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口腔修复学中研究(牙合),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对(牙合)的诊断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重要性.掌握它的有关技能,使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现代(牙合)学研究已从单纯以咬合关系为中心,上升到以(牙合),颞下颌关节,颌面肌及至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心,强调口颌系统的功能协调.  相似文献   

2.
在口腔修复学中研究牙合,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对牙合的诊断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重要性。掌握它的有关技能,使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现代牙合学研究已从单纯以咬合关系为中心,上升到以牙合,颞下颌关节,颌面肌及至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心,强调口颌系统的功能协调。然而,现代还把牙合学的研究上升到更高的审美层次,以便充分认识咬合及口颌系统的形式美规律[1]。本人就临床义齿修复中如何应用牙合学知识,谈几点经验。1义齿修复前检查在义齿修复前,牙医师往往易忽略了对口颌系统的全面检查,可能只因为修复的目的,只对缺失牙作有限的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上颌总义齿基托的(牙合)力及应变性质.方法(牙合)研制口腔生物力学测试与分析系统,并应用其在(牙合)架上对模拟咀嚼的过程进行(牙合)力和应变测试.结果通过实验取得各种情况下上颌总义齿基托的(牙合)力及应变值.结论(牙合)通过对(牙合)力、应变、(牙合)平衡及基托的变形模式进行初步分析,确立基托上(牙合)力的分布规律以及(牙合)力与应变的关系.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可靠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错(牙合)畸形是患病率较高的口腔疾病之一,我们本着预防为主的目的,对长乐的921名13-14岁的青少年进行错(牙合)畸形的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并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进行调查.结果:长乐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47.12%,在Angle错(牙合)分类中,Angle Ⅰ类错(牙合)所占比例最大,为58.06%.结论:长乐乐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口腔正畸知识的宣传工作,预防错(牙合)畸形的发生,降低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口腔修复体是医治口腔牙列缺损的修复件,它包括牙冠、三面冠、冠桥、局部托牙的卡环、(牙合)支托、腭梗、支架和基板等.目前制作口腔修复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较先进的以不锈合金为材料用高频离心铸造方法制取,但设备与材料较贵,操作技术复杂,因此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另一种是普遍采用的手工制作方法,操作繁琐,制件厚大,精确度差,强度低,在口腔中异物感大.鉴于上述情况和我国国情,我们与长春市宽城区医院研究了用电铸法制作口腔修复体的新工艺.用电铸法制作口腔修复体,其原理与电镀相同,操作方法简便,设备便宜,制作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正畸治疗成人慢性牙周病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 2016年8月在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口腔治疗中心治疗的21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及正畸治疗,通过比较正畸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组织及咬合关系变化来评价正畸治疗成人慢性牙周病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平均疗程23个月,正畸治疗后牙龈无明显炎症、牙周袋变浅或消失、牙齿稳固、牙列整齐、患者的咬合关系均达到个别正常(牙合)[1],拍摄X线片显示:应用正畸技术矫治成人慢性牙周病错(牙合)畸形前后牙槽骨的高度未见降低.正畸治疗结束时患者的牙周情况及颜面美观较矫治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正畸治疗改善了成人慢性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环境及颜面美观,恢复了牙周病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牙列功能,使患者的咬合关系均达到个别正常(牙合),恢复了牙齿之间的咬合平衡.对成人慢性牙周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为成人慢性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96例牙列缺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修复,研究组48例口腔种植修复。对比疗效、牙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①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牙周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均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牙周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牙龈出血、牙齿疼痛、修复体脱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牙列缺损治疗采取口腔种植修复,则能明显降低其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增效同时且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从口腔解剖生理学和CAD技术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标准牙模型的特征分布规律,提出用牙体表面形态特征和几何构造特征构建标准牙曲面模型.根据牙尖、牙窝等形态特征在牙体表面的分布特点,以及与之关联的龈缘线、近牙合线等几何构造特征,从标准牙点云模型中识别各个特征点.再利用这些特征点构建UV曲线,最终获得能够满足口腔临床修复要求的标准牙曲面模型,为各种修复体的设计提供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霍艳丽  张晓芹  梅玉新 《甘肃科技》2012,28(2):129-130,111
评价前方牵引加推磨牙远移延长牙弓长度,治疗牙列拥挤纠正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前方牵引加推磨牙远移矫治器装置对60例生长发育期以上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前牙反牙合患者进行临床矫治,分别于戴矫治器(T1),拆除矫治器后(T2),矫治器拆除后1年(T3)取模型以及拍摄头颅侧面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在治疗前上牙弓长度严重不足,牙列拥挤,而治疗后牙弓长度明显加长,解除拥挤,治疗前后牙弓长度差异显著(P<0.01),面型改善明显.治疗完成时和矫治器拆除后1年牙弓长度无显著差异,未出现磨牙区牙列拥挤.前方牵引加推磨牙远移可明显延长牙弓长度,解除牙列拥挤,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患者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方法:由同一名医生对332名患者进行问诊和口腔检查,分析他们的牙齿缺失情况、病因以及修复情况.结果:调查人数332例,失牙数1183颗,人均失牙3.56颗,修复数1019颗,修复率86.14%.结论:应积极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和缺牙后修复必要性的宣传.提高义齿修复率,义齿设计制作应符合口腔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刘怀勤,榆林市第一医院口腔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系口腔医学专业(原西安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到现在一直从事口腔医学工作,目前,为榆林市口腔医学领域医、教、研学科带头人。由他牵头的《复杂面中部骨折临床治疗应用研究》和《正颌外科技术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数字化技术与钛合金相结合在下颌骨缺损个体化修复中的应用》、《人工种植牙在牙列缺损或缺失修复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分别获得全市科学技术一、三等奖,有4项获得科技成果奖;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技术)治疗开(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15例不同类型的开(牙合)畸形病例进行矫治.结果:全部病例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2~3月)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磨牙形成相对稳定的尖窝咬合关系,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以有效竖直后牙,得到以牙性交化为主的(牙合)平面的变化,有效、快速矫治前牙开(牙合).具有疗效好、疗程短、适应症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强固位纤维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百强固位纤维带环状包裹粘结结扎技术对90颗牙体缺损患牙进行修复,其中牙合面洞型经根管治疗后30例(A组)、近(远)中邻牙合面洞型经根管治疗后30例(B组)、近远中邻牙合面洞型经根管治疗后30例(C组),修复,随访3、6、12个月,追踪修复效果.结果:90颗患牙3个月治疗有效率67.67%~83.33%,6个月治疗有效率76.67% - 86.67%.12个月治疗有效率83.33%~93.33%.其中A组和B组各阶段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C组有效率与A组和B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别(P<0.01)和(P<0.05);全部27例失败病例中不敢用患牙咀嚼占22例(24.44%),纤维带松脱5例(5.56%),未见基牙折裂、纤维带断裂和修复边缘继发龋发生.结论:高强固位纤维带环状包裹粘结结扎修复技术,对防治牙折裂疗效显著,缺损范围小者修复效果更显著,且具有对牙体组织破坏创伤少等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型微创的固定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姚军 《海峡科学》2007,(8):67-67,69
人类牙齿从发生到发育萌出,以至最后的建(牙合),经历的是一个十几年的漫长过程.其中,遗传、营养、外力、体温、习惯、口腔卫生等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儿童牙列的发育产生不同影响.其表现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是结果都是一个--影响了健康咬(牙合)的形成.而健康的咬(牙合)就是牙列行使咀嚼功能最有效率最无损伤的硬件保证.  相似文献   

15.
在口腔基础教学 ,特别是口腔基础实验教学中 ,常应用和借助于石膏牙模型 ,通过观看石膏牙模型标本 ,使学生获得了牙体解剖、牙列、牙弓及牙合等基础知识的感性认识 ,再通过在石膏牙模型上进行牙体解剖形态的雕塑和制作各种各类修复体等 ,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又增加了实际操作的机会 ,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和口腔内科实验教学中 ,我系和其他医科大学也都是通过自制改良的离体牙石膏模型供学生实习[1] ,以使他们了解牙体解剖形态及掌握各种病的基本操作方法。我系在牙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实践中 ,学生需要雕刻各类牙…  相似文献   

16.
该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将导致儿童口腔错牙合畸形各方面的原因进行列举和分析,从源头出发研究儿童口腔错牙合畸形形成的因素;探讨了儿童进行口腔正畸的必要性,防止因为家长的不重视给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了解儿童进行口腔正畸的最佳时间,以此来提高改变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概括儿童口腔正畸期间应注意的事项,防止由于非专业的操作给正畸效果带来不必要的影响,最后对儿童口腔正畸的护理指导进行概括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4技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对1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合并Ⅲ类牵引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4技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对1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合并Ⅲ类牵引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反(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近年来,对反(牙合)的治疗由于早期矫治理论的指导,以及临床矫治方法的不断完善,使得临床医生对反(牙合)的矫治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TI Straumann种植牙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发展前景.方法:对我院54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ITI Straumann种植牙系统植入的106颗牙齿为研究对象,3~6个月以后对其行上部结构修复术,并在术后观察牙体的结合情况、修复体情况、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对55例患者106颗种植牙体进行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牙体全部成功植入,成功率为100%.患者的满意率为92.75%.结论:采用口腔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有效率高,非常适合在规模不大的口腔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