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只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才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青少年容易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等问题的困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心理健康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宜华 《科技信息》2007,(6):219-220
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青少年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青少年问题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学校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内容。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暴露问题,而是要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各种矛盾,积极地引导学生,使之成为具有健全人格、优良品德、智力与心理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青少年在经历了多次成长的蜕变之后,心灵会更加成熟、健康。  相似文献   

5.
健全人格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本质促进作用。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健全人格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需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施行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健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在这个市场经济大背景下,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也越发凸显。本文在分析青少年情绪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基础上,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探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青少年这一群体,从而促使其更好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急剧变革、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青少年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大量增加,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工作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学生心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考虑,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冯鑫 《科技信息》2007,(14):14-14,6
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基础因素,也是影响和制约青少年其它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影响了部分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及社会教育的重要范畴,而当今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文章着力分析心理教育现状,探讨以个性化心理教育来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中师生是年龄相当于高中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担任中师班主任及开展心理咨询期间,对15~18岁青年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综合测量,在取得测量数据后,对中师生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展开研究、咨询,以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个知识与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时代的挑战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心理危机。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以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小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的内在心理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波 《科技信息》2009,(20):I0043-I0044
本文主要从网络文化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了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网络文化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之间的联系,试图寻找出一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今各种心理问题困扰着青少年,人们也积累了很多增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方法.元认知是心理学新兴的研究领域,各种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此文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元认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利用元认知理论从认识自我、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改善学习等方面增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专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中专阶段是青少年身。发展的关键时期,校园心理环境对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应优化校园心理环境,促进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问题,分别构建了差异性模型和影响因素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差异性模型中使用K-S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影响因素模型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影响机制,为此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负框架下不同年龄组的自变量组主要因素均包含风险偏好,正向框架下因变量组主要因素有生命教育,在低年龄段时也有娱乐,负向框架下因变量组主要因素在低年龄段主要是生命教育,而在高年龄段主要是娱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青少年上网是必然的趋势。网络以它高效便捷的技术优势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把其负面影响表现的淋漓尽致,网络高度的开放性与信息的混杂性使自制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无法控制自己网上的言行,伴随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青少年的心理逐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9.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很难避免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导致思想道德出现问题。我们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通过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习惯培养、道德内化,创造健康环境,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视角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慧 《科技信息》2010,(3):I0158-I0158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青少年所处心理阶段的特点、自我为中I心以及缺乏心理疏导,是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建立心理咨询网络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