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生态取向下的民勤抢救行动是国家生态战略的必然决择;人口、环境、资源三者关系失衡是导致民勤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做好现行制度办法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衔接,着力构建退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加强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确保生态抢救行动完全落实;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生态恢复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述宏 《甘肃科技》2012,28(8):1-5,10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民勤县境内的荒漠区域内,从北、西、南三面屏障着民勤绿洲,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以及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不仅关系民勤绿洲的生死存亡,而且关乎到临近的武威、金昌乃至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区要发展离不开周边社区群众的参与,周边社区群众要发展经济同样离不开保护区发展的带动.从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保护区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如何抢救和保护民勤绿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民勤绿洲历史演变和开发过程的研究,分析了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情景。结合计算初步认为:石羊河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目前已经基本丧失其河流的生态功能,民勤绿洲的水资源已无法维持绿洲的生存和发展。针对当前情况,提出了治理石羊河、抢救民勤绿洲,争取适当恢复青土湖的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4.
王忠文 《甘肃科技》2010,26(5):161-163
民勤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作为环境标志的荒漠植物,对其生存和群落特征的研究,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生态环境建设和植被管理的指导性建议。从荒漠植物需水、适地、存在形式的演替动态和生态防护功能两个途径,表述荒漠植物种群在多维环境梯度空间内演替方向和数量动态变化,提出对应的人工干预和有效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5.
民勤县位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在全国生态格局中战略地位显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地理区位及生态环境,为该区域内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将生态文化旅游作为首位产业进行培育,为正确处理好该区域内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美丽民勤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民勤荒漠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以"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评价民勤荒漠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983,1993和2003年民勤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2.22×109,3.02×109,5.22×109元/a.1983~2003年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长1.35倍.民勤绿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由林地植被和草地植被生态提供,影响最大的是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相似文献   

7.
民勤绿洲地理区位特殊,生态环境恶劣且十分脆弱,经多年治理阶段性成效明显。但域内经济结构不合理难有新常态,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矛盾尤为突出,受瓶颈难题限制。为此,结合实际需要,提出创建生态治理示范区设想。  相似文献   

8.
民勤绿洲退耕地生态建设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勤绿洲边缘由于大面积开荒,严重超采地下水资源,使绿洲防护带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危害绿洲的生态安全,民勤生态环境恢复主要采用退耕还林策略。通过分析国内外退耕还林状况,了解民勤土地利用、环境退化现状,探讨民勤退耕还林补偿措施机制和耕地还林(荒)的生态建设技术,加快民勤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民勤荒漠化加剧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吕甲武 《甘肃科技》2003,19(2):6-7,57
民勤县近年来因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急剧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文章通过对民勤荒漠化现状及加剧成因的分析,着重提出了治理及恢复民勤生态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石羊河流域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及其分配不均,使民勤荒漠绿洲边缘及深处沙漠内出现连续的或者零星分布垦殖斑块,绿洲内耕地盐渍化和沙化,绿洲外围保护带固定沙丘活化,绿洲边缘植被衰退死亡,植物种类迅速减少等景观生态发生变化;建立一个不受流域政府牵制、直接为省政府负责,包括水利、林业、农业、环保、社会保障、科研、政府、城市、农村等各个方面人士组成的石羊河流域民间管理指导委员会,以指导和调控全流域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恢复、水资源统配,在此基础上进行退耕还林、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外流域调水工程建设、活化沙丘应急治理等措施,治理民勤退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许明  马存世  任巧兰 《甘肃科技》2010,26(21):8-10,13
概述了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生态区位的重要性,总结了该保护区在建设初级阶段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现状,从法律体系、执法体系、管理体系、科研体系、基础建设、产业开发等方面分析了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着重在以法治区、宣传教育、自然保护、社区共管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民勤湖区具有代表性的7种生态移民模式为研究比较对象,基于理想解法的模型框架,实地调研、入户走访收集基础数据,并采用一种客观的方法获取权重,建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正新模式最优,宋河模式最劣.建议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脆弱地区以正新模式为范例,制定符合本区域实际的移民模式,缓解区域内生态恶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民勤荒漠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天成 《甘肃科技》2009,25(21):40-42,162
通过对民勤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2年的水资源变化和水环境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民勤水资源上游来水量在逐年减少,地下水位在不断下降,水质在不断恶化,由于水源短缺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水资源的短缺逐步成为制约民勤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采取调水、移民或减少耕地可以作为解决民勤水资源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虚拟水战略与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虚拟水是近年来水资源管理领域中出现的新概念,虚拟水战略是缺水区域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区购进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尤指粮食)来获得本区水资源安全的一种构想.位于甘肃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极度缺水,"三生"用水矛盾尖锐,生态经济系统难以为继.本文分析了民勤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约束条件;探讨了虚拟水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及预期效益;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障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民勤沿沙区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总结了红地球葡萄在民勤沿沙区实施优质丰产栽培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园址选择、苗木栽培、架式选择、树形培养、枝蔓花果管理、肥水管理、采收及贮藏、灾害控制、越冬管理等技术。为民勤沿沙区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规模化实施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报道药用兽类共5目5科6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Ⅱ级1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1种。文章还介绍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药用兽类的生态特点和药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的特点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保护、管理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分析了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防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保护区实际,从宣传、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责任落实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袁得润  徐先英 《甘肃科技》2010,26(17):172-175,150
利用热扩散式和热平衡径流测量系统研究了民勤绿洲主要防护林树种新疆杨、二白杨、沙枣、梭梭、白刺、多枝柽柳蒸腾耗水特征。结果表明,3个乔木树种从8∶00~8∶20开始,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液流速率持续上升,20:00开始迅速下降,液流出现的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12∶00~15∶00左右。在夜间,乔木树种在30mm的边材深度仍保持一定的液流速率,以补充体内由于白天的水分消耗造成的水分亏缺。梭梭、柽柳和白刺,随着灌木地径粗度的增加,蒸腾量也越大,地径越粗,蒸腾日变化越剧烈。灌木树种蒸腾量的日变化趋势与乔木树种的变化趋势相似,只是峰值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有所不同;同时,乔木树种用胸径、灌木树种用地径作为空间纯量,在单木日蒸腾量估算的基准上通过尺度放大转换估计了6个树种林分的日蒸腾量分别为:新疆杨3.33m3、二白杨1.54m3、沙枣2.07m3、梭梭0.974m3、柽柳0.409m3、白刺0.073m3;最后通过非称量测渗仪的观测数据,估算了民勤绿洲各主要树种的实际生态用水量为:杨树0.29×108m3,沙枣0.69×108m3,梭梭0.44×108m3,柽柳0.05×108m3,白刺0.02×108m3。实际生态用水量总量为1.49×108m3,占民勤绿洲总用水量的19.5%。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民勤绿洲正在走向崩溃的边缘.以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系统探索了民勤绿洲边缘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途径.选取民勤东湖镇正新村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以压沙育林为主的生态治理、以草畜产业为主的结构调整和以生态补偿为主的脱贫致富三位一体的模式,即“正新模式”.结果表明年用水总量减少2/3,地下水配置比例由近50%减少为7%,生态用水比例由0.8%增加至93%,生态效益明显;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3700元增加至5200元,收入构成更加稳定合理.绿洲边缘区推广“正新模式”综合效益显著,切实可行,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的双赢,可为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民勤绿洲沙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民勤绿洲地表沙样的微量元素测定,用标准化方法建立三源混合模型示踪民勤地表流动沙丘物源.结果表明,民勤南、北2区流动沙丘具有多源特征,混合物源为7:2:1时(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与乌兰布和沙漠的比值),与民勤南部的标准化模型相对一致;混合物源为5:4:1时与民勤北部标准化模型相对一致,微量元素示踪风成沉积物虽然有一定缺陷,但仍然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示踪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