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了在信号盲均衡处理过程中,同时完成定时误差估计、定时恢复和载波相位恢复的联合处理方法.在修正恒模算法(MCMA)的代价函数中引入定时误差参数,嵌入Farrow结构的插值滤波器,并在均衡器系数更新和定时误差估计的迭代操作中使用一段数据样本,以开环批处理的方式准确估计出代价函数关于均衡器系数向量和定时误差的梯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收敛速度较快,单次运行收敛曲线平滑,适应于短数据样本的处理,在存在定时误差的情况下,仅需数百个数据样点即可实现信号恢复.  相似文献   

2.
SN型多元混合切触有理插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类定义在矩形网格上的二阶多元混合切触有理插值格式,记作SNm,n(x,y).新的插值格式由Salzer型插值连分式和扩展的Newton插值多项式综合构造而成.数值例子显示相对于多项式插值格式,利用混合切触有理插值格式SNm,n(x,y)可以得到较小的逼近误差,特别地,对于存在渐近线的被插函数,实例表明新方法比传统的多项式方法具有更好的逼近效果.  相似文献   

3.
关于Lagrange插值多项式的一致收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Lagrange插值多项式的一致收敛性,基于第三型Bernstein插值过程构造了两类插值多项式,给出了两类插值多项式的最佳逼近阶和最高收敛阶.  相似文献   

4.
在全数字接收机中,符号定时同步是信号解调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算法解调的性能。针对QAM信号的符号定时同步问题,文章在传统最大平均功率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联合估计方法。利用一种结构简单的插值滤波器对信号进行二倍插值滤波,然后通过最大平均功率算法求出平均功率值最大的点作为最佳采样点,在信噪比较低时,不需要很高的采样率和复杂的算法就能够保证较高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运算复杂度低、估计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实现QAM信号的快速同步。  相似文献   

5.
存在定时误差的MQAM信号调制方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在定时误差情况下的多电平正交幅度调制(MQAM)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聚类分析算法(MQAM基带信号进行识别).该算法采用γ和N两个参数进行聚类,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盲定时估计并经过插值滤波消除定时误差,提高识别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定时误差20%Ts,信噪比为5 dB的64 QAM信号也有85%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在全数字接收机中,符号定时同步是信号解调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算法解调的性能。针对QAM信号的符号定时同步问题,在传统最大平均功率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联合估计方法。利用一种结构简单的插值滤波器对信号进行二倍插值滤波,然后通过最大平均功率算法求出平均功率值最大的点作为最佳采样点,在信噪比较低时,不需要很高的采样率和复杂的算法就能够保证较高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运算复杂度低、估计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实现QAM信号的快速同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全数字时钟恢复方案中采用Farrow结构高效实现内插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计算Farrow结构内插滤波器系数的算法,使得接收机输出信号的均方误差始终最小.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内插滤波器设计相比,应用本文算法的全数字同步方案提高了接收机输出均方差和输出信噪比的性能,并且降低了时钟恢复方案中内插滤波器的实现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项滤波器组符号定时同步方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匹配滤波器插值的符号定时同步方法.该方法根据定时误差调整插值步长,通过不同的插值步长对预设的匹配滤波器脉冲响应进行插值,调整匹配滤波器的群延时,从而实现符号的定时同步.与传统的多相滤波器组方法相比,该方法复杂度低,易于实现高精度符号定时同步.采用匹配滤波器插值构建了同步环路,并以每符号2采样值的采样速率进行了环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复杂度相当的多相滤波器组方法在误码率为10-3时信噪比提高约1 dB,能够以更低的复杂度实现高精度符号定时同步.  相似文献   

9.
在函数的Lobatto展开和投影型插值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投影型插值的新性质。首先,提出了一个新的误差估计模型——投影型插值的逐点误差估计,此估计的插值次数k可以动态增加并给出误差系数与k的关系。其次,给出了误差多项式的递推计算方法及其逼近曲线,直观地反映了投影型插值的一致逼近性。最后,通过变系数两点边值问题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投影型插值是高次有限元计算中的最佳插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Lagrange插播算子的一致收敛性并提高算子最佳收敛阶,我们以一类Ja cobi多项式的零点作为插值结点,通过对插值结点处函数值的线性组合,构造了一类线性插值算子,给出了该类算子的最佳收敛阶定理;进而研究了此类算子的导数逼近问题,利用对算子进行分项估计的方法,不仅证明了该算子的导数一致收敛于具有连续导数的函数,而且给出了算子的一阶导数逼近函数导数的最佳收敛阶.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复杂的无线通信环境中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信道建模非常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空间选择性、频率选择性、时间关联性的MIMO信道模型,将载波频率、最大多普勒频移、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 AOA)分布、角度功率谱以及相邻天线间距等技术整合到一起,研究了不同角度频率谱(Power Azimuth Spectrum, PAS)分布的空间关联系数表示。仿真结果表明,这个关联信道容量与理论信道容量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同时,该模型为MIMO容量、系统容量分析及性能评估仿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用椭圆模型分析微小区MIMO信道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适于微小区无线衰落环境的M IMO(多输入多输出)空时相关信道模型即椭圆模型。利用模型并结合Monte Carlo法,对实际微小区环境下M IMO系统的信道容量作了仿真研究,探讨了收发天线阵列的间距、收发天线数、平均信噪比等因素对M IMO信道容量的影响。所得到的结论对M IMO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Information theory has demonstrated the enormous po-tential capac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antenna arrays at both the transmitter and the re-ceiver[1,2],when the channel exhibits rich scattering and complete channel state inf…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V-BLAST(Vertical Bell-lab Layered Space Time)系统是基于充分富散射环境假设,即认为收、发天线阵元之间是完全独立的,而这在宏蜂窝移动环境下一般并不成立.根据Ali Abdi等人提出的宏蜂窝MIMO(Multi-InputMulti-Output)信道模型,研究了到达角(AOA:Angle of Arrival)的非均匀分布对V-BLAST系统性能的影响.经计算机仿真分析表明:在非全向散射条件下,移动台一侧到达角分布对室外MIMO系统性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MIMO-OFDM系统模型的分析,尝试了两种对抗由于信道的时变和频率选择性引起的ICI干扰的频域均衡方法。本文利用了MIMO-OFDM通信系统的ICI干扰模型的特点,采用逐个分组做频域均衡的方法,而非一个符号一个符号地均衡。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6.
对时变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估计和跟踪是实现MIMO系统接收端准确检测、解码等的前提。将低阶高斯插值算法应用于宽带Rayleigh快衰落MIMO信道,对其快速变化实现估计,与采用信道跟踪相比,该方案算法复杂度低,且易于实现。同时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影响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仿真和分析表明,高斯插值估计算法与单纯的最小二乘相比可以较好地反映快衰落信道的变化,较大地降低系统的估计误差,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矿井MIMO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Nakagami衰落的矿井MIMO空间相关信道模型建模方法。基于Nakagami衰落的非相关MIMO信道,通过计算收发天线间的空间相关性生成MIMO空间相关信道。对所建信道模型的空间相关性及信道容量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MIMO信道的空间相关性随收发端天线单元间距的增大而减小;MIMO信道容量与信道空间相关性以及收发端天线数目有关;减小信道的空间相关性或者增加天线数目,可增加MIMO信道容量。基于Nakagami衰落的矿井MIMO空间相关信道模型适用于矿井无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8.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路网络参数的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天线阵列的互耦和阻抗畸变、匹配网络、接收机噪声和外部干扰噪声的影响,以及传播信道的特性,可以准确地分析和比较不同MI-MO系统的性能。利用该模型对MIMO系统的传输链路进行建模,说明了如何在分析模型中使用标准的基于多径的传播信道模型,并且比较了使用不同天线阵列的宽带MIMO系统的性能,分析了匹配网络和不同系统噪声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阵列的尺寸对宽带MIMO系统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匹配网络只能有限地提高物理尺寸受限的MIMO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3维环境的空间统计信道,提出MIMO天线阵列下的VMF分布模型.研究MIMO多天线ULA,UYA和UCA在移动台和基站的拓扑结构,得到VMF(Von Mises Fisher)分布模型下ULA,UYA和UCA的空间衰落相关性(SFC)函数的表达式,比较不同天线阵列对平均仰角(MEOA)的灵敏度.研究表明,MIMO天线阵列的SFC由集中参数、平均方位角(MAOA)及平均仰角(MEOA)决定,该模型的信道性能结果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20.
针对5G车对车(vehicle to vehicle, V2V)无线通信系统,基于几何随机建模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三维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it, MIMO)信道模型。引入多共焦半椭球体模型用于研究不同传播延迟下的V2V信道统计特性,结合时变的路径长度、信号角度和莱斯因子表征V2V信道的非平稳特性。推导了空-时相关函数、多普勒功率谱密度等关键信道统计特性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城市和高速场景下信道相关特性的差别,并研究了车流密度、运动方向、天线角度、传播延迟等因素对信道统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场景下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明显低于高速场景;不同传播延迟下的V2V信道统计特性有明显差异;信道相关性同天线阵列角度、收发车运动方向和时间变化密切相关。模型仿真结果为车载通信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可以作为未来V2V通信系统设计、优化和评估的有效指导。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较好地吻合,证明模型能正确表征V2V无线信道的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