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声波传递矩阵法,推导了声波在电流变液中的波动方程,建立了电流变液非均匀介质中的声波传播模型,得到了声波的传播矩阵,进而计算电流变液材料表面的反射系数.在数学模型基础上,考虑电流变液梯度声阻抗与海水及钢板两分界面上声阻抗匹配,对不同阻抗分布的电流变液表面声波反射系数进行数值模拟,优化了声阻抗分布.结果表明电流变液的梯度阻抗明显降低了结构表面的声波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2.
将电流变弹性体材料等效为粘弹性阻尼材料,运用夹层梁理论和广义Hamilton原理,建立了电流变弹性体夹层结构梁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电流变弹性体夹层结构梁的刚度和模态损耗因子得到提高,系统的振动也会减小;增加电流变弹性体夹层的厚度,能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但同时...  相似文献   

3.
电流变阻尼器用于抑制系统的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流变液是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新频材料,对于外加电场的变化,它可以迅速作出响应,在工业上极具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电流变液及其力学特性,并利用一种简单的阻尼模型,对具有电流变阻尼器的振动地响应分析,给出了数值算例,结果表明,电流变阻尼器可以明显地降低系统的振幅。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智能液体──电流变液,对电流变液的静态、动态、控制应用作了介绍,并对电流变液的现状和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介绍了电流变材料的发展,包括电流变液、磁流变液和电磁流变液;此外还详细讨论了固相化学性质和添加剂与电流交响应的关系;指出了电流变材料的研究方向。作为这篇评论的结语概括介绍了电流变应用研究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流变液的粘度随电场强度变化的原理,利用摄动方法研究了在电流变液中可控阻尼振动的运动规律,导出了运动方程,得到了振动系统的频移和相移,系统振动的角频率随场强的增加而降低,且振动的振幅随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指数减小,对同样大小的稳恒电场和交变电场,在交变电场中的振动衰减较快,当时间为1/E2ε时振动终止.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介绍了电流变材料的发展,包括电流变液、磁流变液和电磁流变液;此外还详细讨论了固相化学和添加刘与电流变响应的关系;指电流变材料的研究方向。作为这篇评论结语介绍限电流应用研究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流变液的粘度随电场强度变化的原理,利用摄动方法,在直流电场中用电流变液实现可控阻尼振动并研究了其运动规律,得到了振动物理量与直流电场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电流变流体及其在减振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讨了电流变流体在减振器上的应用。电流变流体减振器的阻尼力可以通过电信号快速、连续地调节,因此这种减振器及其变型结构可以应用在车辆以及其它多种机械装置中以实现振动控制。本描述了电流变减振器的典型结构及其对电流变流体性能的要求,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减振器及其控制系统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智能材料在土木结构监测和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导纤维、电流变液 ( ER)、磁流变液 ( MR)、形状记忆合金 ( SMA)是土木工程结构振(震 )动状态监测、振动响应控制中采用的 4种智能材料。首先概括性介绍了 4种智能材料的基本性能特征、工作原理、应用范围 ,分析讨论了有关研究与工程应用情况以及发展前景。重点评述 SMA在结构主动和被动控制应用研究的现状。最后提出进一步实现 SMA混杂混凝土智能材料结构——控制一体化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1.
介绍电流变效应,以及电流变流体和电流变效应的工作机理,着重探讨电流变效应和电流变流体在机电一体化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电流变流体及其潜在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阐述电流变流体的组成、性质及其潜在的工程应用,同时指出目前电流变流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 根据Bingham塑性模型,分析电流变流体的民主特点,进而指出其潜在的工程应用,结果与结论 电流变技术的关键是电流主流体,电流变流体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流变装置的成功与否,因此,目前大力加强高性能流体的开发,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电流变液体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其流变性质能迅速发生变化的一类流体,基于这一原理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电流变液体减振器,电流变流体 减振器的机械结构对充分体现电流变效应的功能,实现振动的有效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新型电流变流体减振器的结构和阻尼特性,该设计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直接将电流变体埋置在砂浆梁中制成智能复合悬臂梁结构 ,用锤击法测定其在不同电场强度下整体结构的自振频率 ,对频率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对第一、二阶频率影响比较明显。同时 ,利用一种以线弹簧模型为基础的分析裂纹梁动态响应的新方法对这种复合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 ,得到的解析解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该研究为电流变体在实际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阻尼器在结构中放置的数目和位置将影响对振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确定阻尼器在结构中放置的数目和位置十分重要。给出了一个在复杂结构中放置电流变阻尼器的有效方法。利用虚拟阻尼器放在结构感兴趣的位置,可以计算出虚拟阻尼器所消耗的能量值,根据虚拟阻尼器在结构中不同点所消耗的能量数值.讨论了寻找放置阻尼器最佳位置的方法。给出了汽车的数值例子.说明所提供的方法和寻找准则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盘式电流变减速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流变效应原理,设计盘式电流变减速器.论述盘式电流变减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计算方法、调速性能,以及各主要参数对盘式电流变无极减速器中的影响.试验表明,电流变减速器具有柔性接入、离合简单、无极调速、动态调整、响应迅速和控制简单等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7.
具有复合结构颗粒的介电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电流变液分散相固体颗粒采取分层复合结构时可能对电流变效应产生的影响.分析过程基于介电极化理论.给出了电场作用下具有复合结构颗粒间的结合能、失配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固体颗粒各层的材料性质、厚度、介电常数等因素变化对颗粒间结合能的影响.讨论显示:尽管复合结构颗粒的电流变液具有较为复杂的失配参数表达式,但与单一结构颗粒的电流变液相比,两者在颗粒间结合能的表现上十分类似,提示了以改善电流变效应为目的而采用复合结构固体颗粒作为分散相的建议缺乏理论依据.同时还发现,颗粒外覆层厚度的变化随介电常数的不同、对颗粒间结合能的影响具有正、逆两种效应.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Winslow in his patent discovered the electro- rheological (ER) effect[1],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the rapid, drastic, and reversible change i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 material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an ex- ternal electric field. Ma…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油、淀粉和硅橡胶作为原材料,采用不同的比例和在不同的条件下,制备了两种类型电流变弹性体,并将其进行了力学性能实验测试.通过实验验证了电流变效应存在于电流变弹性体中,表明,它具有刚度可控的特征.电流变弹性体响应快速、可逆可控、稳定性好且不易沉降,将具有广泛的潜在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