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学趣味"作为在一定文化中习得的感性的审美价值判断,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趣味区隔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权力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文学趣味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但文化趣味的走向主要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统治阶层内部斗争的结果。20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要求建立代表工农大众趣味的新文学,建国后这一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实现。可以说文学趣味的转向体现了文化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在民初的社会语境中,《新青年》显现出中国政治与文化建构的重要转向,乃至形成与之前历史的“断裂”文化构成,并由此开拓出新的文化政治空间。这一历史性的“文化转向”,建立在将中西架构等同于新旧架构的理路上,也成为了五四一代的基本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陈独秀表明对文学新的取径思路:以西方文学思潮性的“主义”来看待中国文学的发展,将中国文学纳入进化论的递进链条之中,要求文学具有与现实相通的真实感与介入感,要求文学对社会采取一种强烈的批判态度。这就奠定了日后五四“新文学”的范式转移与社会功能,赋予“文学”以极为鲜明的现代性质。  相似文献   

3.
科举考试作为一项选材制度,让处于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了跻身上流的机会;科考也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然而1905年科考的废止阻断了知识分子由士入仕的道路,动荡的社会以及逐步形成的商业社会使知识分子难以适应.在赖以信仰的科考无以为继之后,士人们或经商办报或投身于小说创作,鸳蝴派的出现使文学形态转向消闲趣味化,稿费的制度化则促成了职业作家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提出的几种文学价值观:文化普遍主义、民间立场和民间理想主义、"新启蒙主义"、"新理想主义"等等,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都不足以充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学价值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价值观作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新意识形态,它始终应该坚持人民的立场,即文学艺术家把价值取向转向人民大众,为建设人民大众的新的意识形态服务。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媒对文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使文学的审美趣味发生了转向。并且,在传媒背景下,文学呈现出了市场化、信息化与新闻化、娱乐化、作家明星化等倾向。文学的分化与消解在所难免,但传媒也为文学重返中心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6.
文学具有多种功能是不争的事实,但从当前文化的流行趋势来看,娱乐精神契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尽管许多人对文学的娱乐功能持以批判的立场,但不能忽视的一个现象是:文学正是凭借其强大的审美功能,再附着上一定的娱乐性才容易赢得市场和受众。因为人们强加给文学太多的"功能",才导致文学承担的使命过高,读者对文学的期望过大。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以满足市民"趣味"为创作目的的"海派"文学,其精神传统在市民文学中绵延不绝,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领域努力对之进行批判与改造,这是基于对现实文化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是国家的政治需要。虽说改造与批判简单粗暴,然而作为近代以来中国病态社会发育出的市民阶层文化的表征,以"海派"文学为精神传统的市民文学,其精神文化上缺乏独立与批判的现代意识,有着苟且和异化的局限也是无法回避的精神局限。  相似文献   

8.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文学必须面对视觉文化的转向。新世纪以来,文学的影视改编现象层出不穷,然而相关的改编研究却略显滞后,不仅数量上匮乏,观念与方法也落于窠臼,但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文学进行影视改编研究。通过历时性地梳理文学的影视改编研究,可以认为其旨归在于探究改编作为一种艺术方法的原理、意义与美学价值,而研究的起点则是厘清文学与影视二者在艺术形式上的异同,提出了一些值得共同探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阐释是文学接受中一种带有创造性理解的批评方法。文化阐释突出了文学接受主体的地位,肯定了读者历时接受和共时阐释的"创造性背离"或能动性"曲解"权利,读者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进行创作性阐释,赋予文本各种新的意义。古典小说文化阐释的对象,包括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原型、母题以及作品的情感取向、所依持文化现象与意识等;其原则方法有结构性阐释、批评性阐释两大类型。在古典小说接受中,具有典范性意义的学术成就大多是不同程度对文化阐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南禅作为一种宗教,它以六祖为祖,以《坛经》为经。其总体思想内核是"心性自由"。在思想上,南禅文化在宋以降对儒道文化产生了影响。南禅文化不但对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文艺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南禅的心性哲学渐渐演化为一种美学趣味,渗透到文学、艺术各个领域,出现了禅诗、诗僧、禅画、书法等艺术形态。韶关是南禅文化的发源地。南禅在韶关本地的传承甚广。南禅文化是韶关最具有优势的研究文化。  相似文献   

11.
The development of taste transduction and taste chip technolog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aste is one of important sensations. The primary taste sensations commonly are categorized as sweet, acid, bitter, salty and umami, of which various tastes are composed. The sensation of taste is initia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tas- tants with receptors and ion channels in the apical micro- villi of taste receptor cells (TRCs) when some sapid molecules (tastants) dissolve in saliva. Subsequently, through a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 (TRC depolarization and Ca2+ release) gustatory signals a…  相似文献   

12.
钟嵘提出"滋味"说,是中国诗味论发生的重要开端,一方面承接了孔子的乐味论,另一方面开启了司空图的辨味论."滋味"的理论内涵包括形象性、情性,"赋比兴"和自然性,与其他理论构成整体系统.这对于释解"滋味"与道家思想文化的关系,钟嵘对声律的批评和对滥用典故的批评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众多研究报道认为脂肪酸具有基本味觉的特性,提出了第6种基本味觉为脂肪味的观点。综合现有的研究报道结合基本味觉的论证条件,从生物体电生理学特性、心理物理学特性、味觉的主要感受器官、脂肪味与其他基本味觉比较、脂肪味的意义等方面论述了脂肪味作为第六种基本味的论据并不充分。  相似文献   

14.
陈廷焯的《向雨斋词话》频频以“味”论词,“味”是其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陈廷焯将传统的“涛味”论移植到词论中,强调作词必须“含蓄蕴藉”,同时进一步提出“厚味”的美学主张,对词体的美学品格作了更深层次的审美规定:深入考察陈廷焯的“词味”论,对准确把握其词学思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钱文彬 《菏泽学院学报》2003,25(3):16-19,23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世界性的理论潮流,在文学美学界引起了普遍关注。“味”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重要美学范畴,经过众多文论家的阐发,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诗味论。诗味论与接受美学在关注读者与文本上存在着相通或相似之处,将两者放在一起考察有助于在对我国优秀的古典美学资料进行开发整理的同时,加强中西文论的交流与对话,进而促进当代文学批评范畴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任长江  孙毅 《河南科学》2002,20(5):517-519
大蒜中的有效成份是大蒜素 ,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但鲜蒜中大蒜素是以稳定无臭的大蒜氨酸的形式存在。当大蒜受到冲击 (切片或捣碎 ) ,大蒜酶接触到空气后活化 ,大蒜氨酸转化大蒜素。根据大蒜素的理化性质 ,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进行脱臭实验。开发研制出脱臭蒜素原液、脱臭蒜素保健饮料、脱臭蒜素原汁酒等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7.
作为批评家的沈从文,用平静优美的感悟式的散文化语言表达了他的文学批评旨趣。他始终保持着平静而婉约的审美趣味,一方面体现出他在文学批评上的古典趣味,另一方面,这也表现了他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维护文学本体地位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时代,体现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审美情趣经历着经典与时尚、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总体上积极健康,但也存在浮、偏、俗等问题。反思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提出通过课堂美育、课外实践、校园文化、自我教育等途径进行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美育教育,从而修正、完善并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趣味”在梁启超那里,被境界化了,其意涵超出了具体的感性嗜好的层面,是一种超越忧患疑惧而对整个生活保持乐观态度的深厚稳定的心境,梁启超以“仁者不忧”来表述,其精神特征是“无入而不自得”。作为境界的趣味,是人心主动的营构,生成于自心对人生活动的成败之忧和得失之忧的透解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