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以典型峡谷城市黔江区城区地表灰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表灰尘中汞的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黔江城区地表灰尘中汞含量平均值为0.173 mg/kg,高于重庆市主城区地表灰尘中汞的平均含量,为重庆市土壤背景值的3.3倍,表明黔江城区地表灰尘受到一定程度汞污染。地表灰尘中汞对儿童(6~17岁)和成人的总非致癌风险分别为1.90×10-3和4.05×10-4,均低于1,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明显高于成人,表明黔江城区地表灰尘中汞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从暴露途径来看,地表灰尘中汞通过手-口摄入方式风险最高;从功能区看,商业区地表灰尘中汞的非致癌风险值最大。  相似文献   

2.
对广东某燃煤电厂周边地区的民宅积尘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分布规律,并应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积尘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积尘重金属污染较重,含量表现为ZnMnPbCuCrAsCdHg,均不同程度高于土壤中的含量。积尘中Zn、Pb、Cd、Cu受到的人为污染较明显,主要为工业源和交通源影响;As、Hg、Mn受到的人为污染不明显。积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受电厂排放烟尘的影响明显,内梅罗指数与当地风向风频有明显相关性,并随着与电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积尘中Pb、Zn、Hg含量呈现随着与电厂距离增加而减小的趋势。研究区域儿童潜在的健康风险明显高于成人,不同元素非致癌风险排序为PbMnCrAsZnCuHgCd,致癌风险排序为AsCrPbCd。Pb对儿童存在非致癌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其它元素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较小,成人的非致癌风险可忽略。各元素的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不会对儿童和成人造成致癌危害。  相似文献   

3.
初步评价了佛山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按照美国国家环保署(USEPA)推荐的方法,建立了水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并对佛山市A村的生活饮用水中砷(As)、铬(Cr6+)、镉(Cd)、铅(Pb)、汞(Hg)和硒(Se)6种重金属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评价,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上述6种重金属的总的健康风险为7.39×10-5·a-1,其中致癌物健康风险为7.39×10-5·a-1,非致癌有毒化学物健康风险为2.19×10-10·a-1,其中,在致癌污染物中Cr6+是最主要的健康风险因素.水体中致癌重金属引起的健康风险的大小顺序为Cr6+AsCd,非致癌重金属引起的健康风险的大小顺序PbHgSe.结果显示致癌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值是非致癌物质的105倍,说明致癌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非致癌物质.致癌物质Cd、As、Cr6+的健康风险平均值以Cr6+最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参照相关规范中的计算模型,采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模拟某搬迁铅蓄电池场地中Pb、Cr、As、Cd 4种重金属元素质量比的分布特征,进而评价其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重金属元素存在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其中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以重金属C r6+...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9批不同产地的川党参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进而评估川党参健康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川党参铬、砷、镉、铅和汞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合膳食暴露风险、非致癌健康风险和致癌健康风险对不同产地川党参药材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川党参中的铬元素对成人存在一定的膳食暴露风险,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暂无膳食暴露风险;川党参的铅和铬对儿童均存在一定的膳食暴露风险,其他3种重金属元素暂无膳食暴露风险;对成人和儿童而言,不同产地的川党参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本研究的风险评估将为不同产地川党参质量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跟踪监测上海某典型工业居民混合区夏、秋、冬三季的PM2.5及其重金属成分的质量浓度, 分析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趋势, 通过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居民健康进行风险评估. 结果显示, 调查区域内居民区的PM2.5的质量浓度与全市均值相当; 各点位PM2.5及其重金属成分的污染水平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其中冬季明显高于夏秋季; 重金属中铅、镉的质量浓度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各点位的砷的质量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1倍; 调查区域内致癌和非致癌重金属成分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不会增加当地居民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7.
探究信江流域地表水重金属的来源及污染特征,从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角度,运用多元统计和美国环保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cction Agency, US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水体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污染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与地下水9种重金属初始来源不同,但局部的水力联系造成水体重金属出现同步富集现象;地表水重金属Mn、Fe、Cu和Zn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废水、废渣排放,Cd、Cr和Sr主要代表农业、渔业和生活废水排放等人为污染源,Ba和V主要源于矿物的自然风化侵蚀溶解作用;致癌重金属Cr和Cd高出可接受健康风险值2~3个数量级,是人体健康需要重点考虑的一级污染物,非致癌重金属V和Mn也需要特别关注。研究成果为南方集中式地表水源地保护和安全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原杭州炼油厂地块为研究对象,测定地块土壤中铜、锌、镍、铬、铅、镉、汞、砷8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人体健康暴露风险评价法对该地块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等级评估.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原杭州炼油厂地块42.86%采样点为五级极强潜在生态风险;42.86%采样点为三级重度潜在生态风险;14.29%采样点为一级轻微生态风险.人体健康暴露风险评估表明:该地块对于成人和儿童均存在影响显著的致癌风险,同时对儿童还存在影响显著的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
源自燃煤电厂的汞排放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采取主动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已成为主要的汞减排手段之一.文献资料表明,燃煤电厂的飞灰对烟气中的汞有一定的吸附脱除作用,但脱除效果因煤种不同导致差异很大,而活性炭对汞有较好的吸附脱除效果.本文采用燃烧调整和优化(CMO)技术以及活性炭喷射(ACI)方法控制和脱除一台美国现役燃煤电厂锅炉(250MWe)燃用低汞和高汞含量煤时烟气中的汞,并对其空气预热器入口和静电除尘器出口烟气中的汞浓度同时使用安大略湿法(OHM)和半连续排放监控系统(SCEM)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监测,计算了对总汞的脱除效率,得到了该锅炉烟气中的总汞浓度及其脱除率与活性炭喷射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尤溪铅锌矿集区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典型铅锌矿集区的重金属分布情况,同时对居民区的潜在健康影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尤溪铅锌矿集区内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铬、铜、汞、锌、铅)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非致癌风险模型对5种重金属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单因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铬、铜、汞、锌的健康风险指数在10-2~10-3水平,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铅的平均健康风险指数为0.529,表明人均铅摄入量接近美国EPA公布的慢性参考值;在梅仙东南部矿区出现最大值(2.30),可能会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健康总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梅仙镇采矿区和选矿区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大于1,且铅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占总健康风险比例最大,说明该地区存在以铅污染为主的重金属污染.越靠近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周围居民人体的健康风险越大.该地区来源于矿冶活动的健康风险远远高于来源于尾气排放(汽油燃烧)的重金属健康风险,成为当地铅锌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环境事件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套针对重大环境事件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以高风险优先控制为原则,以指导场地应急修复为目的.在污染源识别中,依据事故企业所属行业,快速圈定可能出现的污染物种类及其对场地的影响范围,估算污染物总量,判定污染物分布及影响深度;在取样方案设计中,提出针对事故污染发生特点和场地特征设置的取样方案;在暴露评价中,暴露途径的选择以该途径能在应急修复技术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为原则,暴露途径一般应包括:食入消化,呼吸吸入,饮用场地内地下水3种;在风险表征中,分别对污染物在多种暴露途径下的总风险值和同一种污染物在不同暴露途径的风险值进行排序,优先控制高风险污染物和高风险的暴露途径.  相似文献   

12.
〖JP2〗中继选择(RS)和功率控制是无线中继网络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中继节点以全功率协作和不协作时,中继选择等同于功率控制.因此,最佳信噪比(SNR)被描述称为0-1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0-1 nonlinear programming integer problem,NLIP).文中提出了基于萤火虫算法(Glowworm Swarm Optimization, GSO)的多中继选择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基于GSO算法的多中继选择能够获得最佳信噪比值,且性能优于穷举搜索、单一RS方案及其他次优化方案.〖JP〗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套针对重大环境事件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以高风险优先控制为原则,以指导场地应急修复为目的.在污染源识别中,依据事故企业所属行业,快速圈定可能出现的污染物种类及其对场地的影响范围,估算污染物总量,判定污染物分布及影响深度;在取样方案设计中,提出针对事故污染发生特点和场地特征设置的取样方案;在暴露评价中,暴露途径的选择以该途径能在应急修复技术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为原则,暴露途径一般应包括:食入消化,呼吸吸入,饮用场地内地下水3种;在风险表征中,分别对污染物在多种暴露途径下的总风险值和同一种污染物在不同暴露途径的风险值进行排序,优先控制高风险污染物和高风险的暴露途径.  相似文献   

14.
黄河濮阳段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濮阳段多环芳烃的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多环芳烃通过饮水、皮肤接触和食用水产品3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濮阳段人群由于多环芳烃暴露引起的致癌风险为1.85×10-6~5.51×10-6a-1,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指数最高.多环芳烃暴露引起的非致癌风险为2.14×10-8~2.10×10-9a-1,平均为1.17×10-8a-1,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水平.不同暴露途径导致的健康风险的对比表明,食用水产品是水体中多环芳烃危害人体健康的最主要途径,其对人体健康总风险的贡献远大于饮水和皮肤接触.  相似文献   

15.
以国外的流行病研究资料、健康统计资料和国内的有关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污染物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依据归宿分析-效应分析-危害分析这条途径,研究了采煤-运输-发电过程产生的气载污染物通过空气、水和食品三种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将煤-电生产整个生命周期排放的气载污染物与人体健康危害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单位质量污染物所引起的残疾调整生命年(D)表示,提出了煤-电气载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定量评价方法.对广东茂名热电厂实例分析表明,在煤-电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由SOx、NOx、Cr6 三种污染物引起的健康危害为总健康危害的90.7%,气载致癌物中Cr6 的健康危害最大,三个不同生产阶段以燃煤发电阶段产生的人体健康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16.
以导流方案优选为核心,在效用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建立导流系统标准的效用损失函数,在导流系统标准期望效用损失均衡原则的指导下,合理分配施工导流系统风险,制定导流方案,运用多目标决策理论,建立基于决策者风险态度的导流方案多目标决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决策模型是有效的,可以较好地解决导流方案的多目标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选用GC-MS分析官厅水库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残留情况,并探讨该区域水体PAHs残留特征及其可能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2种PAH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PAHs总质量浓度为66.20~368.35ng·L-1,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残留水平较低.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水体中PAHs所致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的PAHs的非致癌风险在5.84×10-13~4.90×10-12a-1之间,致癌风险低于2.89×10-9a-1,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水平,目前研究区水体中PAHs类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内蒙古中部黄土地区大量的岩土工程勘测资料,对该地区的湿陷性黄土进行了分区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同时依据该地区已建成的大量火力发电厂建设时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经验,研究了该地区火力发电厂建设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选择,并指出了地基处理实践中应重点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遗传算法的加工方案选择与操作排序综合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得到全局最优工艺计划,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可行加工方案选择与操作排序综合优化方法.考虑了特征有多个可行加工方案且其选择概率不同,在每次外层迭代中,由轮盘赌算法选择其一用于操作排序优化.通过内层的遗传算法获取子最优工艺计划,在外层比较各子最优工艺计划来获取全局最优工艺计划.特征的操作优先约束随着加工方案选择的不同而自动改变,并用于约束调整算法来保证解的可行性.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发现了全局最优工艺计划产生于选择各特征的最大选择概率对应的可行加工方案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以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MSWIPPs)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气扩散模型(AERMOD)模拟烟气特征污染物的扩散特性,研究了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的大气污染现状,并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烟气中颗粒物(PM10、PM2.5)、HCl、NOx、SO2、Pb、Cd、Cr和PCDD/Fs(二噁英)等的年平均排放质量浓度范围为1.98×10-9~93.87 mg/m3,预测周边环境大气中各污染物的全时段平均质量浓度范围为5.00×10-14~1.49×10-3 mg/m3,均远低于评价标准限值.呼吸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HCl、NOx、SO2和Pb对人群产生的非致癌风险范围为2.71×10-7~1.38×10-2,Cd、Cr和PCDD/Fs的致癌风险范围为7.12×10-10~2.04×10-5,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在成人群体中,所有烟气特征污染物对男性造成的健康风险普遍高于女性,在儿童群体中则相反;儿童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明显高于成人.在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下风向均分布有小学、幼儿园等,建议根据人群分布、风向变化、春夏季节更替等特点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项目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和敏感人群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