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速铁路也得以快速发展,客运专线不断建成通车,目前,国产的CRH3、CRH5型动车已经投入运营。作为铁路车辆,尤其是动车组中最为关键性的部件,转向架是减缓车辆和线路间相互作用、确保动车组行车安全和车体支撑,其设计的合理直接影响着动车组的可靠、平稳和安全运行。该文就动车组及其转向部件性能分析作为切入点,浅要分析了动车组转向架结构疲劳性能,并就动车组的构架疲劳荷载进行解析,以期促进我国动车组动车转向架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动车运用所的调车计划编制随着检修任务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调车计划编制的自动化对于增强动车运用所的检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最小化动车组检修任务完成时的时刻之和为目标,考虑动车运用所的股道占用冲突等约束构建优化模型,设计的贪婪算法结合邻域搜索的启发式算法可以对调车计划编制的自动化问题进行快速求解。最后,设计算例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对于15组动车组规模的5个算例,平均Gap值为0.87%,且有3个算例直接求出了最优解;对于20组动车组规模的5个算例,邻域搜索改进的平均值为1.35%。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速动车组检修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高速铁路动车组的结构、运用与维修特点和国外运用经验,论述了高速列车在运用中的若干个问题;探讨了动车组的维修体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高速列车运用检修模式,提出了高速列车的运行方式、乘务制度、检修制订芭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动车的生产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更新。CRH380A型动车组就是最新一代的动车组。它满足京沪高铁的时速要求,并且很快被应用到铁路的运行中。对新一代的CRH380A型动车组来说,其总的组装工艺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这就意味着要在传统的动车总组装工艺上进行优化处理。该文简单介绍了CRH380A型动车组内容,并且对于CRH380A型动车组总组装问题上出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了CRH380A型动车组总组装工艺优化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动车组转向架一直都是动车组部件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件。随着我国铁路速度的提升以及高速铁路动车组的不断发展,动车组转向架柔性构架的问题也成为关系到动车组安稳运行的重要问题。该文以动车组转向架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其柔性构架的动态特性,即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计算方法以及构架刚度对动车性能的影响,最后从焊接结构特点提出了转向架柔性设计中横梁设计的影响。希望能为广大业内人士提供一些浅薄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针对高速铁路动车组周转问题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在考虑动车组的检修、空车回送、重联编组等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最少动车组运用数目为目标,对动车组周转图进行优化.首先对我国24 h为周期的基本运行图进行增广操作,增广操作是指将2张单日运行图无缝拼接,形成以48 h为周期的增广列车运行图.在增广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构建出...  相似文献   

7.
动车所一级修作业流程大都采用“清洗-检修”固定作业顺序模式,由于线路容量限制和动车组到达时间顺序不固定,该模式会导致动车组等待时间长、线路空闲和检修能力浪费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动车所一级修灵活作业顺序的非线性整数模型,模型以最晚完工时间最小为目标,并考虑了动车组作业先后顺序、单个动车组作业流程以及动车组运用计划时间要求等约束条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完成求解.以太原动车所为例,对比其他两种固定作业顺序模式,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灵活作业顺序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动车组等待作业时间,加强线路的利用率,缩短最晚完工时间,提高动车所一级修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应汝贵 《科技资讯》2014,(8):156-157
CRH系列动车组轮对是保证动车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动车组列车运行的品质和安全。通过分析CRH2动车组轮轴三级修检修项点,质检人员分配,质量控制以及故障处理,确保整个检修作业保质保量完成,进而使列车能安全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跃式发展,动车组运行速度越来越高,塞拉门系统是动车组安全正点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长大交路、恶劣环境下塞拉门系统故障率较高.为方便日常运用检修,保证动车组安全正点运行,本论述介绍CRH5型动车组塞拉门结构组成、功能原理以及在运用中出现的典型故障案例,并归纳塞拉门故障防范措施及日常维护保养方法.此外,给出合理的主门控器安装位置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动车组在运行途中出现的各类故障,检修段需要根据动车组发生的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因此本文将故障知识库应用到高速铁路动车组,着重研究了基于Rete算法的推理机在知识库系统的应用,并对Rete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利用动车组故障数据对优化前后的Rete算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自我国动车投入运行以来,虽未发生过行车安全事故,但是日常的检修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基于CRH2型动车组平台的主要车型有CRH2A、CRH2B、CRH2C、CRH2E型和CRH2C型以及CRH380A/AL型。该文列举出在CRH2型平台动车组三级检修电气调试中发现的容易发生的故障类型,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拓 《科技资讯》2014,(6):32-32
动车组转向架高级检修过程中,故障处理渐渐成为生产的瓶颈。通过将数字化应用于动车组转向架故障处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生产瓶颈。同时也对"未来工厂"和"数字化工厂"等技术理念在动车组检修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3.
转向架更换设备主要用于高速动车运用所和动车段进行列车检修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列车不解体情况下,在线更换有故障的转向架。本文主要介绍由欧姆龙系列PLC控制的转向架更换设备,介绍其电气组成,和常见故障。对其常见的故障进行分类,浅析其电路部分的故障和系统的故障,通过对这两类故障的处理,找出一些经常容易出现故障的故障点,来提高其维修检查的效率,总结出一些简单的处理办法,来保证其设备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造成动车组车轮高阶不圆度的原因,本文从镟修工艺与列车行走两个角度,利用大量列车运行与维护的历史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手段,针对动车轮高阶多边形出现的规律做研究,以指导动车使用方更合理的安排轮对运营和检修工作。本文从大数据分析的角度,从轮对位置、行驶里程、动车速度、运行交路等多方面进行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15.
CRH2型动车组三级检修过程中,牵引拉杆节点刚度检测占用了较多的检修时间。在300 km速度级动车组载荷条件下,对五级修运用之后的牵引拉杆节点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速疲劳试验之后的牵引拉杆节点的静刚度变化进行了试验评估。结果表明,CRH2型动车组牵引拉杆节点满足三级修时取消刚度测试的要求,为检修规程的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列车开行方案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考虑动车所选址对列车始发/终到站选择的影响,以列车运行成本、动车所建设成本、动车组出入动车所的空驶成本为优化目标,提出动车所选址与列车开行方案协同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特点,采用拉格朗日松弛技术对复杂约束进行松弛,将原问题分解为客流路径分配子问题和列车开行及动车所选址子问题,以珠三角城际网络为案例背景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动车所与其直接关联车站间空驶里程时,与初始方案相比,优化方案的动车组出入动车所产生的空驶里程降低了56 160列·km,减少了1组车底;与对比方案相比,动车组出入动车所产生的空驶里程降低了13 250列·km,增加了3组车底.通过分析不同服务水平下的列车开行方案与动车所选址方案的联动关系,验证了将两者协同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赵梦华 《科技信息》2013,(8):469-469
运维信息系统是动车组产品检修和运用的重要平台和工具,大大提高了动车组各项运用信息数据的共享,为检修运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介绍了运维信息平台的功能和当前使用情况,对运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开发更高层次的系统提出蓝图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轨道车辆车载辅助电源通用检测设备缺乏的问题,设计搭建了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车载电源性能 指标评测的自动化集成测试平台。该平台以上位机软件作为主控制器,综合运用计算机控制、变频调压、传感 器测量、网络通讯等技术,模拟动车实际工作环境,对已有硬件设备进行整合和集成,将之搭建构成统一的硬 件测试平台。并在此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开发软件测控系统,提升实验室对车载电源寿命及可靠性检测的 工程研究能力,为动车组对相应产品的高级检修提供测试数据作为检修依据,节省了检测资源,提高了检测 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动车制动系统的故障发生率具有模糊不确定性以及实际工作环境中故障的发生包含动态性特点,运用三角模糊数和扩展原理来表示底事件故障率,将动态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模型与故障树模型相结合,分析获得动态贝叶斯网络叶节点的模糊故障率和各根节点的后验概率。解决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动态系统可靠性分析问题,对兰新客专线路上运行的动车组的制动空气供给系统进行分析,获得了系统的可靠度预测曲线和薄弱环节,为该路线上运行动车的制动系统针对故障特点制定相应的检修和维护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相继开通,GSM-R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山区为了解决隧道内无线场强的覆盖问题,GSM-R的光纤直放站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铁路系统严格的安全管理和长大隧道实际地理环境都给漏缆设备的检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实现对隧道内漏缆运用质量的监测,克服现场测试和检修的客观困难,我们在合武客专大别山地区隧道群,利用既有直放站系统开展对漏缆运用质量的监测实验,通过近一年的运用实验,利用较小的投入成功实现了对漏缆运用状态的实时监测。本文通过对现有光纤直放站系统的改造实现对隧道内漏缆运用质量的检测,从设计原理、关键参数和网络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