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凯  葛菁华  王海 《山东科学》2018,31(5):43-47
不同比生长速率控制条件下毕赤酵母代谢流流向不同,从而导致产酶量的不同。为了得到毕赤酵母发酵生产植酸酶的最适比生长速率,对毕赤酵母工程菌50 L发酵生产植酸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甲醇的流加速度,控制菌体比生长速率为0.02 h-1,发酵结束时,植酸酶酶活17 445 U/mL,比对照提高69.7 %,该比生长速率对发酵生产植酸酶最有利。  相似文献   

2.
植酸酶在水产动物中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它能提高动物对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粪便中磷的排泄量,因而开发和研究水产专用植酸酶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环保意义。综述了植酸酶对水产动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并对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及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赵凯  葛菁华  王海 《山东科学》2018,31(4):85-88
为了提高毕赤酵母工程菌(Mut+)植酸酶的表达量,对毕赤酵母工程菌50 L发酵生产植酸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流加葡萄糖提高菌体湿重到300 g/L,随后停止流加,溶氧回升后流加甲醇开始诱导,最终发酵结束时,植酸酶酶活达到21 666 U/mL,比对照提高12.9%,该诱导湿重有利于发酵生产植酸酶。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影响植酸酶酵母工程菌的产酶因素,利用摇瓶发酵对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的最佳甲醇诱导量、诱导时间等因素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残留甘油、甲醇浓度、诱导培养时间对植酸酶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甘油残留会使植酸酶分泌时间延迟,1.5% 甲醇具有最佳诱导效果,在第2天酶活可以达到约1 100 U/mL,低浓度甲醇诱导产酶缓慢积累,而高浓度甲醇对菌体产生毒害。该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植酸酶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植酸酶在樱桃谷鸭饲料中的应用Ⅰ.对钙磷的营养学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取同日出壳且经过一周预饲后体重相近的健康樱桃谷肉鸭苗360只,随机分成9组,按照植酸酶、钙、非植酸磷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分别配制玉米-豆粕型日粮进行饲喂,采用饲养试验、平均试验研究植酸酶对樱桃谷鸭生产性能及饲料中钙、磷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非植酸磷不足的日粮食中添加植酸酶可使樱桃谷鸭的生产性能改善,佝偻病发生率降低,提高钙磷利用率,减少粪磷的排出。  相似文献   

6.
从植酸酶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磷及其它矿物质生物利用、水产动物饲料营养消化率、水产动物体成分、水产动物血液生化指标等的影响和降低磷酸二氢钙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综述了新型饲料添加剂植酸酶的作用。探讨了水产饵料中添加植酸酶的最适添加量问题和植酸酶的活性问题。从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阐述了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锌、钼、钴、铜、锰、铁6种微量元素对转植酸酶基因小球藻生长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了此6种微量元素促进转基因小球藻生长及胞内植酸酶表达的浓度范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锌、钼、钴、铜、锰促进转植酸酶基因小球藻生长的最佳浓度,获转植酸酶基因小球藻最大生物量产量的浓度依次为0.10、0.015、0.01、0.015、0.8μmol/L;获转植酸酶基因小球藻最高植酸酶比活值的浓度依次为0.10、0、0.04、0.015、0.4μmol/L.利用微量元素优化配方培养转植酸酶基因小球藻,可使胞内植酸酶比活值显著提高,但微藻生物量产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植酸酶对樱桃谷鸭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非植酸酶不足的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胫骨中灰分和钙,磷的沉积,使血钙、血磷浓度和碱性酸酶活性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通过重叠聚合酶链式反应,将黑曲霉植酸酶(Aspergillus niger NRRL 3135phytase)第238~337位与第382~444位多肽片段的基因编码序列替换为烟曲霉植酸酶(Aspergillus fumigatus ATCC 13073phytase)中的对应序列,构建片段置换植酸酶(Fragments-replaced phytase)基因.将插入该基因的pGAPZαA重组质粒转化入毕赤酵母.通过离子交换与凝胶过滤纯化,获得重组酵母分泌的活性片段置换植酸酶.与黑曲霉植酸酶相比,片段置换显著提高了片段置换植酸酶的胰蛋白酶耐受性.而通过脱糖基化酶PNGase彻底去除N-糖基化,可恢复片段置换植酸酶对胰蛋白酶的敏感性.上述结果表明烟曲霉植酸酶对应片段上的N-糖基化修饰可显著提高毕赤酵母表达的黑曲霉植酸酶的胰蛋白酶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黑曲霉植酸酶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黑曲霉液体培养生产植酸酶的发酵工艺,研究了培养基碳源、诱导物、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产酶的影响,对发酵时间、pH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的融合表达及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取大肠杆菌(SUGL)基因组DNA,通过PCR方法从基因组扩增得到植酸酶基因ap-pA,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ORF读框包含1440个核苷酸.将该基因重组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2a(+)中,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构建工程菌BL21(DE3)-pET32a-appA.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在30℃下,以0.1mmol/L IPTG诱导表达植酸酶,表达量达到10%以上.在37℃,用钒钼酸铵法测定了表达的植酸酶活性为40740.7U/g,同时观察不同加热温度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发现融合表达的  相似文献   

13.
The phyA^m gene encoding acid phytase and optimized neutral phytase phyCs gene were inserted into expression vector pPIC9K in correct orientation and transformed into Pichiapastoris in order to expand the pH profile ofphytase and decrease the cost of production. The fusion phytase phyA^m-phyCs gene was successfully overexpressed in P. pastoris as an active and extracellular phytase. The yield of total extracellular fusion phytase activity is (25.4±0.53) U/ml at the flask scale and (159.1±2.92) U/ml for high cell-density fermentation, respectively. Purified fusion phytase exhibits an optimal temperature at 55 ℃ and an optimal pH at 5.5-6.0 and its relative activity remains at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above 70% in the range ofpH 2.0 to 7.0. About 51% to 63% of its original activity remains after incubation at 75 ℃ to 95 ℃ for 10 min. Due to heavy glycosylation, the expressed fusion phytase shows a broad and diffuse band in SDS-PAGE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fter deglycosylation by endoglycosidase H (EndoHf), the enzyme has an apparent molecular size of 95 kDa.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usion phytase w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phyCs andphyA^m.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土壤有机磷素的有效性,并为微生物植酸酶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用量微生物植酸酶菌剂在不同培养时期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含量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植酸酶菌剂处理后的土壤活性、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均高于对照,而且与植酸酶菌剂使用量显著相关;其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培养至第32d后基本保持平稳;而土壤中稳性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均低于对照,与植酸酶菌剂使用量显著相关;其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减少趋势,培养至第32d后基本保持平稳.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各处理的有机磷总量均低于对照,并随微生物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而土壤有效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因此微生物植酸酶可以促进土壤稳定性有机磷向活性有机磷转化,乃至向无机磷转化,从而提高了土壤有机磷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发表的Bacillus licheniformis植酸酶基因DNA序列(13eneBank AF469936),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以地衣芽孢杆菌AB91062的总DNA为模板,扩增出了植酸酶基因phyL的编码区,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经Genetool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区长1146bp,编码381个氨基酸,与已发表的Bacillus lichenjformis植酸酶基因序列在核苷酸水平上与所发表的序列有92%的同源性;在氨基酸水平上与已发表的衣芽孢杆菌植酸酶相似性为93%.并将该基因编码区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HBM625上,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正常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能将植酸及其二价盐类菲丁水解生成磷脂酰肌醇,在磷酸酯酶的继续作用下,磷脂酰肌醇被分解为肌醇。无花果曲霉能同时分泌植酸酶和磷酸酯酶。通过对无花果曲霉(A.ficuumA.s3.324)产生植酸酶和磷酸酯酶条件的研究,在确定的最佳条件下,植酸酶和磷酸酯酶活力分别达到5.7u/mL、0.533u/mL。用所得发酵液水解菲丁制备肌醇,使肌醇的转化率达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