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元代许有壬的廉政传播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有壬是一位在元代政坛活动了近50年的政治家,他除了自己为官清正廉洁外,还在保持政治清廉的监察领域反腐倡廉,并结合监察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廉政监察理论探讨,以<风宪十事>为媒介和载体传播反腐倡廉的廉政监察思想.强调廉政监察和监察官员在保障国家政务清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监察官和监察机构吏员的选任要贵在得人,主张把贪官的赃...  相似文献   

2.
廉政建设中蕴含着廉政传播,在廉政传播过程中要注意发挥编辑出版媒体的作用,通过编辑出版可以使廉政文化的传播亘古不休、源远流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编辑出版已经成为廉政传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廉政传播期刊(《中国监察》和《廉政嘹望》)的诞生,有力地发挥了编辑出版媒体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教育、警示、揭露、监督功能以及在廉政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元代是我国廉政监察和廉政传播历史上发展的新阶段,为了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元朝设立了与中央行政、军事、理财机关地位平等的廉政监察与廉政传播机构中央御史台,并着力提高廉政监察与廉政传播机构的地位和御史大夫的官品;在地方上把全国划分为大小不等的监察传播区,推行区域形态的监察监督和廉政传播体制机制;尤其大规模地制定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4.
廉政建设中蕴含着廉政传播,在廉政传播过程中要注意发挥编辑出版媒体的作用,通过编辑出版可以使廉政文化的传播亘古不休、源远流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编辑出版已经成为廉政传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廉政传播期刊(<中国监察>和<廉政瞭望>)的诞生,有力地发挥了编辑出版媒体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教育、警示、揭露、监督功能以及在廉政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一涵是皖西籍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法学家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的重要人物。30年代后,高一涵在国民政府中长期担任监察官员.在30年代初的宪法讨论中,高一涵通过著名论文——《宪法上监察权的问题》,具体而深入地阐发了自己的监察思想。孕育高一涵监察思想和相关制度建设之主张的思想渊源首先应是其留学、五四、大革命时期形成的国家民主政治理念,其次则为中国传统法学资源中的监察制度及其文化,而现实中国的政治进程与实践也促进了其监察思想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6.
对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和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大学生廉政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廉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界定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内涵入手,对当前大学生廉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创新大学生廉政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置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如唯物辩证法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毛泽东吸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阐发,并赋予中国特色的称谓——矛盾学说,还用极富中国特色的命题概括事物的矛盾本性。理解毛泽东矛盾学说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对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后简称《学报》)2008—2012年间运筹学与控制论、动物科学、三峡地区资源环境生态研究等3个特色栏目的引用统计数据,对它们的传播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3个特色栏目的传播效果并不一致,且与栏目的载文量并无完全对应的关系;动物科学和三峡地区资源环境生态研究栏目对《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有较大贡献,运筹学与控制论栏目对《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贡献较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第一作者职称构成与资助项目级别构成对于《学报》特色栏目总体传播效果的影响,发现前者对《学报》特色栏目总体传播效果有明显影响。研究认为下一步应深入研究《学报》特色栏目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构成和学科构成。  相似文献   

9.
论<几何原本>在中国的传播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考察指出:古希腊科学名著《几何原本》是在13世纪与阿拉伯的文化交流中,通过阿拉伯算学一起传入我国的;《几何原本》在我国翻译传播过程中,除常提到的利玛窦,徐光启和李善兰之外,至少还有4人参加了《几何原本》的翻译工作;《几何原本》的翻译传播对我国数学、天文学以及中国近代科学乃至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班固是一位严谨的史学家,身在经学时代的他,所撰著的《汉书》中大量征引五经文字,其中对《诗经》的征引亦不在少,《纪》《表》《志》《传》都有征引。征引范围涉及风、雅、颂,其中以雅诗为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班固正统的思想。《汉书》所引之《诗》固是汉代版本,将其与今流行本勘比,自有其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岱的《西湖梦寻》多被视为其散文代表作之一,但该书中有不少文字并非出自张岱本人之手,例如该书有大量文字直接引自前人《西湖游览志余》。鉴于这个原因,虽然《西湖梦寻》仍是张岱晚年的重要散文作品,但该书更值得研究的是张岱在明清易代之际,作为明朝遗民的特殊心态下的文化思考,该书至少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文化价值:它保存了明清之际西湖一带的自然、文化风貌;它反映了江南一带的名士文化;它是张岱坚持儒家文化信念的明证。  相似文献   

12.
经考证,唐宰相张说《张说之文集》中部分诗文作品的创作时间等有误,对其辨正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国榷》是谈迁撰写的关于有明一代历史的著作。今本《国榷》是张宗祥通过对蒋氏衍芬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抄本及其它文献进行比对、校订、整理出版的。但书中仍有很多空缺之处,在记载景泰年间史事时,空缺达二十六处。参考其它文献考订并对其补充。  相似文献   

14.
张学龙君撰《凯丰传》,以纪实笔法成功记述了一生都与毛泽东等老一辈并肩奋斗而"呐喊"的杰出理论宣传家凯丰。同时也真实、精到、深刻、匠心独具地刻画了老族长何庆泉的义薄云天的"呐喊"。老族长原型何啟绶历晚清(五品武官)、民国(族长)到新中国(公民)三朝,为培育凯丰跻身国家领导人之成才奠定了基础。《凯丰传》之作是作者秉乎司马迁史传笔法为小人物融入党史人物大传的一个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王晓璐  雷丽莎  耿伟杰 《科技信息》2010,(19):I0113-I0113,I0132
张舜徽所著《中国文献学》一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本文主要通过对该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内容体例,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评析,从而了解他的学术观点,学科贡献,以及揭示该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作为晚清的一位思想家,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他的中西文化观,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他强调以中学为主,辅以西学,调和中西学的方法则是"会通",以西学来补中学.这一思想理论的提出,在晚清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这种思维模式本身的矛盾性,它不可能达到张之洞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正人心"和"开风气".  相似文献   

17.
高第丕,美国南浸信传道会传教士。他与中国学者张儒珍合著的《文学书官话》刊定于1869年。《文学书官话》虽然影响巨大,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文学书官话》用汉语官话口语写作,并把官话口语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部正式的今话文文法书"(刘大白语)。它的特点是划分词类尽量立足于汉语实际;"名头"、"地步"、"位次"、"靠托言"等术语的提出,与后来的汉语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清代竹枝词数量繁多,研究薄弱,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考察。现以今人所编《中华竹枝词》一书为主要对象,具体考察其中选到的方文《都下竹枝词》、施闰章《西湖竹枝词》、张綦毋和周喟《船屯渔唱笺释》等三组清代竹枝词。  相似文献   

19.
民国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民国初年他在袁世凯身边任职的经历,其中不仅描写了他对袁世凯的总体印象,还揭示了袁氏对民主共和的认知水平和他对袁世凯办理外交事务的观察.重读顾氏的评说,也许能使我们对前人多一份了解,对中国早期步履蹒跚的民主化进程多一层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南通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张謇曾多次上书清廷,建议效法西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公共图书馆。张謇创办了南通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早期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思想和实践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