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CF和SOA的电力SCADA系统开发的应用框架。通过对电力SCADA系统在WCF和SOA的框架下的需求分析。设计了一个基于服务的电力SCADA系统应用分层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在互操作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以及可伸缩性等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并可以很好的应用于Vista操作系统。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实现了一个电力SCADA系统实时数据读取的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2.
电力自动化SCADA系统实现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功能,目前增加“遥视”内容,组成“五遥”已成为电力自动化建设的趋势。本世纪末课题结合惠州供电局图像监控系统和自动化SCADA系统的建设实际,基于RS-232接口,以220kV金源站做为试点,实现了图像监控系统对试验站点的联动,真正将两系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联动试验的成功,为全面实现惠州供电局电力生产可视化调度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且试验成果对图像监控系统与SCADA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亦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3.
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是电网运行自动化的核心。通用的基于Windows环境的SCADA系统要求一个不依赖于硬件、能完成所有监控功能且适用于不同电力调度系统的软件设计。本文描述了我们开发的SCADA系统的硬、软件设计和实现。设计目标力图实现通用性。系统的实际安装和运行表明,本系统的硬、软件设计是合理的,系统性能符合现场要求。  相似文献   

4.
电力SCADA系统与其他系统或各种智能和非智能数据采集设备是可以通过称之为动态连接库的设备驱动程序来完成的.该文详细介绍了基于端口连接的电力SCADA系统对外接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命令控制和数据转发的一般原理.通过对驱动模式的划分和设备驱动程序数据交换通道的分类,开发了Windows操作系统和Visual C++编译程序环境下的电力SCADA系统采集设备驱动程序和转发设备驱动程序的基类,从而实现了一种高效的编写相关通讯协议的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XML以及基于XML的3层C/S模型,分析了传统Web信息发布的缺点以及XML技术用于实现Web信息发布的优点.提出了应用XML技术实现Web信息发布的方法,给出了利用XML实现彩票发布系统的模型,并通过彩票发布实例展示了基于XML的Web信息发布的J2EE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6.
Web数据库网站信息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Internet应用的飞速发展,网站信息的时事性,交互性成为网站设计的关键点,介绍应用PHP和MYSQL数据库技术,构建基于Web数据库的网站信息发布系统,并阐述其设计与实现方法及其应用实例。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安全性强,稳定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作流和移动Agent的多Web应用系统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特定的任务,针对多Web应用系统的控制逻辑、信息传输和集成问题,依据工作流机制和移动Agent哲理,为多Web应用系统的集成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和框架。利用工作流的控制流机制,实现了多Web应用系统的控制逻辑,而多Web应用系统间的信息传输和集成则利用工作流的信息流机制,并采用移动Agent技术加以实现。最后通过原型系统对其进行了例证,结果表明,采用移动Agent技术可以方便快速地实现多Web应用系统间的集成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Web Services是实现信息发布的一种软件与通讯技术。提出了Web Services技术与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结合的全新思路,将设备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信号特征、故障推理诊断结论等通过软件与通讯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动态交换和人机界面(HMI)的交互,供用户操作,从而形成网络化的系统信息发布。介绍了Web Services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结合国家“十五”计划“八六三”项目课题“网络化、智能化大型旋转机械在线诊断系统”,对在线诊断系统中信息发布的常见内容进行了归纳分类,描述如何采用DELPHI6 Web Services组件,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大型旋转机械在线诊断系统的信息发布、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论述了如何采用PHP和Mysql结合开发出基于B/S/D模型结构的通信信息协同发布与查询系统。本系统主要用于各类学校在构建校园网网站后,需要提供教师及办公通信信息服务。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互动性上,即用户既可以用各种方式查阅通信信息。又可以根据需要上传教师和办公通信信息,还可以修改用户上传的通信信息。上传和修改的通信信息经管理员审查确认后。即可以被其它用户查询。实现了网站信息的共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类基于AJAx的远程锅炉SCADA系统的问题.在系统中采用了OPC+实时数据库+Msajax+Silverlight技术,成功实现了基于Web的远程锅炉监控系统,并实现了动态实时曲线、历史曲线等图形的实时无刷描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型电力变压器系统的油温恒定需求,分析系统油液温度变化的滞后特性,提出将PLC技术、变频技术与智能优化技术结合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油温控制,设计电力变压器油温的智能控制及监测系统。对硬件及软件系统分模块进行详细的构架,通过以变压器负荷电流、顶层油温温差作为输入量的模糊控制策略进行智能控制。系统以西门子WinCC V6.2组态软件作为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西门子S7-200系列PLC作为下位机,OPC总线作为通信标准,该系统在华北某变电站进行了试运行,满足了变电站的实际运行需要,为实现一个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变电站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SCADA(Supervision Control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的小型变电站无人值守远程监控方案.重点在数据库服务器的软件.在该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了当前软件开发中流行的设计模式的思想.其中的组成模式旨在加强模块间的联系和模块操作的一致性;策略模式实现了多种访问行为的统一对外接口.这两种设计模式的使用加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可扩展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时调压计算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配电变电站中电压-无功控制的主要手段是根据变电站电压和无功状况,调节有激磁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的投入量,以保证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并尽量减少电网中无功的传输,调节时普遍采用"九分区"控制方式.分析了九分区电压-无功控制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实时采集的变电站电流、电压、功率作为输入量进行调压计算,然后做出操作决策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分析,提出了上层系统的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用的实时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应采集的实时数据与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4.
通过应用电力工业组态软件平台和分散式微机监控装置,实现变电站供电系统监控自动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组态软件功能进一步开发和相应的硬件投入,逐步实现供电系统综合自动化.发挥企业局域网的优势,进而实现电力信息网络化,是今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和主变压器调压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在保证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的基础上,辅以有载调压等措施调整电压,才可使电压的偏移保持在允许范围内。文章通过时临汾500KV变电站无功功率平衡分析和主变压器调压计算,提出了时临汾500kV变电站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和主变压器调压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焱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2):5-7,10
湖南省都怀高速雪峰山隧道为特大型隧道工程,设有4座10/0.4kV变电站和4路引入电源,采用双回路供电。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提高系统的先进性,系统设置了1O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一起构成的综合电力监控系统。本文主要论述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主要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CPLD技术在变电站RTU上的应用。在设计中,我们通过将RTU所有外围数字电路集成到一块芯片上,以达到降低硬件复杂程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的目的。通过对CPLD的硬件编程,采用中断的方法来捕荻事件顺序记录(SOD)。与传统RTU设备相比,在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所提供记录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变电站传统九区域分区控制方法无视电压与无功耦合的缺点,结合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实践经验,设计了变电站电压无功模糊控制的控制系统。仿真数据表明,将模糊控制引入电压无功综合控制中,控制系统能够正确的完成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升降和电容器组的投切,并可以避免设备频繁调节和振荡,提高了设备运行寿命。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电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鹏宇  孟润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9):11963-11968
摘 要: 交流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与信息互联是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为监测设备稳定供能是研究难点,利用电流互感器为交流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能前景广阔。交流输电线路电流变化范围大传统的电流互感器供能不稳定,为了提供稳定的输出功率,文中提出了一种电子负载并联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通过阻抗匹配调控使电流互感器从交流输电线路提取稳定能量。经实验验证通过调节电子负载可以为直流负载提供稳定的20V输出电压、9W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20.
配电变电站典型接线的可靠性非同调元件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配电变电站接线形式、断路器等设备可靠性参数及负荷水平等因素,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可靠性非同调元件。辨识出可靠性非同调元件并使其退出运行可有效改善系统可靠性。给出了配电变电站可靠性非同调的定义,以及可靠性非同调概率、频率及非同调电量等指标用以描述系统的可靠性非同调程度,基于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评估原理给出配电变电站非同调元件辨识方法。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配电变电站高压侧母联断路器在单台变压器容量满足负荷需求时可能成为可靠性非同调元件,且断路器等设备可靠性参数对系统可靠性非同调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