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发明涉及一种防静电抗辐射防火有层次感面料,包括基层(1),基层上表面粘合有一层铝合金薄膜(2),在铝合金薄膜上设置有防静电层(3),防静电层由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而成,经纱为棉纱,纬纱为导电纤维,在防静电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火层(4)。所述基层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表面设有若干个立体条纹,立体条纹水平、等距排列,立体条纹的横截面呈L形,并且上一个立体条纹与相邻的下一个立体条纹衔接,衔接处在上一个立体条纹的底部,并用线固定在织物上。该发明具有很好的防静电性能、抗辐射性能和防火性能。该发明有层次感。  相似文献   

2.
以可生物降解的聚己内酯(PCL)为原料,以三氟乙醇(TFEA)为溶剂,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静电纺纱)技术成功制备了PCL取向纳米纤维纱线.研究了不同静电纺纱工艺参数(溶液浓度、电压、纺丝距离)对PCL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以及形态的影响.选定较优的纺纱工艺参数:溶液质量浓度为0.10g/mL,纺丝电压为9kV,纺丝距离为20cm,以该纺纱参数制得PCL纳米纤维纱线,其平均直径为180μm,内部纤维的平均直径为600nm,且纳米纤维沿着纱线轴向高度取向排列.将PCL纳米纤维纱线应用于传统纺织技术,以PCL取向纳米纤维纱线为纬纱,以聚乳酸(PLA)微米长丝为经纱,制备平纹织物小样.将该平纹织物和PCL纳米纤维膜的拉伸性能和孔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纹织物纳米纤维纱线方向的拉伸性能明显高于PCL纳米纤维膜的拉伸性能;另外,与PCL纳米纤维膜相对比,PCL纳米纤维纱线的平纹织物具有大孔径结构,更有利于细胞生长,进一步表明其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可染性纤维采用导电组分与常规聚酯(PET),通过双组分复合纺丝机制成.该纤维可用分散染料染色,用该纤维以一定间距织入常规纱线织物中,依靠导电纤维的电晕放电机理,消除织物上所带的电荷,起到防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4.
织物散湿曲线细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试了5种不同纤维品种的织物在不同保水率的情况下的散湿曲线,采用分段拟和方法,发现散湿曲线都是由很好的直线段和指数段组成。直线段斜率与纤维品种无明显关系;指数段的系数与纤维品种(尤其是表面化学组成)有较大关系;转折点处含水量与纤维品种及纱线织物结构有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毛织物经罐蒸定型后的毛纤维内部损伤和表面鳞片损伤情况,织物内纤维、纱线间正压力和变形时内摩擦力的变化以及定型后织物结构的变化。获得了毛织物定型后所引起的拉伸、剪切、弯曲、压缩和表面性能(由 KES-F 风格仪测定)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掌握毛织物后整理的效果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以赛络菲尔纱线精纺毛织物为对象,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织物表观形态结构,测试了织物风格(KES-FB型)、织物的服用性能(如织物动态悬垂性、织物的光泽、织物折皱弹性和织物透气性),并对织物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赛络菲尔纱线精纺毛织物由于赛络菲尔纱线较紧密,织物交织点处有较大空隙,织物手感细腻、光滑.同时,赛络菲尔精纺毛织物平均摩擦系数(MIU)、弯曲刚度(B)、剪切变形角度5°剪切滞后量(2HG5)较小,摩擦系数的平均差不匀率(MMD)和表面粗糙度(SMD)较大,所以赛络菲尔精纺毛织物手感滑爽.织物样品聚类情况由主成份(F1和F2)做出分布图,并对22种织物样品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微滴与织物表面的碰触、铺展及渗透机理,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得到了纱线的中心线模型,通过研究纤维在纱线截面内的分布规律以及纤维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织物单胞的二维几何模型.在上述建立的织物模型基础上,依据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两相流模型,建立了单颗微滴撞击织物表面后沉积变形的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微滴与织物基底的碰撞及渗透过程仿真研究,并将模拟过程与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实现对微滴在织物基底的碰撞及渗透过程的模拟,整个过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研究方法与结果为后续不同工艺参数下微滴在织物表面沉积过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性碳纤维用乳液上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剂与去离子水,主剂与去离子水质量比为(30∶70)~(50∶50),所述的主剂由以下组成:芳香族聚酯多元醇55~75 wt%,双酚F环氧树脂10~30 wt%,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1~15 wt%,抗氧化剂0.5~1.5 wt%,流平剂0.5~1.5 wt%。采用该发明的碳纤维用乳液上浆剂上浆后的碳纤维耐磨性高,可降低织造过程中产生的起毛和断丝,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该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碳纤维用乳液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MTG酶催化ε-聚赖氨酸接枝羊毛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TG酶),将具有抗菌作用的ε-聚赖氨酸(ε-PLL)通过生物催化交联的方式接枝到羊毛上,并采用振荡烧瓶法研究其抗菌性能.氨基酸分析表明,MTG接枝试样中赖氨酸的相对质量分数变化增加(19.27%)明显高于吸附样(13.13%).另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的分析和对比不同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染色性差异,证实MTG酶可以催化ε-PLL接枝到羊毛上.ε-PLL接枝后羊毛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常用杀菌剂六亚甲基双胍(PHMB)处理由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和亚硫酸钠预处理的羊毛织物,研究整理后羊毛织物的防缩和抗菌性能.在浸轧和浸渍两种处理工艺中,预处理过的羊毛织物对PHMB的结合率(owf,相对织物质量百分比)分别高达4.6%和4.4%.这种抗菌处理使得羊毛织物具有高效的抗菌性能,几乎能够杀灭所有接种大肠杆菌.该抗菌能力也有耐洗性,经过相当于40~50次ISO5A重复洗涤后,PHMB处理过的羊毛织物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仍高达93.3%(浸轧)和99.3%(浸渍).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PHMB能覆盖羊毛表面的磷片,从而产生防缩效果.PHMB含量(owf)为8%处理后的羊毛织物,经过相当于40~50次ISO5A重复洗涤,其面积毡缩率降低至8.4%(浸轧)和6.1%(浸渍).因此,PHMB的一步法处理使得羊毛织物同时具有了抗菌和防缩的双重性能.  相似文献   

11.
该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辐射耦合传热等效模拟的瞬态热平衡试验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1)计算卫星在轨运行时卫星的至少一表面的空间轨道外热流,以获取一第一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2)计算太阳能帆板对所述卫星的至少一表面的辐射加热热流,以获取一第二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3)计算真空试验容器的热沉对所述卫星的至少一表面的辐射加热热流,以获取一第三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4)根据所述第一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第二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和第三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获取一外热流模拟加热总功率值;(5)在卫星的至少一表面设置加热器,并且通过程控直流稳压电源输出一电流加载于所述加热器,同时根据所述外热流模拟加热总功率值进行加热,以实现辐射耦合传热等效模拟。  相似文献   

12.
大纺车约始制于宋代,是加捻蚕丝和麻苎纤维的多锭捻线车。我国古代的捻线工具有纺(?),手摇纺车、脚踏纺车、捻线车等等,但是以大纺车的生产效率最高,它有三十二个锭子。捻丝的质量也很好,尤其是加工强捻或弱捻的经纬丝线(纱线),条干均匀,能织造绉絺(麻纱)、(?)(绉纱)、绮锦等高贵织物。大纺车的产生,是在移用其它捻线工具结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直沿习使用到近代。但其加捻纤维的工艺方法,和其它工具捻线不同,具有独特性,它的发明是古代手工捻线技术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酒精喷灯模拟火灾现场的高温环境,对一种双组分环氧树脂膨胀型钢结防火涂料的耐火极限和膨胀倍数进行测试.采用热重/差热(TG-DTG)对环氧防火涂料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对燃烧后炭层的组分、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涂料耐火极限为170 min,此时膨胀倍数为8.4.TG-DTG分析发现,该防火涂料热稳定性良好,最大失重温度为330℃,最终质量残留45.4%;FT-IR分析暗示,炭层主要由—NH,—CH—,C=O,P—O—C,Ti—O等构成;XRD分析说明炭层中的无机物主要为TiO_2,TiP_2O_7以及硅酸铝纤维;SEM形貌观察发现,炭层呈现"蜂窝状"结构,这些多孔结构是由直径为6.5μm的棒状硅酸铝纤维固定.该涂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钢结构防火涂料.  相似文献   

14.
纺织纤维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是从自然界存在的植物、动物以及矿物中获得的纤维.如棉花、苎麻、亚麻等就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由碳、氢、氧三元素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纤维素分子中存在大量的亲水基(羟基),故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以这类纤维为面料制成的服装穿着舒适通气.蚕丝、羊毛、山羊毛、兔毛、骆驼毛等都属于动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构成.这类纤维弹性都比较好,织物不易折皱,也不怕酸的侵蚀,但怕碱的腐蚀.天然纤维大都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如手感柔软、吸湿性强、通气性好、染色性能好,穿着舒适,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3,(10)
英隆伟业推出环保型高强植物纤维复合保温材料高强植物纤维复合保温材料是由北京英隆伟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又一环保型墙体保温材料。该产品将废弃农作物秸杆纤维有效再利用(秸杆含量≥30%)使其变废为宝,为废弃秸杆的再利用找到新的出路。通过对材料的防火、防水、增强处理,使其成为具有高强度、防火、憎水功能的新型墙体保温产品。产品耐高温可达1000℃以上,明火燃烧无毒、无味、不变形、不粉化,可以成为聚苯类墙体保温材料的理想替代产品。JB系列胎儿监护仪推出便携式产品北京精博电子仪器研究所于2000年推出JB系列胎儿监护仪,…  相似文献   

16.
B—1.可食性薄膜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系用蛋白质和其它食品添加剂制成。其外观类似塑料薄膜,可在30—100℃水中溶解,可以食用,对人体健康无害,并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B—2.整体憎水型隔热保温涂料:该涂料是稠纤维糊状可喷涂、刷涂的软膏涂料。它攻克了保温涂料耐高温只能表面防水,防水(憎水)不耐高温这一难关。 B—3.纯铁渗铝电热材料的配制方法:它是取纯铁料经酸洗、中和、清洗和烘干后,埋置于一个加热箱内的纯铝屑末、纯铁屑末和催化剂混合物中加热渗铝处理,在加热渗铝处理过程中,对其施加磁场而进行加热磁化渗铝处理。  相似文献   

17.
超表面(metasurfaces)是由亚波长单元在平面内周期排列构成的二维结构,可实现对电磁波传输/反射振幅、相位、极化方式、传播模式等特性的灵活有效调控。 通过对电磁波的相位和振幅联合调控,可以实现艾利波束、任意波束赋形和全息;通过对电磁波的相位和极化联合调控,可以实现矢量涡旋波束;通过对电磁波的相位和频率联合调控,可以实现非线性超透镜和时空编码等功能,为电磁波的人工调控提供了全新设计思路及理论支撑。尽管如此,对于超表面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存在多元集成效率低、带宽窄、可重构设计复杂、成本高等若干瓶颈技术亟待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突破。本专题主要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军内外基础研究项目,聚焦超表面电磁调控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推动超表面在无线通信系统和隐身中的广泛应用,以期增进国内同行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本期专题采用在线支撑材料等增强出版形式,读者可扫描文中二维码链接查看相关支撑材料,以加深对论文内容、思路与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平面阵列散射理论和天线共享孔径思想,提出了一种由完美吸波体(PMA)和人工磁导体(AMC)交错构成的共享孔径超表面(SA-MS),可在同一孔径面上同时实现对电磁波的吸收和相位对消。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吸波频段与相位对消频段的级联,该SA-MS相比理想导电体(PEC)、PMA、AMC-PEC具有宽带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效果。而后将该SA-MS与波导缝隙天线一体化设计并加工,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与金属面天线相比,SA-MS天线增益提升了3.3dB,同时RCS在5.52~7.51GHz范围内的减缩在6dB以上,减缩带宽达到30.5%,x、y极化条件下最大减缩量分别达到20.5dB和20.2dB,验证了设计的SA-MS对天线的辐射和散射性能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以FeCl_3·6H_2O为前驱体,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分子量为8 000)为表面活性剂,先通过水热反应,再经高温煅烧制备具有棒束花状多级结构的α-Fe_2O_3,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样品结构.结果表明:样品结构由棒束以自组装的方式形成,每个棒束由多个单晶纳米棒构成;由该结构制成的传感器件在200℃对丙酮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及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覆层,并将其应用于微带天线。该覆层由介质板及其两侧的人工周期表面构成,上表面是加载集总电阻的方环贴片,具有宽带吸波特性;下表面是开条带缝和圆环缝的金属贴片,具有部分反射特性。将其加载到微带天线的上方,通过上层的吸波表面吸收入射电磁波并结合下层的部分反射表面与金属地板构成Fabry-Perot(F-P)谐振腔增强天线的定向性,以实现微带天线辐射和散射性能的改善。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加载人工电磁材料覆层后,天线的RCS在2~14GHz宽频带范围内实现了明显的减缩,最大减缩量达到28.3dB而天线的增益在工作频带内都得到了提升,最大提高了4.3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