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悬浮转子电动机的专利设计,该设计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转子和设置在所述转轴两端用于枢接所述转轴的环形支座,所述转轴两端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扇形凸台,所述凸台在所述转轴的径向上开有通气腔体,所述通气腔体由一泵气装置提供气压,设计的电动机利用凸台内的通气腔体内的高于大气压的气体,使所述凸台脱离所述环形支座,使转轴类似气垫船悬浮起来,使电动机不使用润滑剂,解决磨损的问题和润滑剂劣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下沉式卫生间的侧排积水处理器,包括过滤积水器、保护盖板、进水端口、出水端口,所述过滤积水器上安装有所述保护盖板,所述过滤积水器上安装有所述进水端口,所述进水端口下表面安装有所述出水端口,所述进水端口上表面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出水端口下表面安装有出水管,所述过滤积水器靠近所述进水端口的侧面上设置有溢流管。有益效果在于:积水通过溢流方式排出,且不会产生噪音,同时在空腔内形成一端水封,防止管内臭气细菌进入室内。  相似文献   

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远红外加热装置的灌装机,具有药液供应装置、供应管和制袋装置,所述制袋装置具有密封制袋薄膜左右端部的两个侧封滚轴和密封制袋薄膜的上下端部的两个水平密封滚轴,所述供应管一端穿过所述两个侧封滚轴之间的间隙,设置于所述两个水平密封滚轴之间,所述药液供应装置具有容纳药液的容器缸和设置于该容器缸底部并容置于该容器缸内的远红外加热管,所述容器缸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供应管连通的管口。该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远红外加热装置的灌装机具有加热时间短,效率高,耗电量较低的优点,在加热中药时,中药的热传导是由内到外,使中药的药性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4.
该实用新型涉及斗式提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式斗提机。该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连接可靠、运行平稳、不易掉斗,且使用寿命长的斗提机。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式斗提机,包括头轮、料斗、皮带,所述料斗设置在皮带上,所述皮带张紧在头轮上,所述皮带包括连接部和非连接部,所述皮带的连接部搭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冲孔,所述冲孔在皮带回转方向上的间距为50~60 mm,所述冲孔处固定有紧固螺钉;所述料斗均布固定安装在皮带的非连接部。该实用新型适用于带式斗提机。  相似文献   

5.
以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中心控制器,以烟雾传感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作为信号采集模块,以LCD1602为显示模块,以ADC0832模数转换器为数据处理模块,设计了一套智能家居防火防盗系统.介绍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方案和功能实现过程,并对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可实现温度和烟雾浓度检测、人体感应监测、警戒值设置和环境数据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借助ANSYS对铁水测温传感器的空腔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其仿真研究结果对温度传感器腔体的结构设计和传感器测温采样的工作模式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车门外板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后车门外板,包括后车门外板本体,所述后车门外板本体与后车门上的内板结合,所述后车门外板本体设有窗框部、门把手部和拱形部,所述窗框部周围设有多条缓冲带。该实用新型所述后车门外板本体与后车门上的内板结合然后安装在车上作为车后门使用,当车窗与后车门外板产生相对运动时,通过所述窗框部周围设有多条缓冲带来减少伤害,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后车门外板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后车门外板,包括后车门外板本体,所述后车门外板本体与后车门上的内板结合,所述后车门外板本体设有窗框部、门把手部和拱形部,所述窗框部周围设有多条缓冲带。该实用新型所述后车门外板本体与后车门上的内板结合然后安装在车上作为车后门使用,当车窗与后车门外板产生相对运动时,通过所述窗框部周围设有多条缓冲带来减少伤害,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基于IEEE1451.4的稳态燃烧烟雾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稳态燃烧烟雾机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提高其智能化程度,将智能传感器标准IEEE1451.4引入烟雾机控制系统设计中。在对IEEE1451.4标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 带有MMI(混合接口智能传感器)和NCAP(网络适配处理器)的智能化稳态燃烧烟雾机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测定了喷管口轴心温度与燃烧时间的关系,以及喷管口轴心温度与药液 流量的关系,并以此设计了烟雾机控制系统软件工作流程。依据IEEE1451标准,设计了1wire数字接口、传感器自动校准方式,实现了传感器的即插即用,使传感器与控制系统无缝 连接。对稳态燃烧烟雾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调试,获得了良好的雾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该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笔头和笔管分离的碳素笔笔芯,包括笔头,前端塑管,末端塑管,叠合部,皮筋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塑管与所述末端塑管之间通过所述叠合部连接,所述皮筋箍设置在所述叠合部的外表面,所述笔头设置在所述前端塑管的前端,所述前端塑管直径大于所述末端塑管直径。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笔头坏了的时候换笔头,末端塑管没有墨水时换下来,减少浪费,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11.
轨道客车     
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客车,包括车厢,所述车厢上开设有进风口,还包括可调可拆式风口,所述可调可拆式风口包括外框和内框,所述内框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外框中,所述外框固定在所述进风口中,所述内框上设置有可调式百叶风口和滤芯安装架,所述滤芯安装架位于所述可调式百叶风口的内侧。此种可调可拆式风口可以调节风口的开合大小以调节风量大小,并且便于拆装内框以更换滤芯,保证送风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该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穿戴麻醉面罩,包括气垫、上盖、挂环组件和软质头带,所述上盖固定在该气垫上,该上盖设有第一进气口,该第一进气口向所述上盖外侧延伸形成凸起部,所述挂环组件套设在该凸起部上,所述头带包括头带主体和两组连接带,该头带主体能套设在所述凸起部上,每组连接带均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头带主体的两侧,该第一连接带上设有软质的圆毛面,所述第二连接带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带上圆毛面相粘合的勾状的刺毛面。该实用新型通过将两组连接带中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粘合在一起,并贴合在人体头部的后部,进而对面罩进行固定,从而实现面罩的可穿戴。  相似文献   

13.
该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穿戴麻醉面罩,包括气垫、上盖、挂环组件和软质头带,所述上盖固定在该气垫上,该上盖设有第一进气口,该第一进气口向所述上盖外侧延伸形成凸起部,所述挂环组件套设在该凸起部上,所述头带包括头带主体和两组连接带,该头带主体能套设在所述凸起部上,每组连接带均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头带主体的两侧,该第一连接带上设有软质的圆毛面,所述第二连接带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带上圆毛面相粘合的勾状的刺毛面。该实用新型通过将两组连接带中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粘合在一起,并贴合在人体头部的后部,进而对面罩进行固定,从而实现面罩的可穿戴。  相似文献   

14.
张立 《科技资讯》2011,(28):131-132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是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中主要传感器之一,其工作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喷油量等参数的优化控制。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缺乏机理分析的缺点,以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为例,利用波形分析法阐述了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产生的机理,可以从根源上诊断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故障源所在,为发动机其它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防止突发性火灾,智能火灾报警器应运而生。 设计采用 STC89C52 单片机为系统主控,由 MQ-2 烟雾传感器、 DS18B20 温度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声光报警等部分组成。 通过设定的阈值检测室内烟雾和温度及火焰并发出声光报警,并 用液晶屏来实时数据显示。 经测试,该火灾报警器灵敏度高、成本低、响应速率快、安装简单,由于使用的是模块化电路,维护 成本也很低,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刘莉莉  来帅 《甘肃科技》2012,28(8):14-16
论述了智能化太阳能供暖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该系统根据PT100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太阳能真空管出水口温度和室温,利用单片机控制水泵、电磁阀实现储热、供暖,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昼夜不间断供暖,供暖温度灵活可调,从而降低了热量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止突发性火灾,智能火灾报警器应运而生。设计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系统主控,由MQ-2烟雾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声光报警等部分组成。通过设定的阈值检测室内烟雾和温度及火焰并发出声光报警,并用液晶屏来实时数据显示。经测试,该火灾报警器灵敏度高、成本低、响应速率快、安装简单,由于使用的是模块化电路,维护成本也很低,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通过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来控制灭火的灭火装置的不足;然后,基于"大空间智能灭火"装置的原理及关键技术分析,认为该装置具有系统造价低、安装维护简便、自动启闭灭火系统并报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方位远程地采集公交车安防信息,确保其运行安全,采用无线射频模块和红外、烟雾及门磁传感器完成了系统硬、软件的设计.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传输给无线射频模块.烟雾传感器防止公交车火灾的发生,门磁和红外传感器防止盗窃.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处理和传递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已应用于公交车辆安防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管体(1),所述的管体(1)一端底面开有与管体(1)内腔相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直径大于螺钉(4)杆径且小于螺钉(4)钉头直径,所述的管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提拉装置,使用时把螺钉(4)装入管体(1),螺钉(4)杆伸出管体(1)底面,将管体(1)放入模具如凸模(5)的深孔中,将螺钉(4)拧入下模座(6),使凸模(5)与下模座(6)紧固连接,管体(1)同时固紧在模具如凸模(5)的深孔中,当装拆螺钉(4)时,只需将螺钉(4)拧松,提拉管体(1),即可将螺钉(4)取出,这样,在装拆过程中螺钉(4)能快速定位、不会掉在空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