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对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以农业生产活动的四个环节(投入—利用—产出—效应)为切入点,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的诊断方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1991—2004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障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期间,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快速发展、稳速发展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是目前制约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障碍度累计贡献率为30.92%,其次为资源减量投入、生态效应,其限制作用分别为28.49%、26.19%.  相似文献   

2.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地测度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当今循环经济研究的方向之一,也是制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的主要依据.在综述了国内外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依据3R原则、整体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5大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控制层、指标层3个层次,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再利用系统4个系统,15个指标构成.提出了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采用2种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并分别对2003年~2007年江西省抚州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2种方法虽然有差异,但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总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评析了当前城市循环经济评价研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构建了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改进后的过程神经元网络与遗传算法优化结合的(PNN-GA)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模型,并以哈尔滨市为实证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了哈尔滨市循环经济所处的阶段,为我国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定量角度综合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反映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及发展速度的11项指标;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11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计贡献率≥85%提取主成分,根据综合得分值大小,将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大体上呈现出中北部高、西南部次之、东南部低的地区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八项主要经济指标,利用SAS统计软件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综合评价,评价各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并得到相应的排名,同时对排序结果作出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程序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进行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的特点是将影响系统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满意度评价。法的引用使本文的评价方法更加客观的反映实际状况。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川省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进行标准差、变异系数等计算,结果显示四川省内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不平衡的问题日趋明显,其总体差异有逐年扩大趋势.以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性和区域类型划分,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常可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格局和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评价把握国家地区发展动向至关重要,本文在建立一套用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一致逼近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原指标,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变换成新指标,新指标相互无关,且指标数小于原指标数,然后,再将其合成综合评价值,从而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并对综合评价值合成时的权系数的选取作较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李固新  焦克莹 《河南科学》2008,26(3):366-370
应用模糊集(Fuzzy Set)和粗糙集(Rough Set)理论研究了评价和预测问题中样本的聚类分析与各因素的合理赋权问题,给出基于原始统计数据,无需人们先验知识的模糊聚类,在此基础上,仅仅从原始的统计数据中挖掘出各评价因素权重,进而开展综合评判的新方法.并依据河南省统计局2003年给出的指标体系和2006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对2005年河南省的县域经济综合发展状况进行了聚类实证分析,对各评价因素进行了权重挖掘,根据所得结果对河南省2005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指导和出发点,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确定并修正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实现对一个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较客观的评价。以合肥市循环经济评价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合肥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但影响较弱,合肥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环境污染问题,这导致合肥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学》2016,(5):805-809
为了解陕西省低碳经济水平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分别从低碳产出、低碳排放、低碳资源、人民生活水平4个方面评价了陕西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年际差异性,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陕西省应采取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提高其低碳经济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2.
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省域所辖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明确各个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陕西省作为我国的能源资源大省和首批低碳经济试点省区之一,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进程势在必行。采用因子分析法,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低碳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分别构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对陕西省2015年11个地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给出推动陕西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测算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研究多数是定性描述,缺乏必要的定量研究.选取我国东部17个城市的10项指标,试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确定了两个主成分,计算出各主成分的得分和城市经济水平的综合得分,从而得到我国东部17个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序,并对排序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湖南省各地级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选择了涵盖23个指标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功能互补的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方法,对湖南省13个地级城市(不含湘西自治州)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影响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7个主要因素,从而将13个城市划分为4大类,并提出了符合各城市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做出综合排名,结果发现得分较高、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东部地区的一些省市,而中西部地区的省市、自治区几乎是得分较低、排名靠后;分析结果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状况相一致,反映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态势,并根据现实状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最优方案.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是开展循环经济建设的一个必要步骤.在充分考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建立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使用变异系数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对辽宁省2000~2005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理想值之间作了分析,从结果中可以看到辽宁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吴良镛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提出“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并分别在2002年和2006年完成了两期规划报告.在这样一个大规划背景下,对地处京广铁路沿线和冀南的邢台进行一下摸底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依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选取了反映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4项指标,在SPSS10.0软件中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邢台地区的17个县市进行综合评价,并计算出各个县市的综合得分,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得出邢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最后,对这种地域差异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了行评价和区域划分研究。首先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原始数据进行了主要成分分析,得出了表示经济水平的综合指标,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和区域的划分。最后简单分析了所得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主因子分析法.对汉中市11个县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做出综合评价,分析了各县区在汉中的经济地位,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评价了各县区经济地位等级.  相似文献   

20.
刘周成  黄浩杰 《河南科学》2013,(12):2238-2242
江苏是我国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异,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为研究方法,运用SPSS软件,选取10个人均国民经济指标,对2010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地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为明显,位于苏南的苏州、无锡两地综合经济水平明显好于其他地市;区城内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差异较大,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未享受到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成果;既要继续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也要因地制宜,注重区域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