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校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原因与预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运动性猝死案例的收集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和器质性异常;缺乏科学指导的过度运动;特殊的运动心理以及学校运动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等.因此,本文提出加强大学生运动性猝死高危群体的预防教育与监督管理.如:要及早识别可能发生运动性猝死的高危学生群体;对高危学生群体在运动前要建立的“互动告知”制;要加强特殊运动保健知识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要重点指导与保护;在师生中要普及运动现场的急救知识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虽然运动性猝死并不常发生,但近几年来,高校连续发生了10余起运动中猝死事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近年来国内外发表了不少关于运动性猝死方面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使人们对运动性猝死的发生率、病史、病因、评价及预防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猝死的定义和病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总结了运动性猝死的病因学特征,探讨了运动性猝死的预防措施,并对高校体育运动和管理中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教学实践中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在1000米(男生)与800米(女生)测试过程中常出现测试中腹痛、运动性晕厥、运动性低血糖、测试时生理"极点"出现过早等不良生理反应.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高校实际,分析这些不良生理反应产生原因,并提出测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中枢疲劳首先是由运动所引起的,使其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够产生和维持足够的冲动到运动所需的肌肉现象.然而引起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因素很多,例如能量的供应不充分,氨中毒、中枢氧化还原状态不平衡,以及中枢神经递质发生了一些改变等等.长时间运动所引起的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被看成为引起运动性疲劳的最主要的机制,也就是说,当中枢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不能够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时,就会引起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本文对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进行综合的分析,重点阐述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与中枢氨基酸神经递质发生紊乱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与运动性疲劳产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体育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是高校大学生校园活动健身娱乐的主要方式,同学们在健身运动中;以及体育比赛中享受着运动的快乐.可是,由于同学们缺乏体育运动卫生知识,对掌握体育运动量的大小,体育比赛强度大等原因,在运动中尤其剧烈运动会出现运动中腹痛的现象.运动性腹痛是速成运动中运动中腹痛的重要原因.该文对运动性腹痛的原因和和发病原理、症状和特点、处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使同学们了解运动性腹痛的原因,并且掌握如何预防运动性腹痛.  相似文献   

6.
采用调查法对体育舞蹈选手发生的运动性损伤的性质、部位及病因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性损伤多发于运动支撑器官,并和运动训练方法、比赛、舞伴、场地、年龄、心理等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建议体育舞蹈选手进行科学训练,加强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运动医学界、运动生理、运动生化学者对运动性贫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认为运动训练对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血浆容积影响较大。在查明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初期诊断及其预防做出阐述,存在加强科学训练教育理念,加强对运动性贫血危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动引起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与氧化应激及其过氧化损伤的关系,从而为运动引起的过氧化损伤导致的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及其防御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通过文献法及逻辑推理法分析运动诱导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过程及其产生的活性氧对机体的氧化损伤导致的运动性疲劳的特点.结果:运动激活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介导产生活性氧增多导致中性粒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而体内活性氧增多引起的运动性疲劳体内的发生机理是运动诱导的中性粒细胞氧化应激导致的过氧化损伤所致.结论:运动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氧化应激和过氧化损导致免疫细胞功能降低及其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主要因素,可通过抗氧化剂、谷氨酰胺补充、NADPH氧化酶的抑制等手段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肩负着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在高强度大负荷的训练中,极易产生运动性疲劳.如何确保大学生运动员产生疲劳后迅速恢复,促进其运动水平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显得尤为关键.文章从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诊断方法和恢复手段进行阐述,为今后教练员制订科学的学习和训练计划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给出整数幂的和的另一种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 ,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 ,通过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总体消费的基础水平,而且影响到各阶层消费水平及消费方式.虽然一个国家的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不等性的大小往往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本文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来描述宏观收入的不等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宏观收入的不等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