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又北二百里,日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卫,其鸣自叫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两段文字节选自《山海经》,记载  相似文献   

2.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二所研究员金翔龙宣称:由他挂帅的“东海海底天燃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分析研究”课题组,发现东海有“可燃冰” 存在的迹象。这一结论是通过分析东海存在形成 “可燃冰” 的地质条件和地震资料中有“可燃冰” 的标志而得出的。课题组根据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低温和高压的必备条件,在东海有关海域的相平衡图上,找出了“可燃冰” 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并根据地温梯度,结合东海地质条件,划出了“可燃冰” 存在的分布区域。以此,计算出“可燃冰” 稳定带的厚度,对它的资源量作了初步的评估,据悉,东海“…  相似文献   

3.
江新凤 《世界知识》2008,(14):27-29
东海海域划界争端是大陆架主权之争和安全利益之争。中国主张以冲绳海槽作为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分界线,而日本主张以等距离“中间线”与我平分东海大陆架。这样,日方主张的“中间线”以东、冲绳海槽以西之间的大陆架成为两国大陆架主权争夺的争议区域。  相似文献   

4.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从“女娲补天”到“精卫填海”,从“后羿射日”到”吴刚伐桂”,从“神火飞鸦”到“万户飞天”……这是一个演绎了“飞天”传说与“奔月”神话的浪漫国度。随着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太空.无数伴随着神话长大的中华儿女.终于圆了自己的奔月之梦。自强不息的中国航天人,又将把中华民族的崭新高度镌刻在太空中。  相似文献   

5.
这节课,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北师大版语文第三册中的《精卫填海》。当读到“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小石子和小树枝,投进大海里”,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说出你自己的想法来。”  相似文献   

6.
“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只不过是美丽的传说,而真正的“精卫”和“愚公”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母亲河——黄河,是她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发源后,滚滚东流,像一条巨龙,携沙走浪,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以其势不可挡的无穷创造力,填海造陆,在渤海之滨的山东省东营市孕育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这里广袤的土地资源、丰富的水资源、植物资源、水生生物资源及鸟类资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沿海湿地生态系统。1992年10  相似文献   

7.
中国合法开发东海“春晓”气田,日本称“资源被中国拿走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历年东海带鱼资源动态监测结果,结合有关带鱼课题资料,对八十年代末期以来东海带鱼的资源变动状况进行了综述,对东海带鱼的资源管理现状和“伏休”效果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资源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从五月下旬来,日本就对我在东海大陆架中国专属经济区内开发石油、天然气提出抗议。日本政府日前已决定成立所谓“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以抗衡中国在东海海域开采天然气等资源。与此同时,日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又在东盟与中日韩三国能源部长会议上向我国代表发难,指责我国正在东海建设的“春晓”天然气项目“侵犯了日本海洋权益”,并威胁要采取对抗行动。中日对东海大陆架划分存在的分歧由来已久,这种分歧不仅仅是领土的划分,还关系到两国的国家利益,由于利益的不同,中日之间的分歧才日益明显。对于中国来说,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导致能源消耗的大幅度增长。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为能源问题头疼的同时,第三大  相似文献   

10.
依据黄、东海环流的动力学模型,运用“流速分解法”对黄、东海正压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科季黄海正压环流主要受风应力影响,基本形态为黄海暖流由济州岛西南进入南黄海中部,其东西两侧分别为两支向南流动的沿岩流;夏季主要受到潮致体力的影响,为一逆时针涡旋。东海环流主要是边界力作用驱动的结果,东海黑潮、台湾暖流和对马暖流较稳定,冬季风应力对东海环流表层流场有消弱作用,在夏季则有一定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文学世界中出现的众多女性中,女娲是存在的异数。女娲身上潜藏着其他女性少有的生命强力和创造伟力,无论从人格意义还是文化意义上,女娲都显现出鲁迅文学世界中罕见的理想光芒。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女娲是一个拥有多重寓意的文化符号,显然,鲁迅将这些民俗寓意隐晦地编织进《补天》中。论文的主旨在于,探寻鲁迅创作《补天》的潜在心理缘由,在对女娲民俗文化身份的追溯和民俗文化中性文化隐喻的分析中,将鲁迅封存在于《补天》文本之下的情爱心意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当代寓言创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当一部分作品从立意到表现却存在着脱离讽喻性、失去故事性、忽视原创性的倾向。中国现当代寓言的创作应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3.
着重对牛河梁女神庙的女神头像进行研究,认为牛河梁女神是中国女始祖神.并结合屈原《天问》注“传言女娲人面而蛇身“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牛河梁女神为人身而非蛇身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1世纪左右)传入中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的汉译佛经是一种空前的创作,内容和形式都有特色,对汉末佛教的迅速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分析安世高的身世、佛经理论和汉译,可以发现他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及其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蕴藏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对译者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即文化沟是翻译的主要障碍。为了准确传递原语的文化信息,在文化移植的过程中,必要的妥协和补偿手段势在必行。常用的文化移植的方法有:释义、归化、加注、增译、虚实互化等。  相似文献   

16.
万历年间,戏曲家陈与郊创作的杂剧《袁氏义犬》,其题材虽来源于历史故事,却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该杂剧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将王衡的杂剧《没奈何》插入第一出,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戏剧效果;另一个是陈与郊有心将该剧写成一部“寓言剧”,并通过一个寓言故事的演述来寄寓和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17.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破除文化背景的障碍,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思,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观察与思维、宗教信仰与历史典故、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与社会习俗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英汉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木马赛冠军》中劳伦斯一如他在其更负盛名的《普鲁士军官》和《马贩子的女儿》中一样关注着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工业文明的侵蚀及非理性带给人类的恶果。不过在《木马》中,劳伦斯把这一切以现代寓言的形式传达给读者。文章通过研究寓言文体和细读文本探寻《木马》的寓言化特征及其与主题的关系,指出劳伦斯在《木马》中巧妙地传承了被他同时代许多作家摒弃的寓言模式,并加入了很多现代因素,创造了一则富有预言性的现代寓言。  相似文献   

19.
语篇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语义单位,也是最有效的交际单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英汉语篇在谋篇布局、叙述表达上的不同。语篇翻译是历年考研英语的必备题型。现以2010年考研英语英汉翻译真题为例,以语篇性为切入口,探求翻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东海西湖凹陷地质结构复杂,尤其是流体性质更为复杂,十余口试油井资料表明:有纯油、纯气、凝析气、高挥发性油、油水两相、气水两相等.文中对DST测试解释、Slug测试解释理论方面作了透彻的研究,制作了一套适合东海复杂地质结构和复杂油气流的DST现代试井解释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