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气电场资料与雷达回波融合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增强对雷电的探测和预警能力,讨论了大气电场与雷电、雷达回波与雷电之间的内在联系,介绍了雷电探测的原理和方法.大气电场资料如何预警雷电的发生,通过串口通信将大气电场仪的大气电场数据读入天气雷达数据处理终端,采用了图像融合技术与网格技术,将大气电场资料与雷达回波进行了融合,实现了大气电场和雷达回波两种资料的融合.在雷达回波图上直观地显示大气电场信息,并对比分析了两种融合方式之间的差异.两种资料的融合可以提高对雷电进行监测和预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识雷防雷击     
雷电是自然界的大气放电现象。这是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荷,空气中含有水汽,自由电荷被水汽吸收。当气候变化时,空气发生强烈的对流,水滴被分裂成带正、负电荷的小水滴,渐渐在大气中形成分别带有正电和负电的雷电层。随着电荷的积聚,电压逐渐升高。当两块带不同电荷的云层互相靠近,正、负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出现耀眼的闪光。因放电温度高达摄氏2万度,引起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发生巨烈的轰鸣,形成雷电,俗  相似文献   

3.
窦卫东 《甘肃科技》2010,26(7):71-73
电力系统内电气设备由于遭受直接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称为雷闪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又称为外部过电压。由于雷电引起的大气过电压将会对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和建筑物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对变电所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是电力行业的重中之重,否则,将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基于EEMD分解的电场时序差分在雷电预警中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大气电场数据预报雷暴虚警率高的问题,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和二阶差分法结合应用于大气电场资料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雷电预警分析方法。该方法先用EEMD分解出晴天天气和雷暴天气大气电场的不同时间尺度变化分量,然后对包含雷电信号的高频模态分量IMF1(本征模态函数)进行二阶差分分析。晴天无雷暴发生时,地面大气电场的差分值集中在-0.5~0.5 k V/m3之间;雷暴过程中,差分大气电场出现剧烈变化,雷暴发生前,IMF1二阶差分量的增幅会明显变大,所对应的电场频率在0.016 5~0.045 5 Hz之间跳跃。经过仿真试验,结合雷达回波资料进行验证,得到雷电探测概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OD)为85.1%,预警平均时间为30.2 min。  相似文献   

5.
雷电是大气电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雷电发生时伴有高电压、大电流和强电磁辐射,瞬间释放巨大能量,雷击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减少雷电灾害的影响,对雷电的监测、预警和灾害防御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该报告主要阐述雷电学科发展前景及雷电灾害防御展望。开展雷电综合监测业务是提高雷电预警、防护及机理认识的关键。福建省雷电学科发展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开展应用型业务技术研究,建立自然闪电观测试验基地,开展自然闪电精细化监测,研发融合多种观测资料的雷电临近预警关键技术,建立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模型等工作,全面提升雷电灾害防御的科技支撑能力,为雷电灾害防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熊国宏  张剑  张勇 《科技信息》2010,(17):354-354
雷电放电过程所产生的雷电流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从而引起巨大的电磁效应、机械效应。对电力系统来说,雷电放电可能在系统中产生很高的过电压,称为雷电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如果对其不加以限制,将造成输电线路和发电厂、变电站配电装置等的绝缘故障,从而引起停电事故。此外,雷电放电所产生的巨大电流,也会因机械效应和热效应造成设备损坏。因此有必要认识雷电的形成、雷电的危害和防雷保护。  相似文献   

7.
自从地球上生成大气之后,雷电就一直成为一种自然灾害。有了避雷针似乎万事大吉,人们再也不用害怕雷电的威胁了。可是到了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大战之后,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使雷电有了新的危害对象,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前所未遇的灾害后果,有的还十  相似文献   

8.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电灾害系遭受直击雷、球形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袭击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球每天约发生800万次闪电,每个闪电的电压高达1亿~10亿伏特,电流强度达2万~4万安培。雷击放出的强电会造成电力设施的损坏,  相似文献   

9.
郭宏  史晓霞 《甘肃科技》2002,18(4):54-54
1 成因 :雷暴云是在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 ,空中有充沛水汽 ,并有足够对流冲击力的条件下 ,大气中对流运动得到强劲发展而形成的 ;又因大气不完全呈分子或原子状态 ,其中一部分微粒呈离子状态 ,即大气经常是带电的 ,大气中存在着电场。雷电是太阳能在大气电场中转化的现象 ,它来自雷暴云 ,是由不同的界质之间电性不同并产生放电和冲击波引起的强烈放电现象 ,据专家研究 ,云中电场可达每厘米几千伏———几万伏 ,它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建筑物、各类电器、森林等以极大的危害和损失。2 雷电分类和特点 :空间分类 :(1)云内闪电是云内电场…  相似文献   

10.
“轰”的一声,一个炸雷落在近旁,猛地一惊,吓出一身冷汗,恐怕读者中就有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云怎么会产生那样大的电流?如何才能预防可怕的雷电的伤害呢?  相似文献   

11.
夏季雷雨较多,是有线电视系统故障高发季节。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危害十分严重,没有良好防雷措施的系统遭雷击会被严重破坏,甚至瘫痪,实际工程当中,防雷应引起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先了解一下雷电的形成:雷电是大气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会不停地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形成带电荷的云层,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  相似文献   

12.
蔡广平 《科技信息》2007,(34):53-53
一、雷电的形成雷电是自然界中空气过电压产生的放电现象。关于雷电的形成有多种解释理论,通常我们认为由于大气中热空气上升,与高空冷空气产生摩擦,从而形成了带有正负电荷的小水滴。当正负电荷累积达到一定的电荷值时,会在带有不同极性的云团之间以及云团对地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从而产生云团对云团和云团对地的放电过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闪电和响雷。  相似文献   

13.
从山西省夏季大气环流状况和地表特征因子两个方面,分析了山西省雷暴日数空间逆向分布的原因,提出了大地电活动对雷电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影响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王鑫 《科技信息》2007,(24):249
雷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是一个普遍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雷电的产生是由大气云层强烈摩擦运动,使云层带上正负不同的电荷,带电的云层临近地面时,由于静电感应,地面也相应感应与带电云层极性相反的电荷,当带电云层电荷聚积的电场强度达到足够高时,就会向大地放电,产生强大的  相似文献   

15.
泰山和西双版纳两地雷暴电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找出雷暴活动过程中地面大气电场的特征,利用泰山和西双版纳两地积累的大气电场资料,讨论了雷暴过程中大气电场正负跳变的形成原因.通过对大气电场资料的统计分析,给出了雷暴活动期间大气电场的均值分布情况及大气电场的波动范围.并对比分析了泰山和西双版纳两地雷暴活动过程中大气电场变化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分析了两地的雷暴时段分布特征,给出了雷暴在一天当中活动的时段分布情况,并讨论了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对两地雷暴电场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两地雷暴过程的时段分布、强度变化及闪电发生时间间隔等规律,可为雷电预警预报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戚照梁 《科技信息》2011,(14):108-108
恶劣天气对电力设备的影响极其严重,所造成的后果无法预防。譬如雷电所引起的大气过电压现象对电气设备运行将产生严重的危害。为了适应这种自然界恶劣天气的影响,我们在各种电气运行设备上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根据当前的实践经验证明,我国所采用的防雷设备避雷器能有效的防止雷电过电压危害,但是雷电参数和电气设备的冲击放电特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为了更科学的保护电气设备运行安全,我们必须改善防雷保护设备特性,让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7.
如何防雷电     
雷电的火灾危险性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的现象,其主要特点有:冲击电流大,其电流高达几万至几十万安培;时间短,一般雷击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整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60微秒;雷电流变化梯度大,雷电流变化梯度大,有的可达10千/微秒;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相似文献   

18.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由于其强烈的闪光和巨大的声响,且常常给人类带来各种灾祸。加之人们对其缺乏了解,所以一度被披上迷信的色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雷电逐渐有了认识。我国明代刘伯温在《刘文正公文集》中讲:“雷为何物也?日雷者,大气之郁而激发也,阴气团于阳,必迫,迫  相似文献   

19.
雷电这一自然现象对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威胁,在风电叶片中预埋接闪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雷电防护技术,而对接闪器受大气腐蚀影响、表面覆盖有腐蚀产物之后的接闪性能鲜有研究。建立接闪器腐蚀前后的雷电流传导模型,通过电、热耦合的多物理场仿真,研究接闪器腐蚀前后的雷击损伤变化及其机理,为后续海上风电接闪器的防雷设计和防腐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安军 《天津科技》2003,30(1):42-42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自然现象。带电的云层称为雷云,通常所谓雷击是指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同时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的声音。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没有很大影响。而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可造成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的重大损失,尤其是对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雷灾损失非常严重,并且对电子、通讯、广播等产生严重影响。 雷电灾害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雷电流的热效应、冲击波、电动力效应和电磁感应、雷电反击等。人类自从富兰克林建立了雷电理论并发明了避雷针之后,创造了各种降低雷灾几率和强度的方法,在原理上都是通过接闪器,把雷电流接收下来,然后通过接地装置迅速导入大地。而在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