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已经发现的冰川沉积和黄土记录证明冷龙岭至少经历了3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中倒数第3次冰期与沉积黄土L4(或L5)的时期相当,其时冰川规模最大,随后各个冰期冰川规模逐渐变小.即使在倒数第三次冰期,冰川末端也只到达冷龙岭南侧门源盆地的边缘,未能覆盖整个盆地形成冰盖;门源盆地南侧发育的5级大通河阶地与分布于盆地中的5级冰水(扇)阶地以及盆地北侧的5套冰碛可以进行对比,它们记录了自倒数第三次冰期以来门源盆地的冰川作用,河流发育与地貌演化。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上游两岸河谷地带广泛分布一套规模巨大、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中晚期的冰水堆积体,这类冰水堆积体往往具有较特别的渗流特性。通过对澜沧江某冰水堆积体的结构特征调查和颗粒组成试验分析,从沉积相的角度,认为该冰水堆积体可分为两层:表层厚约40 m的混合巨粒土,和底部厚约17 m的粗颗粒土。通过对这两层冰水堆积体的渗流特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在表层混合巨粒土中的渗流方式主要表现为层流-紊流过渡阶段的特点,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成幂函数关系;而在底部粗颗粒土中的运移方式主要表现为层流特点。根据混合巨粒土的渗流特点,文中提出了两种计算其渗透系数的方法,即根据渗透速度和水力梯度关系曲线估算渗透系数,或采用文中提出的公式计算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3.
根据正义峡水文站实测气温、流量资料,分析冬季气温变化对黑河冰情和流量的影响;把握冰期测流时机,研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变化规律,准确划分推流时段,提高冰期径流量测验精度。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引航道尺度与水位波动幅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模式分析和二维数学模型计算,讨论了三峡船闸上游引航道尺度对水位波动的影响规律.虽然增加引航道内水域的面积有助于降低水位波动的幅度,但是,由于最大水位波动幅度与引航道的内部水域尺度并不是单调的关系,因此尺度的局部优化对波动条件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已建水库在设计基准期内的最高水位的概率分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年最高水位的极值I型分布模型,计算了分布参数,并讨论了设计基准期内最高水位超过设计水位或校核水位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基坑围护结构周围的地下水井流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上海软土地区的井点降水工程,分析、总结了基坑围护结构周围地下水的渗流特征,提出按渗流特征进行井流计算的方法,经实践证明,按文中公式计算的水位降深值与实测水位降深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用卡尔曼滤波求解河道糙率参数反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用四点线性隐格式求解水流方程、用卡尔曼滤波求解河道糙率的一种求解河道水流及其糙率参数反问题的新方法,并应用于淮河水流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过程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8.
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推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影响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因素的基础上,将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问题概括为一种非线性输入输出的泛函关系,以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建立推算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此模型,对闽江水口坝下观音岐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进行网络计算,在此基础上,将BP网络模型与模拟分析进行了对比分析,2种方法所得结果相近, 但BP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精度,本文为水利枢纽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岷江中上游河谷两岸广泛分布着第四纪冰水堆积体,其特征在我国西南地区大江大河的河谷地带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正是由于此类冰水堆积体具有复杂的结构特征与特殊的形成演化过程,造就了其力学强度特征与其他堆积体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以欢喜坡冰水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剪仪对在不同土石性质不同含水率下的冰水堆积体进行现场大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冰水堆积体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阶段,没有明显的应力屈服特征。土石性质与含水率是影响冰水堆积体强度特性的重要因素。天然状态下,冰水堆积物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现出一定的应变硬化特征。当含水率增大时,应力应变关系出现弱应变硬化特征。孔隙比小、密实度高、含石量高的冰水堆积物强度也显著提高。通过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对欢喜坡冰水堆积体大剪试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秭归庙河一带的冰斗、漂砾、冰川谷及冰水阶地等冰川遗迹,该古冰川的发现有利证实中纬度地区中低山第四纪时冰川运动的存在.为了探讨该地第四纪经冰川作用,从影响冰川形成的机制(降水、温度和雪线高度)出发,通过与庐山地区的气候特征对比,来进一步阐明秭归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基于庙河阶地中钙结岩中δ^18O的分析,恢复了该地第四纪冰期时的古气温和降雨量,第四纪冰期时温度和降水分别为一3.1~+3.2℃和776~1155mm,这种气候背景条件有利于低山冰川作用的形成,总结出庙河第四纪时的冰期.  相似文献   

11.
平衡冰塞厚度与水流条件和冰流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衡冰塞出现时河道冰塞的厚度最大,它是冰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开河冰塞的前期基础,对于凌洪灾害、冬季河床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水槽试验,对平衡冰塞的形成与变化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揭示了平衡冰塞厚度与冰流量及水流条件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依据试验资料定性得出了平衡冰塞厚度计算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影响平衡时间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2.
Rapid discharge connects Antarctic subglacial lak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ingham DJ  Siegert MJ  Shepherd A  Muir AS 《Nature》2006,440(7087):1033-1036
The existence of many subglacial lakes provides clear evidence for the widespread presence of water beneath the East Antarctic ice sheet, but the hydrology beneath this ice mass is poorly understood. Such knowledge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ing ice flow, basal water transfer to the ice margin, glacial landform development and subglacial lake habitats. Here we present ice-sheet surface elevation changes in central East Antarctica that we interpret to represent rapid discharge from a subglacial lake. Our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during a period of 16 months, 1.8 km3 of water was transferred over 290 km to at least two other subglacial lakes. While viscous deformation of the ice roof above may moderate discharge, the intrinsic instability of such a system suggests that discharge events are a common mode of basal drainage. If large lakes, such as Lake Vostok or Lake Concordia, are pressurizing, it is possible that substantial discharges could reach the coast. Our observations conflict with expectations that subglacial lakes have long residence times and slow circulations, and we suggest that entire subglacial drainage basins may be flushed periodically. The rapid transfer of water between lakes would result in large-scale solute and microbe reloc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 contamination from in situ exploration is, therefore, a distinct risk.  相似文献   

13.
The hydrologic cycle in deep-time climate problem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ierrehumbert RT 《Nature》2002,419(6903):191-198
Hydrology refers to the whole panoply of effects the water molecule has on climate and on the land surface during its journey there and back again between ocean and atmosphere. On its way, it is cycled through vapour, cloud water, snow, sea ice and glacier ice, as well as acting as a catalyst for silicate-carbonate weathering reactions govern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Because carbon dioxide affects the hydrologic cycle through temperature, climate is a pas des deux between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with important guest appearances by surface ice cover.  相似文献   

14.
面向自然结冰试飞评估的冰形增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翊  孔维梁  陈航  陈俊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1):13040-13046
飞机自然结冰试飞是民机适航取证中的关键点之一。由于试飞的高风险和成本,掌握冰形积聚的规律对指导试飞开展及飞行安全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二维翼型的冰形生长过程,重点分析了结冰环境水滴粒径和温度对冰形高度增长规律的影响,并结合水滴收集率随积冰高度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冰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飞机二维冰形高度的增长有线性和减速两种基本状态:线性增长状态对应着霜冰形态;减速增长状态对应着角冰形态。在大水滴粒径和低温条件下下则会出现略微的加速增长。因此,试飞时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冰高度,需要尽量选择水滴直径较大而温度较低的环境,而这是航线飞行需要避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内融冰式冰盘管蓄冷槽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空调蓄冷装置,对这种蓄冷槽传热性能的掌握对于工程应用非常重要.现有的这种蓄冰槽模型均为同心圆柱模型,不能反映冰水密度差对这种蓄冰槽传热性能的显著影响.本文对内融冰式冰盘管蓄冷槽的蓄冷(结冰)和取冷(融冰)实验结果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建立了传热性能动态模型.采用同心圆柱模型描述蓄冷过程,而对取冷过程采用了准同心圆阶段、偏心阶段和碎冰阶段的三段动态模型.合理地反映了融冰过程不同阶段由于冰水密度差造成的换热速率变化的机理,因此模型的适应性强,预测性好.实验对比的结果也说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不同入口流量、入口温度蓄/取冷过程的蓄/取冷速率、出口温度的变化,因此可直接为工程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科学发展历程和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理论基本框架,指出过程水文学是揭示实体水-虚拟水在复杂系统中耦合流动规律与伴生效应的交叉学科,进一步明确了其科学内涵、主要特征、学科框架、学科基础、方法体系和主要研究方向。在明晰过程水文学科学价值的基础上,认为过程水文学的发展有望解决未来经济社会复杂系统面临的水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cGIS的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模型始终是水文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之一。数字高程模型(DEM)是构成GIS的基础数据,利用DEM可以提取流域的许多重要水文特征参数。通过对DEM流域水文特征信息提取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手段的研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3所提供的水文分析工具箱实现了流域水文特征信息的提取。通过提取结果与原始区域影像图的对比,证实通过DEM数据提取的流域水文特征信息与实际河流水系特征基本吻合。因此,应用DEM提取流域水文特征信息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双缆网式拦冰索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原有拦冰索型式的优化和改进,提出一种双缆网式拦冰索.适当设置该拦冰索不仅在结冰期能够促进稳定冰盖的形成,缩短流凌期时间;而且在融冰期能够减少拦冰索下游冰凌输送量,降低冰塞、冰坝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流凌期输水能力.通过真冰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发现,拦冰索的作用过程可以划分为发展期、平衡期和失效期3个阶段.平衡期顺流向索力均值可以作为衡量拦冰索拦冰能力的指标.通过量纲分析获得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过程中拦冰索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大孔隙与入渗性能关系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下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土壤大孔隙的关系. 结果表明: 饱和导水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变异系数达67%; 其大小不仅取决于总孔隙度, 更主要取决于能导水的大孔隙的数量和大小. 饱和导水率的变化对大孔隙变化具有高度依赖性, 且与半径大于0 1 cm的大孔隙体积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长江流域城陵矶和大通两测站的水位过程线分析,采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改进算法进行相似性匹配,提取出上下游测站水位的影响关系,从而应用于洪峰传播时间的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