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志喜 《科技信息》2011,(30):355-355
文章阐述了聚煤古构造及煤厚分析法在煤厚预测中的意义,并利用聚煤古构造及煤厚分析法对煤厚变化作了成功预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华蓥山矿务局高二矿为例,提出了煤和瓦斯突出与断层密度、煤层埋藏深度和平均煤厚差的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并将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用于煤和瓦斯突出的预测,而且通过已采区实际资料的统计和验算,详细说明了所述方法的实际步骤。  相似文献   

3.
从煤厚、含气量及气体成分、煤级、储层裂隙孔隙、渗透性、储层压力、吸附特征、资源丰度等方面对平顶山矿区首山一井的主采煤层--二1煤煤层气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首山一井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16.9493×108m3.含气量多在8m3/t以上,气体中甲烷成分多在70%以上;二1煤具有储层压力高、解吸时间短的特点,使得地层能量充足、煤层气井初期产能大;二1煤处于中变质阶段、煤体结构相对完整造成储层渗透性较好,利于煤层气开发;指出多煤层联合开发将是该区煤层气开发的最佳途径.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4.
极软特厚煤岩层大断面综放开采工作面切眼支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北矿8101工作面主采煤层8煤,煤层平均倾角13°,82煤平均厚2.8m,f=0.2~0.4;81煤厚3.90m,f=0.1~0.3,煤层极其松软:两层煤之间夹矸平均厚1.43m,岩性为泥岩:直接顶平均厚度1.86m,灰~深灰色砂岩;  相似文献   

5.
城子河组是七台河地区的重要含煤地层。研究表明,煤层主要分布在改组中段,厚煤带呈NEE展布,煤厚与煤系厚度及砂体厚度有关,沉积环境是引起煤厚变化的主要因素,可采煤层主要形成于废弃三角洲平原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淮南潘三矿11-2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和主控因素,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线性回归的方法,结合潘三矿地质勘探期间瓦斯地质资料和现场实测瓦斯数据,分析了11-2煤层瓦斯赋存特征,探讨了煤层瓦斯赋存与埋藏深度、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厚和煤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煤层埋深、地质构造和顶板岩性是影响11-2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煤厚增加使得瓦斯含量也相应增大,构造软煤的不均匀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瓦斯突出危险性,从而为潘三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淮南矿区煤厚、煤阶、煤岩、围岩的封闭性、煤层气的含量与组分、煤层的渗透性等煤层气资源地质特征的分析 ,认为淮南矿区是具有丰富煤层气资源及良好赋存条件的地区 ;根据矿区高地应力、煤储层低渗透率的特殊性 ,提出了在该地区进行煤、气一体化开采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吕兆民 《科技资讯》2005,(22):40-40
龙湖分公司31001工作面倾斜长105m,煤层倾角33m,煤层厚度平均为7m,工作面采用2.2m“π”型钢梁,单体液压支柱二梁五柱支护顶板,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距离采线100m时,上顺槽由三石门向二石门掘进30m时停掘。根据石门煤厚资料,上二石门煤厚2米,下一石门煤厚0.7米,上j倾槽改由上二石门向三石门掘进,由于受断层影响,煤层由2米迅速变成0.8米,掘至25米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精确预测煤层厚度变化,分析了波阻抗反演与煤厚的相关性,对测井资料和反演后的合成地震波振幅进行线性回归,建立了原生煤的正演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非井点的地震属性上,利用同位协同克里金方法实现了对淮北桃园矿区煤层厚度的预测,结果与已知钻孔探测资料十分吻合,证明了利用地震振幅预测煤厚以及分类正演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朔县矿区太原组沉积体系与煤聚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朔县矿区太原组沉积特征、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原组下组煤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研究表明,太原组下部主要为障壁-泻湖-潮坪沉积体系;上部主要为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下组煤(即9、10、11号煤层)形成于障壁坪和泻湖坪环境,煤组下部砂体与煤厚具有互为消长的成因关系,即砂岩厚度大的区域不利于成煤。  相似文献   

11.
1 煤层群分组的数学模型煤层群分组应遵循以下原则经济效益好;各层组巷道易于布置;各层组间煤厚不要相差过于悬殊,以便于组织生产;具有涌水、沼气、煤突出的煤层应单独回采。煤层群分组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一、地质概况 1.煤层赋存条件 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煤矿66213工作面位于矿区六水平六采区,风巷工程标高-662m,顺槽工程标高-730m.其中,C13煤层为结构简单的厚煤层,平均煤厚为6.5m,顶区回采后,底区剩余煤厚4.5m,煤层局部靠底部含一层厚0.1~0.6m的夹矸,局部块段有夹矸插入体及底鼓变薄带,煤层倾角平均25°,煤种为1/3JM,密度为1.37t/m3.  相似文献   

13.
赵魁伟 《科技信息》2010,(27):395-395
鹤煤集团(公司)五矿位于鹤壁矿区中部,58年建井,60年投产设计能力为45万吨/年,2007年核实生产能力为35万吨/年。井田煤系地层走向在30°~150°之间。开采二迭系山西组二1煤层,煤厚平均8.0m,煤层倾角一般为8°-30°,煤层结构简单,属稳定特厚煤层。煤层伪顶为黑色泥岩及深灰色砂质泥岩,直接顶为深灰色砂质泥岩。该矿自建矿以来,本井田内先后发生18次突水,突水量大于60m3/h的有10次,其中O2灰岩一次(邻近小煤矿井田边界断层),C3L8灰岩层8次,二1煤顶板砂岩1次。O2灰岩最大突水量13507m3/h,C3L8灰岩最大突水量1210 m3/h,二1煤层顶板砂岩最大突水量80 m3/h。由此可见O2、C3L2、C3L8、S10含水层是构成本区开采二1煤层的主要充水水源。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张集矿煤田地质勘探资料,结合矿井生产中测定的各项煤层瓦斯参数,从地质的角度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因素.张集矿迄今所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多是受地质构造影响,是以地应力为主导因素的突出.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程度随着煤的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增大,构造煤发育的地区往往是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较大的地区.煤的厚度越大、煤厚变化程度越大的地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越大.煤层顶板岩层为泥岩、炭质泥岩、粉砂岩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国投新集一矿13煤煤厚7m左右,最适宜采用放顶煤开采,但在F16与F10两大断层之间的地堑向斜区域,因断层、褶曲构造极其发育而无法布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新集一矿采用对地质构造条件适应性较好的"Ⅱ"型钢梁炮采放顶煤开采工艺布置工作面,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谭军  杨同鸟 《安徽科技》2007,(10):47-49
国投新集一矿13煤煤厚7m左右,最适宜采用放顶煤开采,但在F16与F10两大断层之间的地堑向斜区域,因断层、褶曲构造极其发育而无法布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新集一矿采用对地质构造条件适应性较好的"Ⅱ"型钢梁炮采放顶煤开采工艺布置工作面,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坦家冲煤矿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系龙潭组上部含煤段(P2L2),含煤7层,3煤层局部可采,6煤层全井可采,为本矿井的主要可采煤层。6煤层底板褶曲发育,煤层厚度变化大,煤厚0.52-17.7米,可采指数97.6%,变异系数84.2%,属于不稳定煤层。  相似文献   

18.
一、突出分布特征   淮南矿区自建矿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141次,其中118次(占突出次数的84%)发生在断层、褶曲、煤厚增厚带等构造带内.   ……  相似文献   

19.
一、突出分布特征 淮南矿区自建矿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141次,其中118次(占突出次数的84%)发生在断层、褶曲、煤厚增厚带等构造带内.  相似文献   

20.
煤厚半变差函数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针对影响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的重要地质因素-煤层厚度变化,把半变差函数的理论 应用于综采地质条件的煤厚变化的评价中,对煤厚进行了半变差函数的结构分析,用统计方法构制煤厚实验半变差函数,并对煤厚实验半变差函数的各个参数给出了地质释义,为在缩采地质条件评价中,准确地评价煤厚变异程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