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电路欧姆定律是电学的核心内客。本论述了要正确理解全电路欧姆定律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全电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电源的路端电压公式出发,导出了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并通过实例阐明了含源电路欧姆定律在电路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剧烈变化电场中的欧姆定律,指出要把在稳恒条件下成立的欧姆定律的形式推广到剧烈变化的电场中应当加以修正,给出了修正后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申小海 《科技信息》2008,(1):211-211
含源支路的欧姆定律是解决任意复杂电路的基础,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是含源支路欧姆定律的推广.本文讨论了含源支路欧姆定律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应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并就如何利用含源支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阐明了一些认识和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5.
从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出发,讨论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条件,阐述了欧姆定律在金属、液体和气体中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全电路欧姆定律是电学的核心内容。本文论述了要正确理解全电路欧姆定律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全电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冯寿顺 《奇闻怪事》2006,(11):19-20
本文是苏科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的说课设计。 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教材通过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本节内容综合性强,教学时应十分重视科学方法教育,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提出实验方案,通过做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从电源的路端电压公式出发,导出了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并通过实例阐明了含源电路欧姆定律在电路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及高斯定理,讨论了稳恒电流情况下非均匀导体内部的电荷分布规律,并应用此规律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公式出发,推导出均匀电路的欧姆定律公式、全电路的欧姆定律公式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方程式,并将以上结果从稳态电路拓展到暂态电路、交流电路以及磁路.从而在形式上高度地概括和突出了电磁学中有关“路”的共性和宏观基本规律,并建立了一套对“路”统一、实用的符号规约.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普通法系国家,其法律制度与英国法之间存在历史渊源关系,美国法是与英国法相提并论的普通法系的核心,但美国法在继承和改造英国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与英国法有很大区别的独具特色的法律体系。美、英法的区别在法的渊源上表现为美国法虽以判例为基础,但其制定法的比重和作用比普通法大得多,而英国法最基本的部分仍是普通法。现在美国在大多数法律领域里,“法规”①为主要的法律形态。美、英法的渊源明显不同的根源可以从美国法的形成与发展中探寻,美国国家创始人特定的社会政治理想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董必武是我国法学家的杰出代表,他的法学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主要表现为:法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守法思想;法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搞好教育机构的建设;法学教育的重点在于法学研究;法学教育的保障在于干部队伍的培养。他的法学教育思想给我们很多启示:法学教育要使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法学教育要使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法学教育要使理论与实战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反贫困是法律、行政、经济手段的三位一体,即法律手段反贫困是根本,行政手段反贫困是工具、程序,经济手段反贫是实质。民法、行政法的自身局限性是贫困的制度原因之一。反贫困对法律机制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或多样性,需要宪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环境法及经济法的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哈特与富勒为了同一个忠于法律的目标,提出了完全相反的主张。从表面上看,哈特坚持的"分离说"与富勒所辩护的"结合说"是两种水火不容、完全对立的理论主张,但如果仔细分析哈特所坚持的"分离"与富勒所坚持的"结合"究竟意味着什么,就会发现他们不仅有共同的目标,而且在"如何实现目标"的具体认识上存在着基本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判例法是英美法系主要的法律渊源。在我国以成文法为唯一法源的国家中,要建构法治社会,也需要判例制度来弥补立法空缺,填补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16.
法治即是法的统治,“善法的统治”是一种法治的完美状态,中国传统法律形式多样,不乏善法的存在,但是缺乏法的统治,所具有的善法只是人治的工具,中国法律传统中更多的是非法治因素。法治多元理论下的所谓“中国传统法治”理论偏离对法治的正确认识,引起理论混论。抛弃法治多元理论,正确认识中国的法律传统,对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千叶正士的法律多元观及中国的法律多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千叶正士提出了名的“多元法律的三重二分法”,即官方法与非官方法、法律规则与法律原理、固有法与移植法。其观点虽有不足,但冲击了正统的法的分类理论,并被我国法人类学和法社会学所推崇。当代中国最主要的法律多元问题是官方法与非官方法(民间法)之间的冲突问题。在对待中国民间法的态度上,应该采取折衷和相对积极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法学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法学科,也是一种法学方法论,引领我们通过法律来研究社会,通过社会来研究法律。法治秩序的建构需要法律,但有法律并不一定就会有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构更重要的是依赖法律功能的发挥,关注法律和社会的实际联系。社会学法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对法治秩序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实际上就是为了建构法治秩序,这就需要我们以社会学法学为视点,把法律置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化和社会情境中加以反思,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从而也使社会学法学在我国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的西方法治不仅建立在西方悠久的自然法思想传统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古罗马人所创立的法学或法律科学的传统的基础之上。中国大陆学者往往只认识到前者而很少论述后者。但是,法治不仅仅意味法律是良法,而重要的是良法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实施。如果说自然法理论为良法确立了价值标准,那么建立在古罗马法学基础上的法学方法论是保障良法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实施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法史认识普法的意义是一种对法律、法治及其发展的特殊认知方法,这种认知方法一方面能够使我们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建构一些理性观念,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我们多层次认识普法的意义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知晓法律规则,为行为提供指南只是普法的最初意义;形成理性认知,培植法律理念是普法的深层次意义;确立法律信仰,维护社会正义则是普法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