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体育教育专业2011-2013年三届毕业生最终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和对在校大四学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结果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已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实际差异显著,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率较低、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等.这与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足以及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调查江西师大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意向,指出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就业意向方面受到性别、年级、家庭背景、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三大特征:考研成为这门专业学生就业的首选;大部分学生青睐的就业地区为生源所在地;一些学生对就业薪金的期望值较高。而要克服这些就业意向中的问题,有关部门应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设有效的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王有福  高海明 《科技信息》2012,(14):296-296,298
为了解体育专业学生考研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作为个案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该院体育专业学生考研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体育专业学生考研意愿较低;不同年级学生,考研意向不一,女生考研意向较男生强烈;为更好就业和提高个人技战术能力是体育专业学生选择考研的主因。对于体育院校管理部门来说,在立足本科教育、致力提高本科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应及早开始培养体育专业学生考研意识、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并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各科指导,解决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进行调查,旨在分析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政府必要的就业政策引导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择业的能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依据淮南市三所专科院校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调研结果,利用SPSS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淮南市高校大专学生的就业薪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证。选取了在校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社会交际能力、自我评价体系、学生专业素养、家庭平均月收入等因素作为线性回归分析的解释变量来探讨这些因素对高校学生就业薪资期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综合知识素养、社会交际能力、自我评价体系、学生专业素养对高校学生就业薪资影响较为显著,家庭月平均收入对就业薪资影响效果不太明显。希望本研究能够对高校在读学生的就业准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柳泳  信中贵 《科技信息》2007,(24):639-640
通过对安徽省巢湖学院19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被调查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形势认识、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和了解度、理想的就业地区和工资待遇期望、就业职位期望等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影响他们未来就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这类院校和大学生自身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便为这类院校学生的就业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聊城大学体育教育专业04级本科、06级专升本学生进行考研动机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一阶段学生的调查,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的动机,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动机强度依次为就业期望,自我实现,成就动机,机遇因素,生活方式,外界影响,兴趣爱好。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类描述,找出了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动机的主要因素,为教育管理工作者正确引导学生端正考研动机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动机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基于调查结果,对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意向、就业前的态度、择业理想要求的选择、期望的工作岗位、就业信息查询的频率和主要途径、择业首选的地区或城市以及择业过程中所受的外部影响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思想教育和指导有一定得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宿州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毕业生在就业时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完善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率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理学院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为完善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体系提供一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焦虑总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在就业恐惧和面试焦虑因子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农村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显著高于城市体育专业毕业生。有社会实践经历的学生就业焦虑显著低于无社会实践经历的学生。不同毕业意向的学生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对玉林师范学院2014届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42名学生进行了就业意向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表现为就业方向多样化,但主要趋向选择本专业工作;就业地区主要是回生源地;2、大多数学生自信能找到合适工作,并且为就业做了多方面准备;3、83.3%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个人综合能力最重要,影响择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4、学生找工作的途径多样,希望学校能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从国家政策、学校就业引导、自身就业认识三个方面对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识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显示:体育教育专业在校生的就业意识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就业意识薄弱,低年级的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最为明显;大学生理想化职业与现实差距大,参与择业关注度和兴趣不高,自身综合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今后学生在就业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省地方性本科院校莆田学院和漳州师范学院2009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剖析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就业状况途径的意见,其目的是为今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学生就业途径,提高就业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纪京楠 《科技信息》2012,(1):298-298,29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归纳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取向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新的就业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度日趋增大,学生择业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专业对口观念逐渐淡化。更注重个人未来的发展,但对工资待遇期望值过高,心理负担较重。建议高校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实力。掌握大学生的择业取向,有的放矢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文山师专大学生心态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入学适应、人际关系、择业心理、贫困生心理等。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整体心态良好,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应从入学适应教育、贫困生心理辅导与贫困生资助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我目标意向培养教育等方面构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6.
邹小二  颜献忠 《科技信息》2011,(35):262-262,231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更低。为了促进湖南省地方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好的就业,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发,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议:国家要重视体育事业,为体育教育大学生创造就业条件和机会;学校要加大信息沟通力度,加强就业指导;学生不但要掌握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精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7.
黄秀莲 《科技信息》2010,(16):152-153
通过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定位过高、社会适应性差与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低、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观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促进高职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四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改善就业状况的相应对策,为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也为地方院校更加科学地指导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以促进体育院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2007-2010级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有29名学生由社会体育专业转向体育教育专业,却没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转向社会体育专业。研究结果表明:大理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实践条件、学生就业观念及当地社会需求是造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湖北师范学院近几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对我院社会体育专业2007~2013届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几年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体育领域相关工作的岗位率较低,改行易业现象普遍,社会体育领域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形成,针对这一现状,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因素方面深入探讨导致目前就业现状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