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姐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方法,种子采用滤纸法发芽,接着BrdU标记DNA,秧苗经低温处理后固定,切取根端分生区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液中酶解,然后低渗,帛细胞悬液,取冰冻片滴片并迅即火焰干燥,染色体标本室温下在EDTA—Giemsa混合液中染色,水冲洗后获得了清晰的分染效果,应用植物材料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等优点,直接分染为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最简便的分染技术。  相似文献   

2.
涤纶条染色时,极易产生染疵。文中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了各种染疵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染色中为避免或减少染疵应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单位开展动物急性毒性实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动物模型和动物疾病的工作中 ,都需要实验动物病理室作脏器病理切片。除了常规的HE染色外 ,偶尔也需要做一些特染 ,在肾脏的特染中 ,银染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由于做此特染的机会较少 ,且试剂较昂贵 ,所以常规的试剂配制方法浪费较大。在实验动物病理室长期工作中 ,通过摸索总结 ,将实验动物肾脏特染中的试剂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4.
刺槐根瘤菌侵入线研究中的电镜制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显示刺槐根瘤中侵入线超微结构的电镜制方法。以透射电镜制样方法为基础,将制好的刺槐根瘤树脂块,在同一部位用超薄切片机制成厚切片和超薄切片。厚切片经脱树脂后,扫描电镜观察;超薄切片经染色后,透射电镜镜检。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pH染浴中测试了C.I.分散红60及其相关品种(C。I。分散红127、146及191)对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染浴pH不影响C.I.分散红60、191对涤纶织物染色的提升力。中性、碱性染浴下C。I。分散红146对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能优于酸性染浴。C.I.分散红127在碱性染浴下对涤纶织物染色的提升力小于中性染浴,在酸性条件下能获得最佳提升力。染浴pH对上述染料的而晒、耐升华牢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在媒染阶段采用Cr(Ⅲ)的配合物作为媒染剂从而完全消除媒染残浴中的Cr(Ⅵ).选用5-磺基水杨酸钠盐(SSA)作为特效配位体,使其与Cr(Ⅲ)结合后形成一种特殊的配位化合物(SS-Cr(Ⅲ)).它能携带Cr(Ⅲ)到羊毛上并将Cr(Ⅲ)转交给已经上染的媒介染料从而使媒染过程成为可能.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确定了SSA与Cr(Ⅲ)的最佳摩尔配比以及SSA对羊毛上染百分率的测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羊毛的传统媒染方法相比,此法可获得满意的色泽及牢度,且染品的手感有明显的改善.考虑在减溶解度测试过程中SSA自来品上解吸这一因素,经新法媒染的染品碱溶解度与传统媒染的类似.  相似文献   

7.
从动力学角度出发,研究了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的电化学染色中半染时间与槽电压和温度的关系。实验表明:当槽电压增加、温度升高时,半染时间t1/2较常规染色降低。这说明电化学染色可以增加染料的上染速率。不仅如此,电化学染色与常规染色相比,可以提高上染率,降低能耗,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电子计算机定量控制上染率,从而使电化学染色工艺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散染料和弱酸性染料的循环染色实验,筛选了几种在对染液通入臭氧后在氧化脱色条件下稳定的染色助剂,目的是为了减少臭氧脱色后的染液循环染色中助剂的用量,还研究了染浴臭氧脱色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陈敏仪 《科技信息》2013,(20):338-339
染纸画起源于我国民间,正因为它变化无穷,所以最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能使幼儿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因此,是幼儿园进行美术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依据《纲要》的要求和结合大班幼儿染纸画的特点以及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大班染纸画活动的指导:通过精心创设染纸环境来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并采取不同的有效导入来调动幼儿创作欲望;从选取不同的折叠方法、染色技法、以创意游戏的方式学习;并运用多种指导策略来指导幼儿掌握相应的技能来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力,从融合各种观察评价的方式来提升幼儿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从而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染菌是井冈霉素发酵生产工艺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提取收率和成本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生产工艺中种子、培养基和设备及其附件等各个工段的染菌原因分析,综合多年来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制服井冈霉素生产工艺中染菌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论述了裂纹研究中的多种金相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相应的若干特殊制样技术,可生动揭示金属材料的裂纹行为。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8,43(4):289-289
Four folding patterns (~15, ~30-40, ~60 and ~90-110 nm) of the higher_order structure of chromatin in chicken erythrocytes have been observed with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under near natural condit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romatin in the interphase nucleus of chicken erythrocyte was not in a disorganized form but represented a higher_order conformation. The thin sections of the chromatin in the nucleus of chicken erythrocyte were examined with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Compared with TEM, AFM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amples did not need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such as fixing, sectioning and staining, and thus were closer to their native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3.
文中对微生物学实验教材上介绍的Schaeffer-Fulton氏芽孢染色法进行了改进。用石碳酸复红试剂代替0.5番红水溶液作为复染剂,并对比不同石碳酸复红浓度及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石碳酸复红的10倍稀释液为复染剂,复染30 s~1 min时能达到最佳的染色效果。改进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染色效果对比鲜明,可使学生更易将菌体与芽孢区分开来。将改进的染色方法运用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未经刻蚀处理所制备的SEM样品在研究PVC/CaCO3复合材料显微结构时的缺陷--碳酸钙填料和聚氯乙烯基体间较小的光学反差使电镜下很难辨别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首次将化学刻蚀法引入PVC/CaCO3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中.结果表明:化学刻蚀制样法令碳酸钙粒子在PVC基体中的分散结构变得直观可视,为PVC/CaCO3材料的性能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学图像依据,为高聚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开拓了新思路.该方法可应用于其它类似复合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秋季实验用鼠健康状况的病理学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0月本实验室对14家实验动物单位的实验用鼠进行了病理学抽检。主要内容是对实验动物的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进行取材,通过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PAS染色等方法对实验用鼠的健康状况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实验用鼠为健康状态,而非健康动物主要以肝脏脂肪变性和轻度肺脏病变为主。这可能与饲养环境和饲料有关,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可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将分析电子显微镜的扫描透射电子象模式(STEM)应用于两种高分子物的研究。以 ABS/PVC高分子合金和角蛋白纤维为试验材料,叙述了样品制备过程和电镜观察的结果。实验证明,STEM具有对试样穿透能力强和电子束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高聚物材料。在高放大倍数下的观察,能获得直接透射象(TEM)难以观察到的某些微结构情景。  相似文献   

17.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表征手段,可以对材料内部的微观形貌、微区结构以及微区成分进行精细分析,是探索物质本质的强有力工具。那么,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方法及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近几年来的相关报道,阐述了各种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方法及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具体操作步骤,同时对不同类型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适用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科研人员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Brachet反应是区分细胞内RNA与DNA存在的有效方法。但原法染色后易褪色,因而不能区分出RNA与DNA。我们改换了染色试剂,在染色后用冰冻蒸馏水代替丙酮分色,以叔丁醇代替二甲苯透明,既节省药品,省略步骤,又能防止标本材料脱色,观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Four folding patterns (~ 15, ~ 30–40, ~60 and ~90-110 nm) of the higher-order structure of chromatin in chicken erythrocytcs have been observed with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under near natural condit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romatin in the intcrphase nucleus of chicken erythrocyte waa not in a disorganized form but represented a higher-order conformation. The thin sections of the chromatin in the nucleus of chicken erythrocyte were examined with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rnicroscope (TEM). Compared with TEM, AFM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amples did not need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such as fixing, sectioning and staining, and thus were closer to their native cond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