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不同风险测度得到的期货套期保值策略不同,利用套期保值效率可以对比分析不同风险测度下的套期保值效果.然而,当考虑套保成本时,套保效率大的套保策略不一定是"最优"的.为兼顾套保效率和套保成本,引入经济价值进一步对比不同套保策略的效用,提出期货套期保值二次决策准则.首先,构建方差、VaR和CVaR等风险测度下的期货套期保...  相似文献   

2.
基于CVaR的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条件风险价值(CVaR)控制套期保值资产组合在极端情况下发生的超额损失,建立了组合CVaR最小的套期保值优化决策模型.本模型的特色表现在:①现有研究的最小方差套期比及VaR套期比模型仅仅是本模型的1个特例:一是在期货的期望收益率为零时,或在期货和现货收益率完全相关时,本模型的最优套期比就是现有研究的最小方差套期比;在置信水平接近于100%的情况下,本模型的最优套期比趋近于最小方差套期比;二是在置信水平1-α下,当本模型的套期保值组合收益率小于标准正态分布的"α分位数"那一点的组合收益率的条件均值等于VaR套期比模型中特定的"β分位数"时,本模型就等于VaR套期比模型.②以期货套保组合收益率的CVaR为目标优化套期保值比.充分考虑了套保组合的尾部损失,综合了套期保值者期望收益率和风险偏好,改变了现有研究忽略套保者期望收益率和人为设定风险偏好参数现象,使期货合约的选择直接反映了套保者的风险承受能力.③模型反映了CVaR最优套期比由套保者投机需求和纯套保两部分组成,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套期保值比率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股市异常波动为背景系统地考察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在不同市场状态下动态套期保值效率的变化,以探究异常波动和交易限制措施对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影响.本文基于日内高频数据建立已实现协方差(RCOV)和已实现相关系数来度量期现收益率相关性,进而建立RCOV-Wishart-HAR模型以及MVGARCH族模型用于动态套期保值.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股指期现收益相关性在异常波动中出现下降,并在严格的交易限制措施出台后受到进一步冲击.股指期货的风险对冲效率相应地在异常波动中出现下降,但仍能够对冲70%以上的市场波动风险;近年来,随着交易限制的逐渐松绑和市场波动率的降低,股指期货的风险对冲效率出现回升.套保成本在异常波动中最低,而交易受限后套保成本高于受限之前的水平,并没有随着交易限制的松绑而下降.以上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在异常波动中较好的发挥了套期保值功能,交易限制措施阻碍了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现行的松绑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恢复,但仍有进一步的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4.
以期货套保者的手头资金大于套保资金需求量的预测值作为Sharp套期比模型的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资金限制的单品种期货最优套期比模型,利用WS411合约的历史交易日数据实证对比分析了该模型.本模型确定了套期保值的资金需求,避免了因资金短缺导致套保失败;揭示出套期保值的手头资金与套保资金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表明,本模型优于完全套期保值、最小方差法和线性回归法.证明了套保资金需求量影响套期保值比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整体风险控制的组合套期保值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偏度控制收益分布向右偏斜减小重大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期货套期保值收益率最小方差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整体风险控制的组合套期保值优化模型.本模型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组合收益率偏度大于等于零控制套期保值的整体风险;二是通过多种期货对一种现货的组合套期保值提高了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三是通过非线性风险叠加与对冲控制多种期货对一种现货的组合风险.通过实证研究和与现有研究的对比分析,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地减小套期保值的风险并提高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沪深300指数及期货的日交易数据,探讨下偏矩模型下的空头期货最优对冲比率,及样本内外的对冲绩效和组合收益率。结论显示,风险参数和目标收益率在形成下偏矩模型的对冲策略上,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下偏矩最优对冲比率是目标收益率的增函数,是风险参数的减函数;在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特别是较低的目标回报率条件下,下偏矩模型样本内外的对冲绩效都有良好表现。从而,下偏矩模型更加适合高风险厌恶或者低目标回报的对冲者,但以对冲组合收益率的下降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针对进出口贸易中汇率风险管理问题,利用Copula-GARCH方法,基于改进的下偏矩风险测度(LPM)提出交叉汇率期权套期保值模型.首先,用Copula函数刻画相关结构,建立适用于任意边际分布的交叉汇率期权套期保值理论模型,并推导出模型的积分形式.然后,对交叉汇率收益序列进行GARCH模型拟合,给出基于边际收益率分布的最优模型算法步骤.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人民币外汇市场交叉汇率套期保值实证研究,并分析敲定价格,套期保值成本和风险厌恶程度等对LPM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目标收益设置为收益的中位数而不是平均收益有利于投资者谨慎投资.为了降低LPM风险,建议预算较少的投资者选择平值看跌期权对冲,而预算较高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实值看跌期权,但敲定价格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8.
在期货套期保值的优化策略中,本文以下偏矩作为风险计量工具,首先给出了计算空头扣多头最优套期比的理论原则以及最优套期保值比对目标收益率以及阶数敏感度分析,接着具体给出了当套期保值资产组合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时不同阶数下的最优套期比应满足的隐式表达式,在最后的实例分析中计算出一种货币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比并且给出了不同目标收益率扣不同阶数下的套期保值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9.
将期货组合投资的风险中性修改为风险厌恶,提出基于长期投资者最优资产组合选择视角的最优动态套期保值模型,使得具有不同风险厌恶系数和不同跨期消费偏好的长期套保者在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下实现现货和不同到期日期货合约的最优混合配置.该模型加入宏观经济综合信息,实现了短期套保和跨期套利的统一,具有长期投资和动态调整功能,以此形成双赢策略.以原油期货为例实证分析了该模型套期保值的效果和稳健性.主要套保绩效评价指标的实证结果都表明该模型所导出的具有长期投资视角和动态调整性质的双赢策略是简单易行而稳健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市场状态及现货收益率分位下的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引入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模型将分位数套期保值方法扩展到多状态情形,并提出了基于损失函数最小化的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效率分位数计算方法.选取中国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股指期货的分位数套保比率呈倒U型;低波动状态的分位数套保比率相对平稳,而高波动状态的分位数套保比率在现货收益分布中向右下方倾斜.比较不同套期保值方法的效率得出,在高、低波动状态下,分位数套期保值均优于均值回归套期保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