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管理在新型的三级护理管理中实际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对全院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结果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后全院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患者出院满意度等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的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为"科学管理、提升效率"提供了结构性的保证,运用PDCA循环这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2.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0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这一时间段作为对照组,接收外来器械共4182件。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4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这一时间段作为观察组,接收外来器械共4198件。对比两组工作人员对外来器械知识认知程度及外来器械护理质量。观察组工作人员对外来器械各项知识的认知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外来器械有效交接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器械完整性均较对照组高(P0.05)。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明显提高工作人员对外来器械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效改善外来器械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机制。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析影响临床护理质量偏低的因素,并以此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通过采用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中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及各项护理质量合格率相比于之前,均存在明显提升。结论针对护士护理质量的提升及落实,PDCA循环管理乃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PDCA循环法在电子镜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未应用PDCA循环法开展电子镜护理管理时这一时间段作为对照组,诊疗患者共94例。选取应用PDCA循环法开展电子镜护理管理后这一时间段作为观察组,诊疗患者共97例。对比两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率分别为1.03%、0%,较对照组的6.38%、7.45%低(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在电子镜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明显降低护理差错、护理投诉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PDCA循环理论对改善血透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的影响。随机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治疗的68例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n=34例)和实验组(n=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循环管理,实验组则给予PDCA循环理论管理。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比实验组低,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对血透患者给予PDCA循环理论,效果十分显著,既能提高知识掌握率,又能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PDCA理论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灵活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于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效率十分重要.PDCA循环应用于护理领域中,其优势在于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安排护理工作内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指导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现就PDCA循环在护理教学、护理管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中央空调运维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利用PDCA循环,以内科大楼中央空调运维为案例,进行中央空调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并实施,比较改进前后系统各设备的运行状况。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中央空调的运行状况较改进前有明显提升,指出下一步工作方向。结论 PDCA循环有助于提高运维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探讨PDCA循环法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县级医院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利用PDCA循环理论构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县级医院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门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以来,累计筛查2526人,准确筛查出1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实现了零漏筛、零漏查、零漏报和院内零感染目标;医护人员的门诊预检分诊水平、感染防控意识及技能得到持续提升。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县级医院预检分诊质量管理,可明显提高门诊预检分诊水平和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及技能。  相似文献   

9.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西固医院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探讨流程化沟通方式用于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医院实施传统护患沟通方式时接收的1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流程化沟通方式后接收的10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投诉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投诉率1.83%较对照组的12.26%低(P0.05),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病房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应用流程化沟通方式有利于降低护理投诉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探讨PDCA持续改进在PICU电子监护记录单应用及效果评价。将2020年1—3月随机抽取150份儿童重症电子监护记录单作为PDCA循环实施后,2019年10月-12月随机抽取155份儿童重症电子监护记录单作为PDCA循环实施前,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电子监护记录单中的错别字、打钩漏项、患儿病情观察描述情况、抢救记录情况。PDCA循环实施后电子监护记录单文字出错率为1.15%,明显低于PDCA循环实施前的6.98%(P0.05);PDCA循环实施后关于电子监护记录单打钩漏项、病情观察描述情况、抢救记录情况,书写不正确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儿童重症电子监护记录单中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既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儿童重症电子监护记录单重要性的认识,又可以提升护理文书质量,有利于我科室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互相检查监督电子监护记录单记录质量。  相似文献   

12.
PDCA循环管理是一套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质量管理循环体系,作为一种管理护理质量的基本方法,在培养临床护理的学生和护士中被广泛使用。PDCA是四个名词的缩写形式,分比为PLAN(计划)、DO(执行)、CHENK(检查)、ACTION(处理)。消化内镜诊疗患者术后易产生并发症,护理工作中需格外的谨慎和细心,只有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熟悉掌握这类患者的护理特点,才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本文简单概述了PDCA循环模式,分析了PDCA循环模式的实施方案与措施,并探究了其在消化内镜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住院的1120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3月31日住院的56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发生跌倒12例致颅内出血1例,服药错误8例,走失9例,压疮10例,特殊药物外渗11例,将2019年4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住院患者5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比较PDCA循环管理应用前后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发生患者跌倒/坠床3例,走失1例,服药错误0例,压疮2例,特殊药物外渗2例,可见在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质控管理后,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安全事件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DCA循环质控管理使流程与质控相结合,借助于规范达到更加高效的质控和管理效果,优于常规管理方法。应用在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DCA循环质控管理对提升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有显著效果,评估风险采取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意外风险对患者损伤,提高患者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观察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改进型护理带教模式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带教的实际效果,探讨该管理培训方案的实际应用价值。选择2017年4月-2019年3月接待的5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27)及对照组(n=27),其中观察组采用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改进型护理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模式,观察指标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生自身培训满意度。观察组护生与对照组护生相比较,基础知识技能水平、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生自身培训满意度均显著提升,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改进型护理带教模式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带教,显著提升了培训效果,同时提升了护生培训满意度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各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品管圈提升住院患者就医体验的效果。医院科室自行建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展开头脑风暴,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确定以“提升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满意度”为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提升科室住院患者办理入院就诊手续的满意度从而全面提升患者住院就医体验,随机选取从2019年2月—2019年3月共计120例患者,通过科室品管圈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现状整体把握、目标设定、原因综合分析、对策方案拟定并分步实施,再次随机抽样选取2019年5月—2019年6月共计120例患者进行效果量化评价,并按PDCA循环诊疗特点进行检讨总结与针对性改进,观察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满意度。品管圈活动结束后,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满意度由活动前的63.3%,提升到品管圈活动后的98.33%。应用品管圈可以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方面的就诊满意度,提升患者住院就医护理体验,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方法:采用护理教学小组,对2011年度护士培训全程应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并与2010年度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个年度操作考核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度培训效果优于2010年度。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不断完善培训程序,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护理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探究分组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选取省妇幼保健院7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士职称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名,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研究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统计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等指标。研究组危重护理、文书护理、病房管理及消毒隔离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技术、情感支持、住院环境、健康教育等护理满意度各项目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分组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文章在回顾全面质量管理和PDCA循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油田科研项目的质量管理现状,对PDCA循环在油田地质类科研项目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庆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320例患者按随机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对照组160例给予常规预防管理(ICU管理、消毒隔离、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对抗菌药物知识的认知度、医护人员间加强交流合作、执行侵入性护理操作时注意预防感染以及为患者提供用药知识指导等),PDCA组的患者给予PDCA循环管理(于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实现对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全面防控医院感染),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PDCA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DCA组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卫生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DCA组单一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种及其以上的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PDCA管理能降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卫生执行率,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20.
PDCA理论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祖玮 《科技资讯》2007,(36):190-190
安全管理一直是建筑工程管理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简述PDCA循环步骤和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PDCA循环理论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将PDCA循环应用于安全管理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