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2,4-D与45%的施保克(杀菌剂)1 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浸泡罗岗甜橙果实3 min,然后用薄膜袋包装果实,25 ℃、湿度74%下贮藏,用HPLC方法分析了果实内2,4-D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处理果实放置12 h的果皮内2,4-D含量比对照果增加3.29倍;放置24 h的果皮内2,4-D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处理的果实放置24 h以后,通过从果皮吸收,使果肉内2,4-D含量显著增加,贮藏5 d的果肉内2,4-D含量达到最高值,贮藏30 d的果肉内2,4-D含量为1 570.35 ng/g,以后显著减少,低于农业部颁发的2,4-D残留限量(2 000 ng/kg),符合柑橘食用安全性. 贮藏60 d果肉内2,4-D水平低于处理0 d(对照)的水平. 2,4-二氯苯羟化酶是2,4-D降解途径中的重要降解酶;2,4-D处理的果实经贮藏5 d,果肉内2,4-二氯苯羟化酶活性较低,第10天显著增加,贮藏30 d酶活性最高,与果肉内2,4-D含量降低一致.  相似文献   

2.
用质量浓度为200mg/L的2,4D与45%的施宝克(杀菌剂)1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浸泡罗岗甜橙果实3min,然后用薄膜袋包装果实,25摄氏度、湿度74%下贮藏,用HPLC方法分析了果实内2,4-D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处理果实放置24H的果皮内2,4-D含量比对照果增加3.29倍;放置24h的果皮内2,4-D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处理的果实放置24h以后,通过从果皮吸收,使果肉内2,4-D含量显著增加,贮藏5d的果肉2,4-D含量达到最高值,贮藏30d的果肉内2,4-D含量为1570.35NG/G,以后显著减少,低于农业部颁发的2,4-D残留量,符合柑橘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处理组合条件下油果实呼吸强度、品质成分和脂质过氧化作用与耐贮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以(3±1)℃+0.04mm厚度PE薄膜袋包装+100mg/kg保鲜剂Ⅱ号+乙烯吸收剂处理组合贮藏效果最好,能有效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和品质成分的变化,提高SOD活性和抑制POD活性上升及MDA含量增加,贮藏77 d时,好果率达100%,失重率仅为0.87%,且未发现果肉褐变.呼吸跃变前POD活性上升可作为果实衰老的一个标志,油果肉褐变与果实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4.
柑桔果实采收后,用电离气进行处理,可以延缓果皮叶绿素的破坏,降低果皮细胞的透性,减弱果实的呼吸作用和果肉营养成分的转化及消耗,因而有利于贮藏。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喀斯特洞穴环境对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紫香”百香果为试材,采用喀斯特洞穴环境和常温环境两种贮藏方法,研究“紫香”百香果在2种贮藏环境中,果实的外观形态、营养品质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以期获得喀斯特洞穴环境对百香果贮藏保鲜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环境下果皮缺陷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超氧化物歧化酶均表现持续下降趋势。常温下,6 d后果皮开始变软,出现皱褶,30 d后完全变干变脆或腐烂,失去食用价值;洞穴低温下,20 d后果皮略有变软,60 d后果皮皱缩面积仅30%,50%果实仍保存较高的外观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较常温环境下,喀斯特洞穴环境能有效延缓百香果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速度,保持果实较好的SOD活性水平,减少果实蒸腾失水延缓果皮皱缩变干时间,更好地维持果实外观品质和食用价值,有效延长百香果的贮藏时间。研究可为百香果的贮藏保鲜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糖心苹果采后糖心品质快速劣变问题,提高果实贮藏品质,以阿克苏糖心苹果为材料,研究了采前3种外源植物激素与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协同处理对糖心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糖心苹果的贮藏品质。赤霉素与1-MCP处理可有效促进糖心的形成并延缓其消失,贮藏180d后糖心仍有较大面积占比;脱落酸与赤霉素分别协同1-MCP处理均可有效提升果实外观色泽和鲜艳度;生长素与1-MCP处理综合品质调控效果最好,低温贮藏6个月期间可较好地维持果皮和果肉色泽属性,果皮色相角有效降低3.43%,果肉L*值提升1.47%,有效抑制果实呼吸强度6.53%~9.21%,并推迟30d出现呼吸峰,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分别降低了3.49%和1.12%,分别提升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1.32%和10.72%。此外,生长素与1-MCP协同处理后,果实硬度提升3.25%,水溶性果胶含量降低19.23%,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有效延缓了果实采后软化过程。因此,生长素与1-MCP协同处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糖心苹果保鲜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易枯红桔和耐枯瓯柑果实采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柑桔体内的过氧化物酶、超氧物歧化酶、抗坏血酸酶的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在其贮藏期间的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和差别,这几种酶活性的变化对柑桔果实采用衰老枯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易枯红桔和耐枯瓯柑果实采后体内几种酶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柑桔体内的过氧化物酶、超氧物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在其贮藏期间(初采期、成熟期、初枯期、全枯期)的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和差别,这几种酶活性的变化对柑桔果实采后衰老枯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枯水浮皮与腐烂是柑桔果实贮藏中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了贮藏的温度、湿度和植物激素等因素对柑桔果实贮藏中枯水浮皮与腐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调节贮藏温度和湿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柑桔果实贮藏中的枯水浮皮与腐烂。将贮藏温度保持于3—5℃、湿度在70—80%下,则可延长柑桔的贮藏期。在此基础上利用2、4D(200ppm)或GA3(25ppm)或BA(10ppm)或它们的混合液浸果半分钟,这样柑桔果实可贮藏四个月,好果率达80—90%,并基本上保持果实颜色、品质、风味正常.结果还指出,不同种类的柑桔果实耐藏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一种天然、高效、无毒的新型抗褐变剂(KH—1)用于防止速冻荔枝果皮变褐的试验结果,新鲜荔枝经KH—1处理三分钟后,速冻冷藏三个月,解冻后其果皮保色时间可达24小时以上,裂果率为4%,果肉品质和风味保持良好,通过测定贮藏期间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果肉中糖和维生素C等的含量,表明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技术措施处理的速冻荔枝。  相似文献   

11.
汁胞粒化是一种柑橘类水果中汁液囊的生理失调现象,表现为汁液囊变硬、干燥等,对水果内部品质产生消极影响。蜜柚是一种厚皮的柑橘类水果,很难通过外部果皮及果形,鉴定果实内部的汁胞粒化程度。采用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对蜜柚汁胞粒化程度进行分级检测。采集600个不同生长期的蜜柚样本在900~1700 nm的光谱数据,按果实的汁胞粒化程度将其分为5级。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由汁胞粒化引起的内部品质的化学变化,而机器视觉技术可用于研究由汁胞粒化引起的外部特征的物理变化。因此,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分级模型的预测能力更好。尤其是,连续投影-K近邻算法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0.970 0、0.923 1和0.987 4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汁胞粒化的鉴定与评估分级,且具有巨大潜力,以期为厚皮类水果在线分选及内部品质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为试材,研究了其采后掌皮和掌肉中3种自由基清除剂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食用仙人掌成熟衰老和较不耐贮藏的特性与采后掌皮和掌肉中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和MDA含量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在室温(12~18℃)贮藏时,生长30天的掌片于采后12天达到成熟,其后进入衰老阶段,18天后完全衰老,组织不断解体,可将掌片采后SOD活性和AsA含量在9~12天内高峰的出现作为其由成熟转向衰老的标志.掌皮中保护酶(SOD、POD)和还原型Vc含量均比掌肉中高,因而在美容化妆品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柑橘果皮生理性病变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柑橘发生的几种常见生理性果皮病变,包括褐斑病、油斑病、果斑等做了简要综述;描述了其在田间和采后的主要病征;对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各病变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进行了阐述;对具体病变的现有控制措耗做了细致归纳;为规范柑橘果皮生理性病变的分类,明确发病机理,研究有效的控制及防治措施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紫外线辐射柑桔后,柑桔果实频率特性及果汁电导率、介电常数等物理参量随贮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以紫外辐射60min效果最佳,贮藏四个多月后,果实腐烂率为18%.同时还阐述了在与果实呼吸强度及果汁的酸度、维生素C等生理参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用物理方法保鲜柑桔提出了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以杨桃、雪梨、绿豆芽、黄豆芽4种水果、蔬菜为原料,通过榨汁研究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设计处理方式有:去皮鲜汁、去皮煮沸、带皮鲜汁和上胚轴鲜汁、上胚轴煮沸;两种不同的反应体系: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OH)。结果表明.几种果蔬汁对两种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超氧阴离子体系中,杨桃3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74.58%大于雪梨41.02%;黄豆芽2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66.2s%大于绿豆芽35.89%。而在羟自由基体系中,结果恰好相反,雪梨3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86.12%大于杨桃57.9970.绿豆芽2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53.66%大于黄豆芽34.79%。  相似文献   

16.
在成功制作了原味皮冻的基础上,研究胡萝卜风味皮冻的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白砂糖、柠檬酸和胡萝卜汁对皮冻风味的影响。根据L9(3)3设计正交试验,获得胡萝卜风味皮冻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的糖.0.4%的柠檬酸和15%的胡萝卜汁,所加工的风味皮冻感官评分最高。该胡萝卜风味皮冻色泽红亮、透明度好.软硬适中,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就凤凰柚套袋处理对果实的外观、内质及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处理的果实较未套袋的果实表面光滑、金黄、色泽均匀,病虫斑果、污染果显著减少,其中病虫果减少了31.5%、畸形果及污斑果减少了49%,裂果率降低52.8%,商品率提高了22.5%,且极大减少了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量.套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没什么差异,但含糖量提高了14%,含酸量提高了6%,糖酸比提高了9%.  相似文献   

18.
混合菌种发酵苹果醋的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盐源苹果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及混合菌种发酵工艺酿制果醋。通过果酒生产中几种酵母菌在苹果汁中的发酵特点,筛选出适合在苹果汁中发酵的酵母菌种,确定最佳菌种比例,以及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最优发酵条件,并对果醋产品的澄清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葡萄酒酵母和AS2.300进行混合发酵,菌种比例为1 2,接种量为8%,调...  相似文献   

19.
用化学发光法测量了烟草植株各器官中可溶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发现各个器官中的过氧化物酶,以花器官(特别是花萼和花冠)中的活性为最高,年幼组织活性最低,当器官或组织成熟衰老时,酶活性也随着增高,在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的同时,出现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与衰老之间的关系,可能与分解由于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而积累的过氧化氢有关。它代表植物一种适应性保护机制,用以延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用化学发光法测量了烟草植株各器官中可溶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发现各个器官中的过氧化物酶,以花器官(特别是花萼和花冠)中的活性为最高,年幼组织活性最低,当器官或组织成熟衰老时,酶活性也随着增高,在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的同时,出现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与衰老之间的关系,可能与分解由于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而积累的过氧化氢有关.它代表植物一种适应性保护机制,用以延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