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药黄芩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中药黄芩提取工艺,以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溶剂用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和黄芩粒度5个因素对黄芩苷提取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为60%,乙醇溶剂用量为70~90 mL,浸泡时间为0~3 h,回流时间为120 min,黄芩粒度取0.1~0.5 mm为最佳的提取条件.本工艺设计合理,方法方便实用,预测性强,是优化中草药提取工艺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以相分离温度及其变化幅度为指标考察了乙醇和柴油的相容性。结果表明,直馏和加氢柴油馏分油及所有市售柴油与乙醇的相分离曲线随乙醇含量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馏分油在乙醇含量为5%~20%范围内,相分离温度升高25~40℃,调合柴油在乙醇含量为10%~20%时,相分离温度升高10~15℃,且在乙醇含量约50%时相分离温度都达到最高值;芳烃含量较高的催化裂化柴油相分离温度随乙醇含量增加呈单调升高的趋势,但整体升高幅度小于15℃。柴油的烃族组成和50%馏出温度对乙醇与柴油的相容性有较大影响。加入助溶剂后乙醇和柴油的低温稳定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3.
甲醇加压精馏对体系汽液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甲醇精馏过程的加压精馏塔的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压力对甲醇-乙醇-水、甲醇-乙醇、乙醇-水汽液平衡的影响;选择了塔顶的工艺操作条件压力为0.5~0.6 MPa。  相似文献   

4.
Pd/C催化水合肼还原法制备邻氨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Pd/C催化下水合肼还原邻硝基苯酚的方法制备邻氨基苯酚,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还原剂用量对反应产物收率的影响.优化条件为:95%乙醇为溶剂,0.010 g质量分数为10%的Pd/C催化下,1.300 g质量分数为85%的水合肼还原1.390 g邻硝基苯酚,在75~80℃下反应4 h后,反应粗产物用95%乙醇重结晶得邻氨基苯酚0.95 g,收率为87.16%.目标产品通过了红外、紫外、氢核磁共振和质谱表征.  相似文献   

5.
改进复分解法与一步法制备硬脂酸稀土PVC热稳定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两种制备硬脂酸稀土的新方法———改进复分解法和一步法.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反应时间、乙醇用量等因素对制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法以20mL乙醇为溶剂,反应温度80℃,无催化剂下反应30min,产品得率为83%;一步法以5mL乙醇为消泡剂,反应温度140℃,催化剂用量2.5mL,反应60min,产品得率为76%.利用FT-IR和XRD技术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并对产品质量和PVC的热稳定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乙醇水溶液近红外激光拉曼光谱随体积分数和温度的变化,首先通过便携式近红外激光拉曼光谱仪测得0~100%乙醇水溶液在10~30℃的拉曼光谱,然后将温度和拉曼光谱值一起用于建立体积分数预测模型,以提高其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带有温度值的PLS模型相关系数(Rc)为0.997 6,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1.94,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p)均达到0.995 0以上,建立的乙醇水溶液联合模型性能较稳定,能够满足不同温度下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的测定,满足实际在线检测的需要.进一步研究温度与乙醇水溶液的近红外拉曼光谱的关系,在体积分数0~100%每隔10%建立一个近红外拉曼光谱的温度PLS模型,得到11个模型的相关系数,R值在0.734 4和0.954 7之间,并且随着乙醇体积分数变大,R值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牡丹皮中丹皮酚的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即水蒸气蒸馏法和乙醇渗漉法,结果乙醇渗漉法比水蒸气蒸馏法丹皮酚的提取率高。因此,进一步考察了乙醇渗漉法的乙醇浓度(75%~95%)、浸泡时间(12~36h)、渗漉速度(2~6ml/min)、乙醇用量(6~10倍)对牡丹皮中丹皮酚提取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设计(4因素3水平)获取9个不同实验条件,并用HLPC法检测丹皮酚,对实验结果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得出结论。乙醇渗漉法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75%、浸泡时间12h、渗漉速度6ml/min、收集相当药材8倍量的体积,丹皮酚的提取率为最高95%。乙醇渗漉法比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工艺流程简单,可操纵性强,得率高。确定的参数可为以后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催化剂筛选和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对Pd/C催化氢化法制备4-氨基苯乙腈进行了研究.在对硝基苯乙腈、3%Pd/C和乙醇,三者用量分别为16.0,0.80和100.0 g,控制还原反应H2压力为0.4 Mpa,温度为30~40℃,时间为4h的优化条件下,液相色谱检测产品收率达到90.55%.  相似文献   

9.
将杜仲叶粉先用氯仿除脂,乙醇超声提取绿原酸,再经适当萃取除杂后、通过两次制备薄层色谱纯化得到绿原酸.产品的紫外光谱特征与文献相符,薄层色谱主斑与绿原酸对照品对应,HPLC的主峰tR与绿原酸对照品的tR吻合.HPLC外标法测得产品绿原酸的纯度为91.6%以上.所建立的纯化制备方法简便、直观、对绿原酸有很好的分离效果,适合于数百毫克级~克级的制备.  相似文献   

10.
熊双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451-8453
为了实现对废液中的乙醇回收再利用,对乙醇含量较低的乙醇水溶液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中的塔釜加热温度、混合溶液的浓度、回流比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主要参数和产品纯度影响因素之间的一些关系。结果满意,为废液中乙醇的回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休哈塔假丝酵母初始菌株经过驯化筛选出一株TZ-8高产酒精菌株,研究了木糖初始浓度、温度、转速以及pH值对TZ-8菌株发酵产乙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是木糖初始浓度为40 g/L,温度为30℃,转速90~110 r/min,初始pH4.5~5.0,乙醇产量为11.02 g/L,木糖利用率达到86.9%.  相似文献   

12.
利用乙醇溶析结晶法从脱硫废液中分离NaSCN,采用平衡法测定Na2S2O3、NaSCN在水和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探讨其随温度及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加入乙醇作溶析剂使Na2S2O3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减小;乙醇的体积分数较大时,Na2S2O3的溶解度接近0,此时进行分离能从脱硫废液中得到纯度较高的NaSCN;在温度为308.15 K、乙醇体积分数为0.2~0.3时,Na2S2O3和NaSCN的溶解度差值最大。  相似文献   

13.
以多元酚为原料,乙醇做溶剂,在相转移催化剂条件下与氯乙醇作用,合成多元羟乙氧基苯的方法,提高了产品产率,缩短了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辐射致色染料——六羟乙基副品红氰化物的合成。本研究采用丙酮氰醇代替氰化氢或氰化钠为氰化剂,采用环氧乙烷代替氯乙醇作为羟乙基化剂,获得了高纯度的产品。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以乙二醇独甲醚作为溶剂制备的隐色染料氰化物化学剂量计用于测定1—100千拉德的~(60)Coy射线吸收剂量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温度对乙醇氧化产生乙醛排放的影响,配置了乙醇标准气,并将流反应器置于发动机排气管中;在变温和恒温环境下,利用发动机排气温度环境和气相色谱氦离子化检测器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了温度对乙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起始氧化温度约为723K,乙醛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变温环境下不同流速时乙醛生成和氧化的临界温度区间为832~870K,在临界温度区间内乙醛的质量浓度最高;低于临界温度时乙醛的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750~870K为乙醛快速生成的温度区间,高于临界温度时乙醛的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乙醇对小鼠全脑GABA及其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通过测定腹腔注射乙醇的 C-57小鼠全脑游离 GABA 浓度和~3HGABA 与脑膜受体的结合,来研究乙醇对小鼠全脑 GABA 递质系统的作用。乙醇腹腔注射30分钟后小鼠脑内游离 GABA 浓度没有显著变化,而~3H-GABA 和小鼠脑膜 GABA_A 受体的高亲和性结合位点的增加,低亲和性位点结合降低。  相似文献   

17.
由生物质等路线生成的乙醇资源丰富,将其作为平台分子制备含氧化学品有望发展成为新的生产大量精细化产品的石油资源替代路线.论述了近年来基于多相催化转化乙醇生成高值含氧化学品(如乙醛、高碳脂肪醇、芳香醛/醇)的研究进展,指出乙醇在金属-羟基磷灰石上转化生成芳香醛/醇是当前研究前沿.此外,乙醇高值转化利用制高碳数(n>4)含氧产品仍是后续乙醇转化利用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乙醇连续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了3种测定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乙醇连续发酵性能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硅橡胶膜的渗透蒸发作用可有效消除乙醇发酵过程中的产品抑制效应,将乙醇产率提高至传统发酵过程的3~4倍;从发酵液中连续分离出来的乙醇,经过冷凝后成为高浓度产品,冷阱收集液乙醇浓度可达原料液乙醇浓度的4倍左右.膜的固定作用使反应器中保持了较高的酵母细胞浓度,但是无机盐、不挥发性副产物及老化细胞的堆积会影响细胞活性,为了获取高乙醇产率,必须将部分发酵液从膜生物反应器中取出.  相似文献   

19.
在排除内外扩散的条件下,采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进行醋酸乙酯加氢制乙醇本征动力学研究.实验使用催化剂为上海华谊技术研究院研制0.193~0.770 mm铜基复合催化剂,反应温度为453.15~503.15 K,反应压力为4.0 MPa,液时空速为3.2~4.5 h~(-1),氢酯比(摩尔比)为5~30.选用双曲型动力学模型,基于LangrnuirHinshelwood机理,建立了醋酸乙酯加氢制乙醇的本征动力学模型.采用单纯型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算,并对模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以醋酸乙酯和氢气表面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实验数据,模型可为判断催化剂反应行为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1:乙醇浓度是发酵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参数,乙醇浓度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发酵过程的控制精度和发酵产品的质量。基于气液相平衡原理建立乙醇浓度的在线测量数学模型,以ATMEGA16L单片机和TGS2620半导体气敏传感器为核心,设计了乙醇浓度在线检测仪。理论和实验证明该检测仪具有通用性好、测量准确度高、性能稳定、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