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中的双我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尔兰当代著名小说家约翰·班维尔的代表作《海》自2005年问世以来好评如潮,广受评论界和读者的推崇。然而,绝大部分的评论(主要是书评)侧重于探讨他独特的写作风格,而对小说在自我再现中的突出特点“双我”很少涉及。小说主人公及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对于自我的表述经常出现一些相互矛盾或混淆现实与想象的地方,产生了大量的“双我”。现从心理分析的“双我”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在自我再现过程中的双我表现及其成因来揭示班维尔小说的困惑主题。  相似文献   

2.
班维尔在其小说《海》中运用不可靠叙述这一强有力的叙事策略探讨了死亡、记忆、创伤、表达及自我这些深刻的主题。首先明确了小说主角兼叙述者莫顿的不可靠叙述者的身份,分析其叙述在“事实/事件”、“价值/判断”及“知识/感知”三个维度上的偏离;接着通过分析小说中三个明显的不可靠叙述的叙事特征,即第一人称叙事、创伤叙事和写画来具体探讨小说的不可靠叙述的呈现;最后指出班维尔通过不可靠叙述这一叙事策略,质疑了记忆的客观性、语言表达的可靠性和自我身份的确定性,并通过不断的质疑和解疑最终完成了主角自我身份的建构。此外,通过不可靠叙述,作者还邀请读者积极地参与到文本互动当中,增强了小说的文学张力并鼓励他们思考自己的主观性如何影响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中男女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读《马贩子的女儿》中两性关系发展变化过程,并进一步分析该小说中的结局对男女主人公而言他们是否找到了真爱,是否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写画(ekphrasis)是一个古老的修辞术语,现在已经成为艺术史研究的新方法和途径。班维尔在《海》中大量应用了ekphrasis的手法来描写自我、他人及世界。这一手法的运用在塑造小说中的三位女性角色康妮、克洛伊及安娜中尤为突出。通过对ekphrasis这一手法在塑造女性角色中的具体表现及作用的分析和解读来揭示小说中男主角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把这些女性看作是独立、真实存在的个体,而他在认识他人上的无能也导致了他对自我的认识混淆,从而体现了小说的“困惑”主题。  相似文献   

5.
成长小说的特点就是主人公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二者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共存的。本文通过对两部著名成长小说——《安琪拉的灰烬》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分析,讨论两位青少年主人公成长中的认知发展过程。这两部无论从创作年代、背景还是从写作手法等方面都不尽相同的小说却不约而同地表现了同一个主题——家庭责任与宗教信仰的严重缺失,成为妨碍两个主人公成长发展的束缚。而两位主人公最终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挣脱了这些束缚,从而实现了从社会认知到自我认知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觉醒》是她呼唤中产阶级女性挣脱男权社会制度的束缚,实现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扛鼎之作。小说主人公埃德娜不屈不挠的探求自我,实现从"真女性"向"新女性"的自我转变过程,反映了美国转型时期逐渐觉醒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长恨歌》初稿写于1994年,对它的解读,从作者、评论家到一般读者,基本上一致认为这是一部精美细腻、写城市、表现"城市精神"的小说,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平民精神"在主人公王琦瑶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而本文试图独立地对《长恨歌》作一个全新的解读,对"城市精神"和"平民精神"两个观点提出质疑,并从"典型化、符号化的生存环境"对小说主人公王琦瑶的形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沃尔夫小说《海浪》中人称代词"我"的语用分析,从真实自我和感觉自我两个方面来探索沃尔夫《海浪》中六个独立的"我"和"一位个体的多个方面"的关系,从而说明六个人物的多重声音是现代自我的多重性象征。  相似文献   

9.
蒋萧 《科技咨询导报》2014,(15):231-231
小说《紫色》描述了女主人公西丽从麻木。觉醒。抗争到独立的心灵历程,揭示了处在父权制社会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通过互相帮助从自我迷失到自我建构的主体意识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10.
卢裕 《科技信息》2010,(10):I0132-I0133
1991年,简·斯迈利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当代"李尔王"的《一千英亩》一经问世,便因其心理刻画和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的深刻描写而先后获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同时,学术界对这部小说主旨和手法的探讨也是层出不穷:有的对其进行女性主义解读,揭示出新一代美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有的通过分析其互文性结构特征,展示了对《李尔王》的戏仿与解读给予了小说情节与人物性格发展影响与制约;有的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分析土地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为依托,分析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解读了女主人公吉妮社会的自我与个体的自我相互压抑、相互融合,最终以"创发性的爱"将两个背反的自我统一,构建起一个成熟、完整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年轻人古德曼·布朗》深刻地阐述了深奥的人生哲理——人性皆罪,可以自赎;更为精彩地是小说清晰地折射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其精神实质——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小说主人公古德曼人格思想中有着完美体现。本我、自我相互对抗,而超我最终酿造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2.
"逃亡"作为苏童小说人物一以贯之的行为特质,在《黄雀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和发展。《黄雀记》以"梦""绳子""水塔""魂"为核心意象丰富了逃亡者的形象内涵,以3位主人公逃亡的命运轨迹展现了逃亡者因对现实的焦虑和愤怒而走向自闭、隐忍、漂泊的逃亡生活和宿命的悲剧结局,以贯穿人物命运的逃亡动作和欲望机制诠释了逃亡者的悲剧本质——主体通过逃亡获得短暂的安稳完满后,因现实缺失的不可抹灭,他们最终依然无法摆脱命运的悲剧色彩。结合拉康的欲望辩证法探讨人物逃亡悲剧的成因,不难发现主体逃亡表象背后欲望追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借用原型批评中的"替罪羊"原型,应用勒内.吉拉尔"替罪羊"机制分析《呼啸山庄》,研究表明《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就是当时阶级和门第森严的社会的替罪羊。小说围绕希思克利夫给山庄和田庄两家带来的家庭危机、对恩人家庭成员的报复、因为黑肤色和弃儿身世具备成为替罪羊的优先标记、遭受精神歧视与肉体暴力四个方面的描写,便是对吉拉尔"替罪羊"机制四个范式的回应。  相似文献   

14.
从自我心理发展的视角阐释《藻海无边》女主人公追寻自我的心路历程和作家思想的关系,能够发现文本既折射出作家本人的矛盾思想又反映了拥有类似族群经验的复杂心理。据此,小说的终极关怀超越了个人与时代,这也是它成为新经典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利用小说叙事构筑了一个"灵"与"肉"冲突下的人文寓言,寓言的形象性决定了阐释的多种可能性。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属于精神理念的人物,特丽莎是肉体的象征。托马斯与特丽莎相遇,流浪被限制了,有了羁绊;而特丽莎的忠贞被限制了,有了裂痕,两人在这样的处境中寻回失去的"人",即作为灵魂与肉体的交织体的人。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昆德拉完成的诗意回归及伦理道德的回归,与他本身的反道德意识形成悖论,这也是福柯等人的最终悖论。  相似文献   

16.
在《八月之光》中,作者对主人公克瑞斯默斯的种族身份做了模糊性处理。这种处理不仅将小说自身的情境复杂化,还巧妙地折射出南方种族主义对人性及人的独立自我的剥夺。这为多种话语的共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章从主人公身份的模糊性出发,分析了克瑞斯默斯悲剧性命运发生的根源及其中隐含的作者的意图,并指出小说独具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中国的以赛玛利》是伊顿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这部作品虚构中隐藏着真实,个案中折射着全部。本文拟通过对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自我放逐"和"社会放逐"的评述,探讨其中所蕴涵的放逐主题,并揭示造成男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极为真诚地表达了作者对华裔人所遭受的精神折磨的同情和理解,进而体现了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所有华裔人被流放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作,小说主要描写了两个光辉的形象: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本文拟从叙事学的角度,重点分析作品的叙述者"我"对小通讯员的感情变化来说明"我"才是另一个主人公。  相似文献   

19.
弗洛伊德开创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他从人格结构的"地形观"发展到"结构观",都强调了人格各层面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本文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为切入点,剖析了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小说主人公渡边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并进一步解析三者之间的适度平衡,即弗洛伊德所谓的"和谐人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于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前人更多注重对祥林嫂形象的分析,该文则侧重对"我"的形象分析,文章认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我"不只是祥林嫂故事的讲述者,也是一个对自己在祥林嫂面前敷衍塞责后深感内疚与不安的自我解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