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汉语问句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汉语问句分类一般都依据疑问词及其相关词的组合规则,但由于规则的提取很深地依赖于语言知识,而且很难穷举出所有的特征规则,因此会影响分类的效果.支持向量机(SVM)是建立在统计理论基础上的机器学习方法,对于小样本分类问题有很好的识别效果.文中分析和定义了汉语问句的类型,建立了以SVM为基础的问句分类模型,详细描述了问句分类特征的选取过程,并在句法特征的基础上引入语义特征进行汉语问句分类实验,分类准确率达88.7%,表明结合句法和语义特征以SVM进行汉语问句分类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反复问句可分为VP-neg-VP和K-VP两大类型,其中,VP-neg-VP型包括简略式VP-neg.从广东、福建、江西三省的客家方言来看,其反复问句系统中都没有K-VP型,只有VP-neg-VP和VP-neg式,至于带宾语的VP-neg-VP型反复问,有V-neg-VO、VO-neg-VO和VO-neg-V三种形式.粤、闽、赣三省客家方言中VP-neg-VP和VP-neg型反复问句有各种表现形式,也有相关语气词的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面向中文问答系统的问句句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文句法分析是汉语研究和信息处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难点之一.探 讨了中文问句的结构特征,在面向中文问答系统的问句句法分析算法中,运用语料库句法处理技术,并对问句长度短、含疑问词、有疑问结构句式等特点加以利用,初步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山东方言反复问句[VP-neg-VP]和[K-VP]两种类型共存。[VP-neg-VP]具体表现为[VP-neg]和[V-neg-VP]两种形式。其中,通行于山东腹地的[VP-neg]式反复问句在其共时特征、演变规律及动态变化层次等方面显示出类型学的意义。从山东方言的分区看,只能或主要使用[VP-neg]形式的山东腹地属于山东方言的西区;[VP-neg]型反复问句的分布情况体现出华北方言、山东西区方言、东北方言之间的一脉相承,三者同属于冀鲁官话或中原官话区;从汉语方言反复问句的分布格局的角度看,山东腹地与河北、河南及以西的地区共同归于华北方言区。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英语的wh-和汉语的wh-问句,认为wh-成分并非直接通过移位占据Spec-CP位置来核查其[wh]特征,而是通过主题化过程移位至句子的边缘位置从而核查其主题特征。英语的wh-问句和汉语主题化构成的疑问句一样,都是一种主题化结构的推导过程,是主题化的结果,并非所谓的wh-移位过程。相对于汉语wh-在位语言,英语的wh-疑问句是通过主题化的形式推导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广义的文化修辞学角度,探讨了现代汉语名词对"有界"事物的表达。针对汉语的个体名词有一部分的所指是"同质"事物的事实,认为汉语的个体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不适合用"同质"与"异质"标准来区分,但可以靠个体量词对事物空间外形的"定型"特征来区分,并认为对现代汉语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判断,更适合采取事物的外形是否"定型"的"定形"标准。这种"定形"标准能充分反映出汉语名词特有的形式标签"量词"所具有的表形特征与汉语名词特有的个体量词这一形式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汉语的名词是属于所指事物在汉语社会的认知中"外形突显"的事物类型;同时,这种"定形"标准与有可数与不可数名词之分的语言所适合采取的"同质/异质"这样的"定性"标准,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上的互补性。文章认为,汉语名词所表现出的在事物空间"有界"、"无界"方面偏向外形的认知特征,反映的其实是汉语社会对事物的概念思维判断上的"具象性"文化特征;这种来自语义范畴这个语言最底层也是最终决定性方面的反映,较之语言的其他层面诸如文字、词汇、句法结构等,更具有深层隐秘性与真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赵瑾 《科技信息》2008,(29):222-223
时体范畴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汉语属于孤立性语言,缺乏词形的曲折变化,因此汉语中的时体研究备受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在乔姆斯基(1995)的最简方案理论指导下,运用特征核查理论,探讨了普通话中"了"这个体标记的句法地位以及它们的句法表现。本文得出结论:汉语中的体标记"了"在最简方案的特征核查理论下可以得到充分的解释。这有力支持了普遍语法中追求解释充分性的科学性,并向构建普遍语法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汉语句式中的主题突出入手,讨论了由汉语主题迁移所致的几种句法变异.汉语对主题化结构的限制条件很少,而英语中对主题的约束条件却很多,主题必须和空位共指.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汉语的主题化特征会以默认值的形式迁移到英语句法当中,使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具有大量汉语式的主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运用wh-移位等句法理论对英语修饰性关系分句中的语言现象及其生成做一个统一的句法解释。认为修饰性关系分句中存在wh-移位,而且移位必须遵循空语类原则和领属条件等限制,跟一般的wh-问句具有相同的句法特征的和一致的句法解释。  相似文献   

10.
李红英 《科技信息》2012,(13):229-229,173
划定汉语双宾结构不能只依据外在的语言序列形式,要从句法的角度分析得出典型双宾语句的特点。然后遵照"一致化"原则,将与之有共同句法特点的NP1-V-NP2-NP3的语言序列归入双宾结构。通过研究发现,真正的汉语双宾结构客体的转移方向也是右向的,这就与英语双宾结构具有了共同的语法意义,体现出了汉英双宾结构的语言共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的著作在对普通话音节数量的统计数字上存在较大的分歧,而要理清这一问题,首先要把"音节"、"音节形式"两个概念区分开;同时还要廓清对"轻声"的认识。由于受方言音、古音和又音的影响。普通话音节的数量在不同时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就当下看,表述为1200多个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英语附加疑问句是一种常见于口语的疑问形式,在许多学术文章中经常被论及,但很少有人论述英美附加疑问句的使用差异。无论是从附加疑问句的形式特征,还是从语义、语用功能和社会语言因素分析,都可以看出英美英语附加疑问句使用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3.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词汇是普通话词汇丰富发展的不竭源泉之一。方言有其自身使用的价值。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不同方言区的人能够以普通话顺利进行交际。在方言区推广普通话,从一定角度看,是推广文化,普及教育。文山方言与普通话承载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它们之间是并存并用,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yes/no回答附加疑问句时容易出现语用失误。从中、英文化及思维方式差异的角度对此进行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中、英文附加疑问句的问与答蕴含着各自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语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散居蒙古族大都是双语人,他们的蒙古语保留得较为完好。当地蒙古族使用最多的通用语言是当地汉语方言,多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而蒙古语多用于较为非正式的场合。当地蒙古族年轻一代的蒙古语水平不如老一代,但是普通话水平和外语水平却胜过老一代。因为当地汉语方言是当地通用语言,汉语方言水平和年龄没有多大关系。当地散居蒙古族的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好,但是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比例却很低,原因是周围的人都不说普通话。  相似文献   

16.
运用结构主义语言理论描写了余干方言动词体的分布环境,分析了其语法形式及与此相联系的语法意义。同时,比较并讨论了余干方言和普通话体表现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前缀虽无后缀丰富,却独具特色。莱州方言隶属胶辽官话亦是如此。通过对莱州方言名词前缀、动词前缀、形容词前缀较为系统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在构词法上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明末传教士的汉语罗马字注音方案是研究明末官话的重要材料。要利用这些材料研究明末官话,首要的工作是考察各个方案所依据的源语言。杨福绵先生提出罗氏方案是“根据十六世纪意大利语及葡萄牙语字母的拼音”。而学界对利、金二人方案所依据的源语言尚未有定论。文章首次提出利、金方案乃依据当时葡萄牙语拼音,为金氏一字符母分“甚、次、中”找到依据,澄清前说,并为构拟明代官话音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普通话水平测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已成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分析各高校目前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给系统开发设计人员和高校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极性敏感现象是语言的一种共性。本文通过对汉语中的时态副词的研究,证明了时态副词也是一种正极项,并验证了Ginnakidou所提出的真实性算子对极性敏感项的允准的假说同样适用于解释汉语中的正极项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