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梅子 《科学之友》2010,(1):59-59
<正>响尾蛇是一种毒蛇,因尾端有角质环,摇动时能发出类似溪河中的"嘎啦嘎啦"流水声,以诱捕因口渴急欲觅水源的小动物,故名。北美的钻洞猫头鹰与金花鼠(一种小松鼠)是与响尾蛇截然不同的动物,但它们都会伪装成响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自古以来,人们就想方设法驯服它们,让它们为人类服务.这些经过专门训练的动物,不仅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好帮手,而且还在战争中大显神威、建功立业,为世人所赞颂.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在东南亚发现了一种新的响尾蛇,并称之为“红宝石眼绿响尾蛇”。这种响尾蛇从越南南部丘陵到柬埔寨东部高原都有分布。从1999-2003年,科学家在泰国、老挝、越南和柬埔寨搜集绿响尾蛇,在实验室里检验它们,运用生理特征和基因来辨别新的蛇种。  相似文献   

4.
经济动物是跟人类福利事业密切相关的一类动物,它们主要包括各种家畜、家禽和鱼类,也包括鹿、貂、毛丝鼠等特种经济动物,人们在饲养它们的过程中付出一定的成本,同时又从它们身上得到不少的乳、肉、蛋、毛以及其他贵重物资,我们问:1)怎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将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称为生物入侵。那么,外来物种是否都扮演着"非入侵者"的角色呢?在自然界,存在着某些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有些动物虽然长相相似,基因也基本相同,但习性却相差甚远,比如猫和兔狲;有些动物因取食方式近似导致形体趋同,但它们却根本不是同一个物种,甚至没有半点亲缘关  相似文献   

6.
探索恐惧     
研究表明,当某件糟糕的事情发生时,人大脑的一部分开始独立思考,储存自己的记忆,这样下一次碰到类似的威胁时,就可以挽救自己. 人们总是认为人类在许多方面比动物高级,但烦人的迹象正不断出现,它们表明,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常常是模糊不清的.使人惊讶的不仅是动物比人们想象的要聪明,或者它们也有已很稳固的文化、也使用工具并且显然也有记忆,相反,人类的动物性远比人们自己愿意承认的多得多,这一点同样使人傲气大减.  相似文献   

7.
在动物大世界中,昆虫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全世界昆虫有100万种以上。昆虫在动物学中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它们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人们以它们的食物和生活习性给人类带来利益或者危害为标准,给它们区分为"害虫"或"益虫"。  相似文献   

8.
<正>动物会迁徙,人会移居。看似不会动的植物,也一样会一代代迈着微小的步伐在大地上前进。漫漫千万年过去,它们同样会成为跋山涉水的勇者。植物迁徙的历史既辉煌又不乏悲壮。为了复原这些历史,植物学家们可谓穷尽心思。他们首先要正确识别植物的家族谱系。出于人类的先天心理,全世界的人们都倾向于把生物分为会动的动物和不会动的植物两大类。即使是在生物学界,这种简单二分法也一直沿用到20世纪。然而随着分子分类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终于为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假死",有可能吗?众所周知,一些动物会冬眠,它们的体温、新陈代谢、氧需求量以及呼吸在冬眠时都会减少。那么,人类可以冬眠吗?肥尾鼠狐猴是迄今已知唯一可以冬眠的灵长类动物,它们的基因与人类的基因十分相似。科学家认为,人类是否具有冬眠基因这一问题,或许可从肥尾鼠狐猴身上寻找到答案。最近,科学家有了一个惊人的突破性发现:在肥尾鼠狐猴的大脑中存在一种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5,(8):10-11
海洋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是海洋不少鱼类和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海洋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目前人们对海藻的了解非常少,它们对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的活动对它们的影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动物不会笑,它们也不会感受到快乐。然而,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会笑不是人类的专利,不仅与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会笑,而且连老鼠和狗等动物也会笑。动物天生就能感受到快乐,它们也因快乐而发笑。在以前的研究中,科学家把工作的重心大部分集中在和发笑相关的一些问题上,如幽默感、个性以及健康的好处等,而很少涉及到笑的神经机制。美国俄亥俄州州立鲍林格林大学精神生物学教授潘克赛普就是在研究笑的神经机制时发现,尽管人类和动物发笑的表现方式不一样,但是动物发笑的本质是和人类一致的。人类往往会哈哈大笑,而…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出血毒素是广泛存在于很多蛇毒中的一种蛋白质,它能引起动物的局部组织出血和坏死,严重的可导致死亡。迄今发现的几乎所有出血毒素均为含锌金属蛋白酶,其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保守性。目前发现的许多蛇毒出血毒素能水解结缔组织基底膜上的蛋白,因此它们可作为关节炎和肿瘤治疗的靶蛋白。根据其分子量,出血毒素可分为3种类型:低分子量(20~30ku)、中分子量(30~60ku)和高分子量(60~90ku)。最近,两种蛇毒金属蛋白酶:来源于东部响尾蛇无出血活性的AdamalysinⅡ和来源于西部响尾蛇的出血毒素Atrolysin C的晶体结构已得到解析。虽然它们在出血活性表现上有较大差异,但它们的空间结构非常相似。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未对出血作用的机理作出空间结构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张守忠 《科学之友》2003,(11):26-27
茫茫的非洲热带草原上。当夜幕降临时,一个个像幽灵似的小灯泡会充斥在大草原上,看上去让人不寒而栗。其实它们并不是什么神怪或幽灵,而是许多哺乳动物的眼睛。人们不禁要问,人类也是哺乳动物,但为何人的眼睛在夜晚不能发光呢?答案就是,人类眼睛与动物眼睛在构造和功能上有很多差异。动物的瞳孔与人类的瞳孔有明显差别。夜行动物的眼睛相对于它的形体来说要比人类的眼睛大得多,尤其  相似文献   

14.
鼻行怪物     
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岛上,生息着一种奇妙的哺乳类动物,它们的形态如此奇特,远远超出了人们的常识:脑袋朝下,尾巴朝上,倒着走路。这就是"鼻行类动物"。如今这种奇异的动物早已因人类的过错而灭绝,我们只能从早年科学家的记述中去一睹它们的"尊容"。  相似文献   

15.
沮顺的庞然大物 海象是一种比较温顺的动物,尽管它们长着巨齿獠牙,身上的气味也不敢让人恭维. 不久前,有两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来到北极研究海象,他们很快发现,海象这种动物是何等的迷人而可爱.这些动物对人类的好奇心就像人们对它们一样.每当看到人来到跟前,它们会用突起的鼻子向你问候,就好像要嗅你的味道,与你接触.不过,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它们的北极栖息地还能让它们生存下去吗?  相似文献   

16.
温顺的庞然大物 海象是一种比较温顺的动物,尽管它们长着巨齿獠牙,身上的气味也不敢让人恭维。不久前,有两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来到北极研究海象,他们很快发现,海象这种动物是何等的迷人而可爱。这些动物对人类的好奇心就像人们对它们一样。每当看到人来到跟前,它们会用突起的鼻子向你问候,就好像要嗅你的味道,与你接触。不过,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它们的北极栖息地还能让它们生存下去吗?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地球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种动物。它们的存在,使人类的生活环境更加丰富多彩。有些动物,人类对其有着特别的好感。因此,一些国家的军用飞机问世后,便用这些动物的名字命名。这既显示了人们对动物的宠爱,又使没有生命的军用飞机显得富有灵性了。从目前世界上军用飞机的绰号来看,被各国军用飞机"借用"了名字的动物可谓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18.
正A我们知道,人类拥有很强的语言能力,而且明显更喜欢使用右手,这两点都是由左半脑控制的。那么,动物也分左右手吗?科学家认为,不论是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还是鸟类,它们也和人类一样,具有不对称的大脑。许多脊椎动物在获取食物或进食时都更喜欢使用右侧的肢体,或优先选择右侧的食物。当黑猩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动物拥有让人类惊叹不已的视力,有的能在夜晚看清周围的环境,有的能发现数千米外的猎物……它们的视力为什么这样神奇呢?一起来看看吧!自然界的动物中,有许多拥有远超过人类的某种特殊能力。它们有的拥有比我们人类更敏锐的嗅觉,有的拥有比我们更强大的视力。某些动物和昆虫具有独特的视觉,它们以超级视觉能力洞悉神秘的外部世界。鸟类的四色视力在鸟类世界中,视力最好的是猛禽类。它们的视力至少比人类好8~10倍,在好的照明度下,  相似文献   

20.
邓兴旺 《自然杂志》2018,40(6):391-399
地球上的生命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目前的动物和植物。通常,动物可利用眼睛感知光线,然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传送到大脑来解释所看见的东西。此外,动物还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需求自主移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方式与动物存在显著差别,它们没有眼睛和大脑,终生固着在一个地方生活而不能自主移动。然而,植物拥有自己的优势。它们生命力旺盛,繁殖力超强,可拥有动物难以企及、高达几千甚至几万年的超长寿命。除了使地球丰富多彩以外,植物还为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植物虽然不会动,却也能洞悉世间万象变化,并且不同植物之间还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更神奇的是,植物虽然没有眼睛,但也能看见光,甚至能看见我们人类眼睛看不到的光,并对不同的光照周期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