强和多方面尝试新闻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结合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现状,可以从传媒转型促进了新闻伦理学的教学改革、人本责任意识奠定了新闻伦理学的教学理念、交叉学科特性决定了新闻伦理学的教学内容,以及传播新技术拓展了新闻伦理学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新闻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日益严峻,一方面它迫切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另一方面它也要求高校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立和完善对新闻专业的学生进行新闻伦理教育。我国的新闻伦理教育历史短,存在着某些问题,最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高校对新闻伦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新闻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及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过对教学模式方面创新尝试尤其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两部分的总结,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报社和移动通讯合作推出手机报是手机成为媒体的标志之一,手机报也是移动通讯增值业务的主要形式。本文主要分析了手机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端:缺乏原创内容、受众阅读习惯没有形成、有效受众相对较少、盈利模式单一等,并提出相应对策;注重手机信息的策划,针对重大新闻事件、热点进行组合报道,加强信息服务,以短信文体发展新闻写作,利用手机媒体互动性强的特点挖掘手机报广告市场。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大新闻和社交媒体中广泛应用,为信息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催生了交互过程中的支配、隐私、歧视等伦理问题。文章从传播过程出发,梳理了人工智能应用下跨文化传播内容的采集、生产、投放和管理的应用场景,分析其在技术实现和技术应用中,可能产生虚假信息和谣言的采集及传播、失业、算法歧视和偏见、隐私泄露、信息茧房、意识形态侵害等伦理风险,提出应加强内容筛选和审查机制、提高算法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完善用户反馈和政府监管机制以及推进职工转岗和企业转型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对人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针对已经出现或者即将出现的社会问题,提出了网络伦理的概念,及怎样加强网络伦理建设,从而净化我们日趋依赖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6.
高晓飞 《科技信息》2012,(30):80-80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作为行政问责主体之一,其监督的方式与效果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然而,由于受到新闻管理体制束缚、行政权力干预、自身定位不准和行业监管不力等因素的影响,媒体监督行政问责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阐释媒体监督的必要性入手,针对发现的问题,寻求有效的途径来加强媒体对行政问责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开展并加强大学生新闻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在推进大学生新闻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高校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实施新闻信息素养教育的力度;同时,地方媒体要积极参与,大学生自身也要增强提高新闻信息素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新闻网站崛起是近年全球传媒领域的亮点和新星。在中国,新闻网站已成为中等城市网民阅读新闻、获取资讯、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新兴途径,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等城市的重要窗口和时代港湾。基层媒体新闻网站建设运营与管理发展要以新时代主流媒体技术应用发展为主要出发点和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借鉴和初步探讨基层广播电视媒体新闻网站建设、运营、管理与发展,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上来推动网络媒体与广电媒体的融合汇通,共同展望和推动网络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颜纯武 《科技信息》2012,(4):184-184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独享新闻信息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媒体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电视新闻作为各类媒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成为了行业内竞争的焦点。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视新闻策划所遵循的原则,接下来提出了电视新闻策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21,(1):58-62
智媒体时代,媒介生产与运作方式不断创新。智媒体的大数据算法拓展了媒体的边界。一方面,智媒体促进行业新闻生产模式的重组与更新。另一方面,智媒体在发展机遇中,激发了关于数据和技术、新闻伦理和价值、行业规范和法律方面的思考,迎来了新的挑战,需要行业内总结经验,探索人工智能、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平衡策略。本文基于2020年"两会"期间智媒体参与新闻报道的新实践,阐述智媒体给媒体生产、加工、分发等环节带来的技术革新,分析在舆论引导、法律伦理、资讯推送方面的挑战,阐释人工智能技术和媒介融合二者的平衡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讨论媒体环境实质上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新闻传播业做出的一种新的审视,它的用意和价值在于促使人们以整体的、联系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思考个媒体各要素之间、特别是不同媒体之间以及整个新闻业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或弥补我们以往注重媒体实体、忽视媒体关系,注重传播本身、忽视环境影响的研究缺陷与不足。目的在于使媒体和整个新闻传播业获得良性发展的思路,使新闻传播业与社会系统处于一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运行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凸显出来的政府不作为伦理问题备受关注。研究政府不作为伦理现象对构建社会公共行政,建设以人为本的伦理职能,形成良好的行政道德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不作为伦理现象的根源是传统官场文化的浸染,行政人员职业精神、社会价值观的缺失,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够完善。其治理途径主要有:加强体制伦理建设,加强行政伦理教育,加强行政道德管理,构建行政立体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不断颠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把电视新闻制作得更具有吸引力,新闻语言的故事化表述正成为一种趋势。电视新闻语言故事化现象是对传统新闻传播形态的一种变革,在关注民生、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廖冲 《科技信息》2013,(17):150-15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沟通思想最重要的渠道。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们对媒体也更为依赖,所以媒介素养自然而然就成为新闻传播者的重要素养之一。但是我国的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还依旧存在着不少素养问题,同时专门分析传播者媒介素养的研究也很少。因此,本文选择在新闻传播者的传播活动和媒介素养上立论,从"神舟六号"升空这一媒介事件入手,研究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的媒介素养状况及其影响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新闻传播者媒介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随着手机功能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手机媒体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清晰和完善,并且还逐渐显现出了自身在新闻传播领域独特优势,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鉴于此,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手机媒体的认识,本文就针对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文章首先从手机媒体在功能上更加的多样和综合、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更具收张性、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更具灵活性、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更具快捷性等几个方面入手了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优势,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进行应用时,所存在的几点问题,即:垃圾信息、垃圾广告以及手机病毒的入侵;屏幕过小,每页的信息量有限,阅读不是很方便的问题、缺乏一个合理资费标准的问题以及舆论导向的把握问题等四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矿难新闻采访报道中伦理失范的情况时有发生。论文从生命至上这一前提出发,提出媒体及其从业者应坚守"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具体包括生命至上原则,避免二次伤害,注意采访言行的禁忌,采访时机适宜,恪守真实性,进行心理救援等矿难新闻采访的伦理规范,以此促进媒体及其从业者在从事相关采访时,更加尊重受害者的基本权利和尊严,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提高我国矿难报道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重视和加强对伦理经济学的研究,既是现代经济科学发展的趋势,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需要。理论界对于伦理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关注较早,而对于伦理经济学科发展则发展较为缓慢。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识到,现代经济学的"魅力"在于更明确地关注影响人类行为的伦理智慧,更富有吸引力和解释力。在我国这门学科还处于探索阶段,要深入对伦理进行经济学分析,要研究伦理的经济功能、问题以及制度属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和社会观念的发展,使得新闻传播的主体已经发生变化,很多普通市民开始自己编辑、发布新闻,尤其是博客的广泛应用,使市民新闻正在迅速流行开来.市民新闻降低了新闻传播的门槛,对传统新闻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对主流媒体和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它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面对市民新闻的兴起,主流媒体应该建立健全应对机制,从而创建一个和谐繁荣的传播生态环境,促进传播的良性发展,提高传播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手机报被业界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它具有覆盖面广、传播迅速、成本低廉等优势,体现了媒体融合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受手机功能等方面的限制,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阅读不方便、内容同质化严重、可信度不足、新闻价值偏低等。对此,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和行业监管力度,从报道策划、新闻制作、市场开拓等方面下工夫,充分发挥其速度优势,抢占媒体制高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受众认可度,使手机报获得一个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对新闻媒体的一贯要求,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本文根据高校校园媒体自身和受众的特点,运用新闻传播学的原理和规律,探讨了坚持“三贴近”,改进高校校园媒体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校园媒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