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的发展模式中,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本研究基于北京市97 555条文化创意产业POI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特征进行探究,并总结了集聚产生的主要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较高,以东、西城区为核心呈现圈层式发展结构;2)各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及主导产业类型差别较大,九大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特征各有不同;3)影响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主要可分为市场和资源两大因素.研究可为优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促进生产要素协调统一发展提供一定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FDI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一般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木材加工产业集聚、共聚水平与演变趋势,揭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集聚类型,为优化木材加工产业区域布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产业集聚和共同集聚指数对1998—2016年木材加工两位数产业集聚水平和1998—2013年木材加工三位数产业集聚和共同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同时以三位数产业集聚和共同集聚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控制人均固定资产价值,计量和解释产业集聚和共同集聚对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木材加工两位数产业集聚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具体4个三位数产业集聚水平变化各异; 木材加工三位数产业集聚和共同集聚对木材加工两位数集聚水平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342 9和0.763 2; 三位数产业集聚和人均固定资产价值对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显著,而三位数产业共同集聚对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著。【结论】木材加工两位数产业集聚主要是由三位数产业共同集聚支撑,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三位数产业集聚驱动,通过三位数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和知识溢出效应,能够有效地促进木材加工产业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集聚是旅游经济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选择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为案例地,采用区位商、区位商变化率的方法,对区域旅游产业进行集聚水平的测定.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可以划分为成熟型、增长型、成长型等3种类型.文章在分析3种集聚类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策略,以期促进该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开发区-产业-企业”协同集聚研究框架,集成吉林省各类开发区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产业集聚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吉林省开发区的总体特征和空间特征,阐明了开发区内产业集聚的特征,剖析了企业规模集中度和空间异质性,研判了开发区、产业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协同集聚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吉林省开发区的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吉林省开发区表现为区域分布上的差异性、等级数量的不均衡性、类型分布的多样性等特征;吉林省高附加值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开发区内产业的核心类型,通化和白山两地开发区产业结构高级度最高,省内各类产业的空间关联性普遍较强;各类产业整体上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分布格局,存在产业同质化的风险;“开发区-产业-企业”协同集聚特征较为明显,现有开发区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为“传统突破型、前沿创新型和对外开放型”3种类型,以及“综合化园区、专精化园区和同质化园区”3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它具有显著的特点,我国现有的产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缺陷需要解决,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我国经济林产业当前集聚的关联性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性导向政策,提升经济林产业的集聚效应,实现经济林产业乃至整个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根据产业集聚理论,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测度我国经济林产业集聚水平,分析经济林产业集聚的空间关联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结果】2014—2018年经济林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状态;各省份的经济林产业集聚类型变化不大;苏、皖、浙、沪、闽、赣、湘表现出显著性的高值集聚,冀、宁基本呈现显著性高-低集聚,而甘、青、新地区表现出显著性低值集聚;从事经济林产业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林业产业总产值、经济林加工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林业旅游与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林业法人单位数、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对提升经济林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较大,而人均主要经济林产品产量、城镇人口所占比率、乡村林场个数与经济林产业集聚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推进经济林产业链的延伸,可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挖掘经济林文旅康养等功能,以提升产业集聚内涵;加强技术要素渗透力度,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依据各省林业建设优势,积极调动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影响,而关于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也日益重要。在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测度,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产业集聚的提高可以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集聚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规律,通过发展集聚经济圈的产业集聚,促进集聚经济圈的形成与合理演化,对于拓展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提升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力而言,意义重大.由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胡晨光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圈的演进",主要以中国长三角的经济发展为例,从集聚经济圈的视角,探讨了集聚经济圈形成过程中产业集聚的动力、效应与演化等产业集聚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算中国16大制造业在2000—2014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和产业集聚度,构建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划分不同行业类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呈现"U型"关系;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呈现出"倒U型"特征,而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对GVC的影响则表现为和总样本相同的"U型"曲线;规模经济效应、政府对制造业的补贴扶持及RD人员投入等变量都会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带来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已逐步进入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产业集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对于山西各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地区产业的有序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外对产业积聚的研究起步较早,与国外产业集聚研究相比,我国产业集聚研究则起步较晚,比较系统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对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的介绍和阐释;二是对我国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和动力机制的研究;三是对我国产业集聚进行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推动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支撑,因此探索我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熵权TOPSIS模型测算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Dagum基尼系数、马尔科夫链法等,研究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和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区域格局;(2)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竞争集聚位居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障碍因子排名前列,说明产业集聚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自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3)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主要源于四大区域间的差异,组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在空间溢出效应下,中低、中高、高类型的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更容易发生“等级锁定”。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区位商指标分析2001—2010年内蒙古制造业的集聚变动趋势,构建引入地理集聚的C-D函数,实证考察了产业集聚对产业成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聚集度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新兴产业的集中程度不高,专业化优势尚不明显;产业集聚度的提高有助于内蒙古制造业产业成长。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各行业的自身特性和资源禀赋分布,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集聚政策,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学  范占军  张敏  姚磊 《河南科学》2009,27(7):866-870
以南京为实证地区,对其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探讨.总结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现状、集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两种主要的集聚模式,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南京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判断,指出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位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偏好城市文化品质良好的地段及高校附近,其中城市中心区集聚度最高.最后,归纳分析了南京创意产业集聚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发展与其所在区域内环境污染之间的影响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选取河南省4个经济区域内产业集聚区2005-2014的面板数据,通过VEC模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这种影响的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经济区域内的产业集聚程度与该区域产业集聚区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二者之间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由于区域产业集聚类型和产业发展阶段存在差异,二者之间的影响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最后,从产业集聚健康发展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聚对我国城市规模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科技信息》2009,(20):I0320-I0321
当前我国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发展滞后,实现城市化目标的主要约束是缺乏核心产业作支撑。突出表现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集聚容易实现,人口集聚的产业依托力量不足。而我国东部部分地区产业集聚现象日趋突显。产业集聚成为了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力量,有效地推动了这些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文中系统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我国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文章从定性的角度,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内涵,分析产业集聚的作用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产业集聚的效应 所谓产业集聚,也称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的一个特定产业或关联的产业中,存在着一群相互联系的企业,以及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和协会.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区专业化指数的北京优势产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产业集聚理论,通过引入地区专业化指数评价体系,在对地方产业的集聚水平及地区优势产业的分析基础之上,具体分析了北京地区的产业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在装备工业、医药工业、石化工业形成了一定的空间集中,有了一定的规模,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测算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产生了显著的推动力,但也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即贸易开放对东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拉动力较强,而对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还显示,技术人力资本是拉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所在,R&D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分别是拉低中部和西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