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以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找出了英汉计算机语篇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了形成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影响语域的语境变量为:语场、语旨和语式.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基于语域理论,从制约语域的三个情景变量角度对阿瑟·黑利的《讹诈》中的人物刻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语域分析,探讨了语域理论对人物刻画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石明芳 《科技信息》2012,(8):199-200
中介语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使第二语言研究与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通过对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和特征的介绍,并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中介语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以促进以英语为二语的习得者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4.
以英语本族语者口语中话语联系语的使用情况为参照,初步探究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英语话语联系语的特点。研究表明,中国学生除了在从属连词的使用频率和选择倾向上与本族语者相似外,在并列连词、连接副词、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上均与本族语者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国学生对并列连词、连接副词的过度使用: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不足以及使用话语联系语时出现了一些错误.文章就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白晶  韩近菊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5):93-94,97
本文在介绍语块理论的同时,重点论述语块与语篇能力提高之关系以及掌握语块对提高语篇能力的作用.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论述采提高耳语学习者和教授者对语块的认知,将语块理论在日语的语言教学中有效利用,并充分发挥语块学的价值,以提高学习者的语篇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运用标记理论,对汉语的称呼系统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构建称呼语形式和功能的关联模式。本文以称呼语所反映的亲密程度和发话人意图为参数归纳出四种关联模式,认为称呼语的功能变异是一个渐变的连续统,必须充分考虑语用中的语用知识。  相似文献   

7.
陈玉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3):104-106
通过探讨了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得出结论:系统功能语法是行之有效的语篇分析(包括批评语篇分析)理论,它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分析方法和步骤。并运用该理论对三篇语篇进行了实例分析,以理解和解释语篇的语义和文体特征,从而得到了不同的语篇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篇翻译是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以语篇为准进行的翻译操作。译者的语篇翻译意识,有助于正确理解原语,找寻更合适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高山 《当代地方科技》2012,(17):154-154
本文通过对比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进程,指出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语言习得策略的差异、语言习得动机与需要的差异、语言习得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儿童母语习得理论,提出了几点关于母语自然习得应用于成人二语习得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红琴 《科技资讯》2008,(29):154-155
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发展,语篇分析理论逐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运用,他们十分重视语篇的整体性和内在的结构特点。本文以语篇分析为切入点,从语篇的语言特征——语篇的关联与衔接进行探讨,在大学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语篇分析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主要对语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对它的起源,定义、特点、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语类与语域、语境和语篇的关系,语类理论在多种语篇分析中的应用的做了总结和概括。使读者对语类有一个总体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张静 《科技资讯》2006,(32):202-203
本文以Michael Halliday的语域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域的三个要素语场、语式,语旨三方面分别对网上聊天中使用的汉语的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赵强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3):102-104
与传统的语言学派不同的是,篇章语言学的翻译理论,注重源语与目的语之间语言层次之上的、各种语境因素的对等。本文借助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以及格雷戈里和卡罗尔语场、语旨、语式的概念,从交际功能的角度,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语域对等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幽默话语蕴含了丰富的语言艺术,本文以电视喜剧小品为例,以韩礼德的语类结构理论为基础,详细的分析了幽默话语的语类结构潜式、语类结构顺序及语类结构的相互交叉对小品幽默效果形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篇章语言学的兴起为翻译研究与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路径。以语篇为基础的翻译教学具备比以句子为基础的翻译教学更多优势,国内已经有学者建议以语篇取代句子作为翻译教学的基本单位。除此之外,语言输出与输入理论和图式理论也为以语篇为单位的翻译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教学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艾米丽.伯朗特的经典名著《呼啸山庄》中的两个子语类语篇为语篇分析素材,采用定性归纳法,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理论依据,目的在于通过评价理论介入子系统对《呼啸山庄》两个子语类语篇进行分析,描绘出两个不同子语类语篇介入评价资源的分布特点,从而探讨评价资源分布特点的实现方式和子语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精读课课堂教学模式与应用语类语域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试图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运用语类语域理论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言语交际中协调人际关系与合作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交际中的润滑剂。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过程,以关联性为取向。本文试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委婉语进行重新解读,尤其注重从关联理论的语境的角度浅析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及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汉语思维痕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对大学生英语作文中句法和语篇组织的分析,探讨了汉语思维对英语写作的影响,论述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模式来构思自己的文章以写出较地道英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在中英文化中,"狮子"的动物形象和与"狮子"相关的语汇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跨文化的语境下,从英汉"狮子"语符的词源、词汇象征意义和其宗教意象,解析该名词透射出的中英文化的内在共性 分析英汉"狮子"语符的指称差异,揭示中英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探索"狮子"语符在现代社会中的功用,为当前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