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学界一贯认为西方法学教育肇始于古罗马时期.诚然法学教育在古罗马时期已经出现,并有了相当完善的发展,但究其起源则应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无论从古希腊法学思想方面,还是从其经济、政治、教育发展方面,都具备了产生西方法学教育的条件,事实上法学教育在古希腊也已经存在.所以,西方法学教育的起源是在古希腊,不在古罗马.  相似文献   

2.
法律诊所是上世纪兴起于美国的新的法学教育模式,在美国获得成功后被广泛地引入到世界其他国家。2000年我国一些大学也开始尝试使用这一教育方法,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于地处西部的大学法学专业而言,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要获得足够的重视和发展还有很多困难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家庭学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家庭学校”或“在家上学”作为提倡自由教育选择权运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本介绍了家庭学校的产生、发展历程、规模和政府对其管理措施,客观分析了家庭学校的利与弊及其存在的问题,希望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我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法学的"综合"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法学出现了一个“综合”趋势,这种“综合”表现在三大法学派的相互靠近与“合流”,也表现在一个新的法学派——综合法学的出现;还表现在其他一些法学派别的法律思想中的“综合”倾向。这种思想倾向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将对西方法学的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但在一个综合的概念下统一西方法学更多地带有理想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学在中世纪欧洲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是欧洲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对行政人员的需求、对神学人才的需求,其次,是追求理性的需求,第三,教会对教育的压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的产生和成熟,第四,大学的产生和存在与市民的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19世纪70年代,在传统大学的推动、社会需求、政府重视及广大民众的强烈要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大学推广运动在英国兴起。它不仅强化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促进了英国大学职能的转变,而且扩大了普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推动了成人高等教育及妇女教育的发展,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清朝末年,变革思潮兴起,体育教育思想随之产生和发展,其兴起原因是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和受外国由弱变强的刺激。这对中国文化的转型、妇女解放运动及中国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金凝 《当代地方科技》2010,(21):165-166
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法律职业实现"同质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对法学本科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走出法学本科教育的误区,在保持大学法学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同时,积极促进教育改革,明确教育理念、规范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福建教会学校已经形成了从幼稚园到大学的完整体系,随着学校音乐课的开设,西方音乐理论、西洋乐器演奏在学校中得到教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基于相关史料,对福建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作了初步的研究,旨在了解近代福建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情况,认识其在客观上促进近代福建西洋音乐的兴起和发展,对福建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奥古斯都时期古罗马的城市化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规划与建筑方面更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欧洲城市的兴起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宪法政治是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近代宪法被认为是世界宪法之母,而英国近代宪法是从中世纪的法律至上原则和制约王权的特殊法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由此,我们看到西方近现代宪法政治实是从西欧中世纪专制政治的母体中发展而来,而不是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2.
作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核心的议会政治。不是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中,而是起源于中世纪.近现代英国的议会制度就是从中世纪的等级会议一脉相承地发展而来,而在欧洲中世纪中后期普遍存在的市民议会也为各地近现代议会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城堡是西欧中世纪的重要历史遗存,研究城堡有助于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全面了解。西欧中世纪的社会经济条件制约着城堡的兴衰,城堡反过来对当时社会的城堡市场、建筑业和城堡城镇及城市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音乐教育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思潮的形成、记线谱的发明、神职人员的培养等方面,其不仅体现了当时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而且为以后欧洲乃至世界的音乐教育的发展积累了成果与思想.  相似文献   

15.
公元8—12世纪,阿拉伯文化臻于鼎盛。古典文化的奠基,统治者对文化事业大力支持,民间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百年翻译运动等均推动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体大思精的阿拉伯文化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公元 5世纪 ,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封建王国。西欧又退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 1 0世纪。 1 0世纪以后 ,封建城市兴起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 ,商品经济逐步取代自然经济 ,市场经济越来越占优势 ,由此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结构与家庭生活的变化 ,其次是人们的婚姻生活与婚姻观念的变化。它充分说明了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为研究对象,对兴义地区近现代教育的发展、繁盛与贡献的研究,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历程。民族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是发挥教育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途径,也是影响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国家支持西部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当前贵州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前后,一些激进知识分子对中国人口素质相对低下的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本着改良社会、强壮种族的愿望,他们向民众介绍西方的优生学理论,认为优生是重要的方面,优育是不能忽视的另一方面。为了推广优生学知识,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他们认为人们应该了解男女两性的生理特点,了解生命孕育的过程,了解性的卫生等知识。因此,他们特别提出开展科学的性教育以及普及性知识的问题。"五四"运动前后优生学的传播对于人们的观念进步和中国的社会变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高度重视对党员、军民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形势教育、分层次教育等形式,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川陕革命根据地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宓和梁实秋作为同门师兄弟,他们的文学思想却有诸多不同之处。吴宓重视"平民文学",强调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梁实秋则倡导"知识贵族主义",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吴宓的文学观是以群体为本位的儒家传统文学观,而梁实秋的文学观则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以个体为本位的文学观。以二人为代表,我们可以窥见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知识分子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以及他们为沟通中西文化做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