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博  赵桐 《科技资讯》2014,(15):171
本文从本科院校国学经典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方面阐述了在本科院校中如何引领学生学好国学经典,学习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对其字词、文意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提炼其思想内涵,用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正处于模仿学习的重要阶段,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十分有限。而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与生活启蒙的老师,其言语举止对幼儿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幼儿教师的国学素养对幼儿的学习成长有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优秀品德,并且这些品德是可以通过研读国学经典获得或增强,并给出了一些将阅读国学经典进行落实,提升幼儿园教师国学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学热"的社会背景下,出版业也紧随潮流,从深厚的国学知识中挖掘、策划选题,《于丹〈论语〉必得》《品三国》等国学精粹解读类图书的畅销为出版社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出版业甚至整个社会的热点。本文通过介绍"国学热"背景,总结国学类图书的类别,分析国学类图书选题热的原因,并预测此类图书的市场倾向。  相似文献   

4.
高校国学教育热折射出以国学教育为手段,提升大学生爱国情感、民族意识认同感、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的价值诉求与期许,但高校国学教育在实践中遭遇了诸多挑战。提升高校国学教育的有效性要从国学及国学教育的本体论问题入手,明确国学及国学教育的多维涵义,构建以培养国学精神为核心、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技能类知识、注重大学生"知情意行"系统改变的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在技术路径层面上,针对国学学位专业教育与通识性国学课程教育两类方式,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学位、学分、课程、教学管理等系列制度,实现高校国学教育纵向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学段、高等教育不同学习层次之间教学方式与学习经验的有序衔接,以及横向上校内学习资源、社会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国学"概念的提出和争论发生在20世纪初,曾经与"围学"交替使用的"中学""旧学""国故""国粹"等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位于"国学",与梁启超对国学的独特阐释有着一定的关联.粱启超把国学与"旧学"从区分到合并,确立了"国学"的学统;国学与"新学"的对立,树立了"国学"的中心位置;"新国学"与国故运动的交锋,标明了"国学"的完整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亘古弥新,它不仅深深地植根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和心中,还开拓着我们的视野,丰富着我们的灵魂。《大学》是传统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在思想文化与社会政治方面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融入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规范之中。伴随着对于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学"作为一个中国人文化底蕴的来源和象征,成为了此次课改的热点。大量的国学文化走进了中小学的语文课堂,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自身人格修养的塑造。而作为国学文化中的重要基础—《大学》,自然也成为了师生关注的焦点。而《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无论是对于语文教学或是学生发展的要求,其影响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时至今日,国人以为,孔子的思想,无外乎一些道德说教,教人从善,修身正己,讲孝导道,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关乎人生观、价值观的说词,而不是什么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当下国学有一种死灰复燃之势,全国上下都在提倡国学,实为一可喜之气象。诸多学者,忙于解读古学经典,当以儒家学说为始,大有还经典于民众之趋,以《为政篇》为例,孔子讨论了"德"、"刑",甚至"孝"的问题,其实质是在讨论在当时王道势微,天下失序之局面之下,如何构建政治秩序,选择何种方法重构政治体的问题,摆在孔子面前的,无外乎两条路:德或者刑,王道或者霸道。  相似文献   

8.
在近几年的国学热潮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百家讲坛》电视讲座的广受欢迎,其特点是传统文化经典学术研究成果的古为今用和大众化.它的成功经验,对推动传统文化研究和当代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文学教育应贴近受教者的心灵需求,强化人文关怀;课堂教学要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爱学、会学;要重视教学的层次性、适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方媛  王涛 《科技信息》2013,(11):493-493
元杂剧经典名篇《赵氏孤儿》一直传唱至今。从《左传》到《史记》,从刘向《新序》、《说苑》到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徐元的传纪《八义记》、《搜孤救孤》,从中国各个剧种的地方戏到法国伏尔泰版《中国孤儿》,从现当代排演的话剧到陈凯歌电影,经历了不同时代各具特色的艺术家的演译,其中的经典历史人物形象早已被广泛熟知。2011年初,电影《赵氏孤儿》公映,又给这传统历史名剧注入了新的元素,相应的人物的塑造必定有其独特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诸子选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都面临着很多困惑,到底是按照文言文的一般教法精讲呢?还是注重研究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呢?笔者尝试从学习诸子散文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学与国学传承、开设课程方式几个角度谈谈如何教《先秦诸子散文》选修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学记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诸子学记,一种是经师学记。但是,在西洋学术的冲击下出现的国学,迥并于传统的子学和经学,具有新的内涵。国学兴盛期出现的国学大师,其学记自然也要求新的体例。卞孝萱先生的力作《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一书涵盖了章炳麟、章士钊、刘师培、黄侃等12位国学大师。该书从正名国学,慎取大师;知人论世,表彰人格;博观约取,新见纷呈;不畏前贤,指瑕纠谬四个方面展开了独到而又精湛的论述。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示范,卞先生实现了对国学大师学记的正名,该书也成为国学大师学记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国学教育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社会意义及其独特优势;分析了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国学教育的现状;针对现状重点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依赖环境、资源、文献优势,开展各种国学主题活动,依靠互联网技术持,引进国学教育人才,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促进国学教育大众化,让国民在这所没有围墙的"终身学校"感受华夏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厚重传统文化,并体会其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张元济、陆费逵等人利用新兴的出版技术,辑印大型古典丛书,有效地保存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而现当代王云五等人编印了"文白并行"体例的《学生国学丛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沿用此例,寓古典文化的传承于普及之中。近代以降,西方人编撰出版了多套"古典语言体例"和"古今双语体例"的大型古典学丛书,如果说前者与文言体例的《四部丛刊》等颇相类似的话,那么后者就与"文白并行"式的《学生国学丛书》等也颇有共性。为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重视对古典著作的系统性的互相译介。  相似文献   

14.
<正>从模仿到创造,类似于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也类似于日本古代剑术家宫本武藏在《五轮书》中所说的守、破、离。守,即深度模范案例的精髓。破,即突破范例的瓶颈。离,即是开创别人难以模仿的商业模式。归根结底,从彻底地模仿样本开始,然后在模仿的基础上突破从样本中学得的教诲,最后确立自己的方式。如果告诉你,诸如"东芝"、"明治"、"TOTO"等这一系列日式大牌的背后都藏着一个个其他更大牌的名字时,相信很多人都会作吃惊状。事实就是如此,那些不曾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的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终于开播,该节目从预告起就引发热议,支持者称这是以一种不枯燥的形式讲国学,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反对者则说,国学无涯苦作舟,怎能开心学?这种知识权力与商业娱乐形式结合的方式很荒诞。一时间,关于国学是否  相似文献   

16.
到2013年,我国所有省、市、区都已全面进入"新课改"阶段,但应试教育仍是当前教育体制下的切肤之痛。如何将国学经典内容有效的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能力,是每一个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国学经典作品作为承载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中学生作为承载祖国美好明天的新一代,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对中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作品教育是古与今的结合,是对历史的传承与未来的追寻,作用巨大、意义深远.本文从阅读经典、感悟经典升华为践行经典,在这三个过程中启迪中学生的智慧、提升中学生的修养,最终在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在探讨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本文继续探讨了对中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作品教育的具体措施.家庭、学校、社会要协同配合,在家庭的基础作用和学校的主导作用下社会也要积极配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最后本文总结了在对中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作品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新华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5):120-122,125
在近几年的国学热潮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百家讲坛》电视讲座的广受欢迎,其特点是传统文化经典学术研究成果的古为今用和大众化。它的成功经验,对推动传统文化研究和当代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文学教育应贴近受教者的心灵需求,强化人文关怀;课堂教学要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爱学、会学;要重视教学的层次性、适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上半叶老学研究成果多为对《老子》文本的校勘、汇释与解析,国学大家陈柱的《老学八篇》则以全新的视角,研究八个主题:《老子之大略》《老子之别传》《老子之文学》《老子之学说》《庄子之老学》《韩非子之老学》《庄韩两家老学之比较》《新定老子章句》.其研究方法为庄韩对比、中西互鉴;研究旨趣在于融入救世救民之思;阐释特点为从...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学"中坚的"儒学"一直颇具影响力,自2006年以来,多本解读《论语》的著作相继出现:比如《丧家狗》、《解读论语》等。"如何看待当下的孔子和儒学热?"中国长安出版社近日推出一本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