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应麟的《诗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学的研究,到了宋代,呈现了与前代不同的风尚,由于有不少学者不满传统汉学的注释.于是纷纷提出自己的识见,撰成新的经解。这种以发挥个人思辨为主的说经方式,与重尚训访考据的汉代经学,有很大的差异。然而这两种不同的学风,也并非完全排斥彼此的研究方式,只是在态度上各有们好罢了。因此,宋代学者当中,也有以考据见长的,王应以即为相当杰出的一位。"王应附(1223-1296)学识渊博,著作宏富o,所涉及的层面,相当广泛,对后世有非常大的影响。王应以有关(诗经)研究之专著,有(诗考)、(诗地理考)、(诗黝、(诗草木鸟兽虫…  相似文献   

2.
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中心,阐述了书评的性质和作用,论述了书评的标准和原则,探讨了沈从文、萧乾的书评观。  相似文献   

3.
《史记》与《左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两部历史著作,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中国早期女性形象的记载也大多留于此。但不论从形象塑造内容、人物塑造方法,以及各种形成原因等方面来看,二者都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语法修辞讲话》和《汉语修辞学》是修辞学史上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后出现的两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虽均为修辞类著作,但两书的理论体系和论述方法却大相径庭,修辞理念大不相同,体现出两种不同的修辞观点。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20,(3):19-26
莫言《丰乳肥臀》英译本由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翻译,于2004年由纽约拱廊出版社发行。发行伊始即引起重视和各界论者的广泛讨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华盛顿邮报》专职书评人乔纳森·亚德利的书评以及一位印度女性读者在亚马逊旗下的在线读书俱乐部Goodreads网站上发表的书评,俄罗斯汉学家叶果夫翻译《丰乳肥臀》俄译本则是莫言获得诺奖后的2013年方才由圣彼得堡安芙拉出版社发行。俄罗斯文艺报刊《新世界》(《Hoвыймир》)主创者之一СергейКостырко撰写的《生活生理学》以及亚马逊网站上的一篇普通读者《一部宏伟的史诗》书评,因其精辟入里,被叶果夫转引在了"东半球"论坛上。本文便是对上述四篇书评的选译。  相似文献   

6.
<礼记质疑>是清代学者郭嵩焘所著的一部<礼记>研究著作,主要内容是针对<礼记>郑玄<注>、孔颖达<疏>进行的辩驳.阅读<礼记质疑>的一些札记,通过将相关内容与历代学者的研究著作进行对照比较,可以发现郑注孔疏确有疏漏,郭氏之说有可取之处,也仍存在可商确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中国学术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时期,宋学吸收庄子等道家学者的哲学思想,建立起自己的心性论思想,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思想形态,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导思想,宋代庄子的阐释与接受的多元化倾向更明显。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大力倡导道教,建立道官、道职,《庄子》一书受到重视,被列入道家科目,设有博士。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和《艺概》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两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呼应关系,这种呼应在引用关系中有明显体现。文章对《艺概》引用《文心雕龙》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有利于了解刘勰与刘熙载对于某些文艺问题的共同关注,也有利于了解刘勰有关文艺思想在刘熙载那里得到的反响与呼应。  相似文献   

9.
《野草》是鲁迅著作中最难懂的一部作品。文章从对意象的分析入手,即感性上认识、理性上把握,考察抒情主人公“我”的态度,顾及作者全人,探寻《秋夜》深刻的意蕴,寻求解读《野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中西文论"会通"这条道路上,出现了中国文论失语的现象,面对西方哲学和文论思想的冲击,表面上失去的是"话语权",实际上失去的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就中西文论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文心雕龙》与《诗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两部著作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比较,以期为中西文论的"会通"道路提出一些警醒。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涉及语法问题的论述早就已经存在,不过这些语法分析往往散见于各种训诂学著作之中,没有明确的语法体系,除极个别的名称外,基本上也没有语法术语。《毛传》和《郑笺》中存在大量类似的语法分析,将《毛传》《郑笺》中的语法分析进行比较,发现郑玄对虚词、代词以及句法、句式等方面的认识较毛亨更为深入;同时,将两者加以比较,也可以看出部分语言现象从西汉到东汉的历时变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比雅》是清代亁嘉时期学者洪亮吉所著的一部仿《尔雅》而做的雅书著作,类聚同义词、反义词和类义词,搜录古书训诂和解释意义相类的词语集成一书,释义体例独具特色,是一部词义辨析词典;《比雅》保存有大量周秦两汉时期的字义,这些字义可作为语料补正《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释义方面的阙失,为大型辞书的编纂提供必要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闵福德英译《道德经》运用了西方读圣经时的传统方法灵读与代入.该译本继承了此前闵译《易经》的经验,以特殊的版面形式再现《道德经》的古老特征,特别注重使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来传译《道德经》的思想智慧.此外,英译《道德经》还体现了闵福德"奇趣汉学"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14.
《管子》一书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对经济思想论述最全面最深入的著作之一。它对发展经济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及在经济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特别是其中关于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认识,都显示了其思维的深刻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5.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著作,从文学的角度看,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与先秦其他典籍相比较,文学价值最高。其中的一个显著成就就是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成为策士说辞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增强说辞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刘勰的《文心雕龙》既是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文化思想史著作,它隐含的世界观、文学观、审美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解读《文心雕龙》的和谐思想对当今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仍能提供多方面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关于花拉子米《代数学》的来源,历来科学史家都持有不同意见.笔者从《代数学》的形式、内容、修辞及方法等方面与古代东、西方的有关论著作了比较,并对各种不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些初步认识:《代数学》中所讨论的一次和二次方程以及某些运算技巧可能源于巴比伦.花拉子米对第四种二次方程的讨论,使用的“三率法”.对圆周率的计算以及某些术语可以在旱期传入阿拉伯的印度典籍中找到出处,而在这些数学知识中有一些可能是远源于中国的(比如“三率法”).花拉子米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时所采用的算术解法与几何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似乎是受希腊人推崇几何学的观念的影响,但经过仔细分析,认为他的几何证明本质上区别于欧几里得的“几何代数”,而与中国古代的“出入相补原理”更相像.通过与丢番图《算术》的比较,发现它对《代数学》没有直接的影响.《代数学》中几何篇章的内容完全是古希伯来人的一部《测量准则》的翻版,而后者中又有大量题材来源于海伦的《度量论》——一部反映了亚历山大后期希腊数学特点的著作.我们认为,在《代数学》中比较突出的反映出东西方数学并存、但以东方数学传统的影响更为突出的特点.事实上,花拉子米可能通晓中东、近东、巴比伦以及古代希腊罗马的科学遗产,他博采众长,非常明智地吸收了东、西方不同数学源泉中的合理因素,从而创造性地完成了他的代数学著作.  相似文献   

18.
从《阿Q正传》的英译本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美国斯坦福大学汉学教授威廉.莱尔翻译的《阿Q正传》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试图探索关于文化负载词较为理想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三峡峡口方言词汇与民俗》对三峡峡口地区20世纪后半叶近50年以来的方言词汇进行考察,生动呈现方言语词的同时对当地民俗文化也进行了全面梳理。书评从著作体例、内容安排、语词内涵等方面对原著加以介绍,展现著作的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与孟森的史学著作《明史讲义》在基本结构,史料选用和史学论点等方面有着某种切合,但不可否认前者相对于后者的细致化、明晰化、生动化的创新。总体来说,相比于《明史讲义》,《明朝那些事儿》一书融入了相当多的时代性元素,并且使用"心灵分析法"这一新的研究方法展开叙述,使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更加饱满、立体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