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株土曲霉金色变种(Aspergillus terreus var.aureus Fx-2),从土壤中分离出该菌株在培养基中添加 1.0%玉米浆,5.0%菊糖、发酵6d,可产生活性达55.3units/ml的菊糖酶(Inulinase)。这种酶能被菊糖(Inulin)所诱导,而不被蔗糖、棉子糖、纤维素、葡萄糖或果糖所诱导。酶对菊糖水解反应的最适pH4.5,最适温度55℃。在pH4.5~5.5内,30℃保持24h;或pH5.0,60℃保持 10 min,酶的活性均能维持稳定。2.0%菊糖溶液,在适宜条件下,7 h内底物几乎100%被酶水解。产物的总糖中,果糖占93.0%、葡萄糖占5.8%。这株土曲霉合成菊糖酶时,最适pH为4.0,生成的酶具有较满意的水解性能和对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长双歧杆菌在分别以葡萄糖、菊糖和菊糖酶解所得低聚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在这些培养基中,长双歧杆菌最高菌体质量浓度分别是0.30、0.37、0.41,g/L,在以菊糖和低聚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增殖情况要好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长双歧杆菌的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在分别以菊糖和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其形态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对还原性醛糖(D-葡萄糖)和酮糖(D-果糖)的美拉德反应机理,中间产物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得出了还原性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的一般规律.还原性醛糖经5种途径,生成HMF,异麦芽酚和2-羟基乙酰呋喃.酮糖经两种途径,生成HMF.  相似文献   

4.
低聚糖     
由两个至十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结组成的糖称为低聚糖。低聚糖具有甜度低,对牙齿的腐蚀性低、热量低的“三低”特点,正广泛用于保健食品中。国外已开发出多种天然低聚糖,本文介绍日本推出的几种低聚糖及其应用。一、果糖低聚糖果糖低聚糖是蔗糖在β-果糖呋喃糖苷酶作用下,在蔗糖的果糖残基于C_2和C_1位置上β结合1~3分子的果糖形成的,有三糖、四糖和五糖三种。日本市售的果糖低聚糖有含量为55%和95%的两种产品。果糖低聚糖不会被小肠吸收,一直到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性质的一种新型硼酸衍生物,对-二苯氨基苯基硼酸(DPBA)与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的包合行为,并考察了包合物DPBA在CM-β-CD存在下与四种单糖分子的识别作用,实验结果表明,DPBA与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分子的结合计量比均为1∶1,结合常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D-果糖>>D-甘露糖>D-半乳糖≈D-葡萄糖.CM-β-CD对DPBA具有增溶增敏性,从而能够在水溶液中更好地对糖分子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6.
抗肿瘤喹唑啉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及分子力学(MM )方法,计算了一系列抗肿瘤喹唑啉衍生物分子的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及分子性质(广义结构参数),并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因素,建立定量构效关系(QSAR)方程.发现该类化合物分子的抗肿瘤活性与一些广义结构参数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苯环18位碳上取代基(R)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r18,嘧啶环与苯环(C环)间的距离d,以及次低未占据分子轨道(NLUMO)的能量NL与抗肿瘤活性显著相关,可通过取代基的选择与计算来筛选药效最佳的先导物.QSAR方程的拟合相关系数(R2)及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851 6和0.714 6,表明所得模型具有可信的预报能力,可用以精确预测该系列化合物活性,并为设计抗肿瘤活性更高的喹唑啉衍生物及作用机理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荔枝果肉多糖级分的理化性质、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差异,采用DEAE-52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得到2种荔枝果肉多糖级分LPI和LPII,比较两者的中性糖、糖醛酸和蛋白质含量,并采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和细胞抗氧化(CAA)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对-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探究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LPII含有较多的中性糖和蛋白质,较少的糖醛酸,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LPI和LPII的 ORAC和CAA值分别是24.51,30.08μmol/g和5.36,8.72μmol/g,其抑制α-葡萄糖苷的IC50值分别是0.33,0.26mg/mL。荔枝果肉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中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菊粉酶(inulinase)是一种降解菊糖B-2,1-D-果聚糖果糖苷键生成果糖或低聚果糖的水解酶.本研究在筛选菊粉酶高产菌株基础上,对产酶能力较强的l株湖北克鲁维酵母(Kluyvreromyces hubeiensis)的发酵产酶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在菊糖3%,蛋白胨3%,pH 5.0,30~37℃摇床培...  相似文献   

9.
对一个含400种中草药和民族药的组分库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苦参的甲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的活性.在生物活性导向的分离纯化策略下,运用中压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对苦参甲醇提取物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抑制SGLT2活性测试.从苦参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鉴定为芒柄花素-7-O--D-吡喃木糖基-(16)--D-吡喃葡萄糖苷(1)、芒柄花素-7-O--D-呋喃芹糖基-(16)--D-吡喃葡萄糖苷(2)、三叶豆紫檀苷(3)、(-)-高丽槐素-3-O--D-吡喃半乳糖苷(4)、6-乙酰三叶豆紫檀苷(5)、罗思菌素(6)、芒柄花苷(7).除化合物3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参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均有抑制SGLT2的活性,其中具有高丽槐素苷元结构的苷类成分3~5具有较好的抑制SGLT2的活性,对SGLT2的抑制活性的IC50范围为2.61~4.47 mol/L.  相似文献   

10.
氨基糖是最近国外专利报道的一种限制动物脂肪沉积的添加剂。它是吡喃型α—葡萄糖的衍生物,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或化学合成而制得。氨基糖是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水解酶的抑制剂,可降低淀粉酶、麦芽糖的活性.减少葡萄糖的形成,使血糖降低,限制脂肪沉积。另外,氨基糖还具有防止体内胰岛素作用(胰岛素有激活己糖己酶的作用,加速脂肪的形成和抑制脂肪的分解。因此,  相似文献   

11.
采用B3LYP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优化出HCO分子基态的结构参数,离解能和力常数。用多体项展式理论导出基态HCO分子(2A’)的解析势能函数,其势能面正确地复现出HCO分子的平衡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应用群论及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方法推导了HOC1分子的电子态及其离解极限,采用B3P86方法,在CC-PVTZ水平上,优化出HOC1基态分子稳定构型为单重态的Cs构型,其平衡核间距RH-O=0.0965nm、RCI-O=0.1692nm、∠HOC1=102.9°,能量为.536.5061a.u..同时计算出基态的简正振动频率:对称伸缩振动频率V(A)=769.6cm^-1,弯曲振动频率V(A′)=1273.3cm^-1和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V(A′)=3805.8cm^-1.在此基础上,使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了基态HOC1分子的全空间解析势能函数,该势能函数准确再现了HOC1(Cs)平衡结构.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的方法和Dunning相关调和基函数含扩散基的大基组aug—cc—pV5Z,获得了BN分子基态(X^3∏)和三个激发态(^1∑^+,^1∏,^3∑^-)的势能曲线(PECs).利用Murrel—Sorbie(MS)函数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它们的解析势能函数(APEFs),拟合误差很小表明所得解析势能函数能够很好地再现BN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这一体系的动力学性质和构造多体势能函数提供参考.在所得解析势能函数的基础上,通过解核运动的薛定谔方程得到各电子态的光谱常数.  相似文献   

14.
结合HF、B3LYP、B3PW91、MP2等不同经典量子化学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计算苯并芘的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并对苯并芘分子的几何构型、Wiberg键级、光谱、静电荷布居等进行分析,结合前线轨道理论探讨分子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结果表明:苯并芘分子呈环状平面型,其中碳原子的活性不同,C(8)的反应活性最高,最容易接受亲电试剂的进攻.前线轨道分析表明:苯并芘分子以接受电子为主,计算得出ΔE L-H=3.048 eV,表明该分子具有适合的能带宽度,可作为有机发光材料的原料.同时计算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MP2方法在能量计算方面体现出较精确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DMol3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二丁基二甲氧基锡催化氨基碳酸甲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能量变化和电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催化剂的作用下,氨基碳酸甲酯与甲醇反应的活化能为142.7 kJ/mol.在二丁基二甲氧基锡的催化作用下,氨基碳酸甲酯与甲醇的关键两步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07.1和77.0 kJ/mol.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催化剂的参与,二丁基二甲氧基锡与氨基碳酸甲酯形成的中间物改变了氨基碳酸甲酯的电子性质,提高了羰基碳的正电性和氮的负电性,有利于羰基碳的亲电性和氮的亲核性,因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PTCDA分子,计算并讨论了PTCDA分子的稳定几何构型、电子结构与前线轨道能级、激发态能隙(HOMO-LOMOgap),并对于基态与激发态的能级做了一定的比较。结果表明,PTCDA是一种平面分子,其吸收光谱集中在紫外波段,HOMO、LUMO能隙约为2.5eV。  相似文献   

17.
基于群论理论和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正确判断了H2O(X^1A1)离解极限。采用密度泛函B31yp/6-311++g^**方法优化出H2O(X^1A1)了平衡几何、离解能和振动频率.考虑核振动能量,修正Bom—Oppenheimer近似理论下的分子势能函数,计算了H2O(X^1A1)分子的二阶力常数、正则振动频率和零点能。使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了基态H2O(X^1A1)分子非Bom—Oppenheimer近似理论下的分析势能函数,然后根据该修正势能函数绘出等值势能图,并讨论了H+OH反应和O+H2反应的势能面静态特征。结果表明:在H+OH—H2O通道上反应为无阈能反应,而O+HH→H2O存在鞍点,反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以垂直H—H键的方向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拮抗酵母菌0732-1产生抗菌物质的影响,明确0732-1产生抗菌物质的最适培养条件。以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0732-1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酵母菌0732-1产生抗细菌物质(ABS)最适碳源为果糖,其次是葡萄糖;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最适氮源为硫酸铵。当酵母菌0732-1接种入PSB培养液中,培养条件为初始pH为9.0;装样量为8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20℃;培养96 h时,发酵液中ABS的抑细菌活性最强,且随着发酵液随发酵液pH值的降低而抑细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中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硫醇枯草杆菌蛋白酶(Th—Subt)活性中心的半胱氨酸(Cys)残基与底物乙酸乙酯的转乙酰基反应,并与甲醇分子辅助的乙酰基转移过程作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有两种可能的反应路径:协同反应和分步反应.后者在竞争中占优势,是势能面上的最低能量反应通道.当甲醇分子辅助反应时,反应路径的优先次序并未发生改变,但活化势垒大大降低,降幅为38.1—85.9kJ/mol.此结果证实了实验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CCSD(T)/aug—cc—pvtz和CCSD(T)/cc-pvtz理论水平下,计算了^3He(^4He)-H2相互作用能数据,采用Murrell—Sorbie势函数(M-S势)拟合了^3He(^4He)原子与H2分子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并用公认精确度较高的密耦方法计算了^3He(^4He)-H2碰撞体系的微分散射截面,总结了微分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拟合势不但表达形式简洁,而且较好地描述了^3He(^4He)-H2体系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