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处理工艺对6061铝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固溶温度为420、450、490、530、570℃,保温6 h,时效温度为173℃,时效时间为1、2、3、4、56、h,对6061铝合金进行固溶时效处理.采用MEF-3金相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EMPA-1600电子探针进行成分分析、布洛维硬度测试仪进行硬度检测,分析固溶时效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和时效时间对6061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固溶时效后可以获得大量均匀的Mg2Si强化相,且在固溶温度为530℃,保温6 h,时效温度为173℃,保温3 h时获得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新型高强度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采用正交实验,对新型高强度铸造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确定出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固溶处理温度550℃,固溶处理时间16h,时效温度150℃,时效时间10h。在此工艺条件下铝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可达到498MPa,延伸率δ为6.8%。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7A05铝合金热轧板材的综合力学性能并减少各向异性,对7A05铝合金固溶、预时效、时效和形变处理等工艺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比较了供货态、形变态、回归(RRA)态和采用预时效形变热处理的优化态热处理工艺对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固溶的最佳温度为480 ℃,单级时效最佳工艺为120 ℃,24 h,双级时效中第一级时效最佳工艺为90 ℃,8 h,最佳形变为25%. 通过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由于预时效析出促进形变热处理时亚晶等轴化,优化态强度高,进一步改善了合金性能,减少了轧制板材纵横向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倾向.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铝合金表面硬质涂层质量,对7A04铝合金固溶处理后两种不同时效工艺进行对比,确定了适合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硬质膜的热处理工艺。在确定镀膜时间后,通过对溅射功率的改变,探索出最适合镀膜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固溶时间相同时,采用分级时效的热处理工艺比采用任何单级时效的热处理工艺都要适合限制镀膜时间和温度的磁控溅射方法。得到力学性能良好的硬质膜最佳镀膜工艺为:470℃×60min水淬+120℃×3h功率210W×5h。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处理、硬度测试、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分析不同的时效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时间对超高强铝合金硬度的影响,并利用正交方差分析对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在固溶温度为460℃,固溶时间为400、60、200 min,时效温度为130、150、170℃,时效时间为10、15、20 h的条件下,各参数对硬度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取W含量为7%的Al-W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对合金微观组织、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有较大影响。对于含W为7%的Al-W合金,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的耐磨性和硬度增强;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的硬度增大、耐磨性增强。实验条件下,合金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30℃固溶80 min,220℃时效10 h。  相似文献   

7.
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技术制备了Mn-Cu-Al阻尼合金,经840℃×0.5 h固溶处理后按不同温度、时间进行时效热处理,借助相关仪器分析了时效工艺对锻态Mn-Cu-Al合金的阻尼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Cu-Al合金在时效过程中发生调幅分解形成了局部富Mn区,冷却后获得马氏体孪晶,且随时效保温温度提高与时间的延长,硬度逐渐增大,阻尼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在430℃保温1 h,Mn-Cu-Al合金阻尼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阻炉加热,对半固态A356铝合金触变成形件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并进行组织与性能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535℃温度下固溶处理,随固溶时间的延长,强化相溶解充分,合金元素在晶格的分布均匀,强度得到了提高·在180℃温度下时效,强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延长时效时间,则合金出现软化·触变成形变形带的存在,起到了强化作用·本研究为A356合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生产工业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下FGH96惯性摩擦焊接头的综合性能,对FGH96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后进行不同温度的固溶热处理和失效热处理,通过对宏观形貌、显微组织、γ'强化相、显微硬度及疲劳极限的分析,确定最佳热处理工艺。研究发现,热处理工艺为1 080℃保温2 h固溶热处理,760℃保温10 h时效强化时,焊接接头的晶粒恢复到母材程度、γ'强化相最为均匀、显微硬度最高、疲劳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时效处理对2618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时效处理对2618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固溶温度分别为520、535和550℃时,对2618铝合金试件进行时效温度为200℃、时效时间为20 h的热处理,并对热处理后的试件进行常温和高温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对2618铝合金进行时效处理后,可以获得大量均匀、细小的Al<,9>FeNi异相强化相,可明显提高2618铝合金的常温和高温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形变热处理工艺对引线框架用CuCrSnZnCe合金的硬度和软化温度的影响,分析了固溶温度和精轧变形量对合金耐热性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退火1 h后合金的组织变化,分析了合金软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经过920℃固溶1 h、40%冷变形,在500℃时效2 h、再进行40%冷变形,480℃时效1.5 h、最后进行20%精轧等多次变形时效工艺后,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硬度为177HV,软化温度达518℃。  相似文献   

12.
对碳纳米管/2024铝合金复合材料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通过维氏硬度和室温拉伸实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对固溶和时效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析出相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强塑性与固溶和时效处理密切相关,碳纳米管/2024铝合金复合材料经530 ℃×4 h固溶处理后维氏硬度达到最高,为179.45,较原始复合材料维氏硬度提高约31%。时效处理后加速了时效硬化行为,经130 ℃×4 h时效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最高,分别为430.4 MPa,606.1 MPa和9.5%。结果表明,碳纳米管/2024铝合金复合材料适宜的固溶和时效制度为:固溶处理530 ℃×4 h,时效处理130 ℃×4 h。  相似文献   

13.
2124铝合金热轧厚板的热处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和DSC,OM,TEM分析,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对2124铝合金40 mm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适宜的固溶温度为495~500℃,固溶时间为80~100 min;适当提高固溶温度或延长固溶时间,合金中过剩相的溶解程度增大,合金的固溶程度增大,因而合金强度提高,但过高的固溶温度或固溶时间使合金的伸长率降低;当淬火水温度在16~35℃范围内时,合金性能变化不大,但稍高水温淬火有利于提高合金的伸长率;随淬火转移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强度有所上升,但伸长率下降,为了提高合金的塑韧性,淬火转移时间应尽可能短;合金适宜的时效温度为185℃,时效时间为12 h,合金主要强化作用来源于S′和θ′过渡相的析出强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OM)、常温拉伸试验以及扫描电镜(SEM)等研究了固溶保温时间对7050铝合金固溶程度、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时间的增加,合金组织的回复再结晶程度增大,变形晶粒转变为等轴晶粒.7050铝合金中的难溶相Al7Cu2Fe和Al2CuMg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仍然难以溶解;7050铝合金较理想固溶处理制度为477℃固溶1 h,经过121℃时效24 h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Rm=605 MPa、Rp0.2=547MPa、A=12.8%.  相似文献   

15.
对难变形镍基高温合金 GH720Li 进行了亚固溶处理、亚固溶+单时效(650℃,24 h→空冷)或双时效处理(650℃,24 h→空冷+760℃,16 h→空冷)以及870℃时效3000 h 条件下γ相演变规律的研究。发现一次γ相受亚固溶处理影响较大,发生部分回溶的程度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大,时效处理使一次γ相向球形或近球形转变;二次和三次γ相在亚固溶保温过程中完全回溶,在时效处理时补充析出明显且析出数量和区域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大;870℃长期时效时,合金组织逐渐均匀,二次和三次γ相完全回溶,晶界一次γ相时效500 h 后有所粗化,合金硬度先降低而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以0Cr21Mn17Mo2Nb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为实验材料,经1 140℃和10h固溶处理后,在750、850、950℃下进行不同保温时间时效处理,然后经1 020℃分别保温2、4h后水淬。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保温时效时间内,850℃下析出最为明显。同一时效温度下,随保温时间延长,胞状析出物由晶界向晶内生长,形状呈层片状、条状、短棒状及颗粒状;850℃时效8、16h后经1 020℃保温4h,析出物球化现象比较明显。随着保温时间延长,硬度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一种新型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并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淬火介质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850℃保温1h,火淬,350℃时效1h,空冷。时效温度对合金性能有显著影响,在400℃以下,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增大,而塑性无明显变化;在400℃以上,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降低,而塑性显著增大。淬火介质的类型和温度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常温水是理想的淬火固溶介质。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采用喷射沉积高硅铝合金碳化硅梯度增强复合材料,进行墩挤锻压制备汽车发动机活塞的方法,设计了该方法所用的活塞锻压模具,并研究了变形速率、始锻温度、坯料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梯度增强高硅铝合金活塞锻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制备出碳化硅梯度分布的铝合金活塞,活塞壁部外表面沿裙部末端至环槽区碳化硅分布为3.7%~13.6%;且最佳的锻压工艺参数为:变形速率为0.05s~(-1),始锻温度为465℃,坯料保温时间为2h.活塞取样并经固溶+时效热处理后,其性能指标为抗拉强度达382MPa,延伸率为6.0%.  相似文献   

19.
利用正交试验法,对Al-Cu-Mn合金半固态锻压件进行了固溶时效热处理.通过对硬度指标的分析,获得了热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分析了时效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Al-Cu-Mn合金半固态锻压件在固溶温度540℃、固溶时间13 h、时效温度165℃、时效时间8 h下,其维氏硬度值可达130 MPa以上;且析出相均匀、弥散地分布在基体上.  相似文献   

20.
对难变形镍基高温合金GH720Li进行了亚固溶处理、亚固溶+单时效(650℃,24 h→空冷)或双时效处理(650℃,24 h→空冷+760℃,16 h→空冷)以及870℃时效3000 h条件下γ′相演变规律的研究.发现一次γ′相受亚固溶处理影响较大,发生部分回溶的程度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大,时效处理使一次γ′相向球形或近球形转变;二次和三次γ′相在亚固溶保温过程中完全回溶,在时效处理时补充析出明显且析出数量和区域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大;870℃长期时效时,合金组织逐渐均匀,二次和三次γ′相完全回溶,晶界一次γ′相时效500 h后有所粗化,合金硬度先降低而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