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开昌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17-21
内蒙古后套话中的"半天"是一个典型的语气副词,在句中位置灵活,可以表达醒悟、意外、怀疑和讽刺等多种语气,可以与其他副词共现,并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通过研究发现,语气副词"半天"就是"动词+半天"结构的省略,这种结构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朱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113-115
前人对“反而”研究往往只注重其语义句法方面。本文则在深化对其句法语义研究的同时,从新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而”句的焦点,“反而”篇章功能、人际功能等语用特征,其篇章衔接功能可以概括为:表对立式转折;表递进式转折. 相似文献
3.
“给我”加动词,用于祈使句,有两种意义:“为我”、“替我”;表示说话人意志,加强命令语气。其中,后一个意义上的“给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已虚化为语气副词;它只能在祈使句中出现。从句法、语义、功能的角度对后一个意义上的“给我”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4.
通过描写、比较志丹方言语气副词"该"用于不同句类、句法环境的语法意义,厘定了"该"和"敢"的区别;并结合陕北、山西晋语的情况和"该"的古今义之继承关系,考察了"该"的来源及语法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6.
《史记》的语气副词"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峰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6):64-67
《史记》的语气副词“其”配合上下文可以表示推测、判断、决心、愿望、命令等多种语气。“其”可以广泛地与其它虚词或固定词组连用,大大丰富了《史记》复句的表现手段,反映出西汉时期汉语复句的形式标志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欧倩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1):63-65
常规的词典对语气副词“明明“的解释都是通过近义词和它出现的句法环境来说明,这样的解释过于简略,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很难让留学生真正掌握其意义和用法.通过对“明明“出现的语义环境、句法环境以及它所传达的语气等方面来对它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从而使该词有更细致理性的使用规则. 相似文献
8.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5):66-69
语气副词"并"产生于近代汉语,从历时角度考察其来源,其语气副词用法是由范围副词"并"发展而来的,范围副词"并"用于否定词之前,且后续句与前半句句义发生逆转,这是语气副词"并"产生的句法环境。随着"并"在这种句法环境中使用频率的提高,其总括用法逐渐丧失,表语气的功能逐渐凸显,并逐步成为"并"的主要语法功能。现代汉语中"并"在否定句中除了具有反预期、表申辩性的语用功能外,还具有对客观事实进行确认、重复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斯古德说过,语言就像一座冰山,语言符号中显而易见的东西仅仅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的十二分之一,其他十二分之十一往往是隐含的,但是代表着共同的潜能。我们必须到水面下的语言冰山的那十二分之十一中去寻找语言科学的一般原理。现在,“特喜剧”之类的说法很流行。这种表达方法,难以断言是合乎规范的新的语言现象,但它在社会上却愈来愈流行开来。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本文就“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探讨该结构的潜性和显性特质。 相似文献
10.
张娜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1(2):13-15
“副词+名词”的结构形式一直被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超常规搭配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副词+名词”结构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这种结构具有很强的语法功能,可以在旬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多种语法成分。副词和名词结合以后名词的表义功能出现了新的变化,其指称意义丧失,语义抽象和泛化,细节意义显现。同时这种搭配格式之所以会有如此旺盛的发展能力,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和超常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北京话"真"类副词包括"真""真个(的)""真是""真真""真正"等5个。"真"是"真"类副词中最常用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副词,是其语法意义的主要承担者。从古至今,"真"的用法并非一成不变,发生了一些演变;随着双音化趋势的发展,"真"类副词相继产生了"真个(的)""真是""真真""真正"等双音节副词,并与"真"发生了激烈的竞争。他们自身无论在语法意义还是在语法功能上也都产生了变化,发生了演变。 相似文献
12.
对“程度副词+名词”问题的讨论可以说已经屡见不鲜了,不少学者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过研究,但目前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3.
“最好”始见于两晋时期,是由极性程度副词“最”与性质形容词“好”组成的状中短语。起初“最好”可作谓语、定语、补语等,用来对其前后的话语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唐代出现了构式“最好VP”,“最好”在句中充当主语,具有指称性。在主观化、音律规则、VP的语义变化、使用频率等因素的推动下,“最好VP”发生了重新分析,由主谓关系重新分析为状中关系,“最好”表达主观意愿、希望或建议,在宋代开始词汇化为一个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14.
陈熹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7(1):24-26
“实在”是一个表确认性的语气副词,本文通过大量的语料收集,着重探讨了“实在”句的句式特点、语义内含和出现的语用环境,得出“实在”句一般包含有主观感情色彩,强调经人们反复尝试而最终确认的一种思想过程,并提出对外汉语语气副词教学的两点想法。 相似文献
15.
从对例句的分析出发,讨论现代汉语表示转折的语气副词“偏”、“偏偏”、“却”用法的不同。重点考察它们之间能不能换用的语义基础和具体条件,以及它们之间连用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6.
协同副词有语义整合功能,而范围副词都有语义加合功能,两者有相似之处,但在句法上却有共现的情况出现。本文通过两者语义功能的比较,和两者在句法上的的疏离和紧连共现模式考察,尝试对形式上的差异作出合乎语言实际的语义、语用功能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副词“终于”由非词的分立句法单位词汇化而来,与它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句子结构是“终于+AP、VP、S”。确定“终于”为副词的形式标志有两个:一是“终于”后面的谓词性成分做句子的谓语;二是除去“终于”后句意不受影响,有的句子甚至出现时间词。“终于”作时间副词始于魏晋时期,成熟于唐宋元明时期,清代又可作语气副词。其词汇化的主要因素是句法位置的变化和隐喻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3)
程度副词“还”可以分为三个小类:一是有明确比较对象、必须与“比”配合使用、表示同向递进关系的高量级相对程度副词;二是有明确比较对象、不必与“比”配合使用、表示反向递进关系的低量级相对程度副词;三是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在主观倾向和用法上与“有点儿”形成互补关系的中量级绝对程度副词。其中作高量级相对程度副词的“还”与“更”在用法上易于混淆,但各有各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9.
《齐民要术》中的范围副词“凡”在句法上不仅可以修饰动词VP、形容词AP,而且可以修饰名词NP、数量词Nump以及复句的分句;在语义上,“凡”都后指总括的对象,并赋予句子表条件的逻辑意义;在功能上,“凡”使句子成分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凑。可作话题标记,强调句子的述题部分。 相似文献
20.
刘晓兰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12,(2):135-137
汉语史上“果”既是副词也是连词。副词“果”历经了“树木所结的果实(名词)——实行、实现(动词)——果真、果然,最后、终于,究竟、到底(副词)”的演变轨迹。连词“果”则沿着“果真、果然(语气副词)——如果真的(连词)”的轨迹虚化演变。句法位置的改变、语境的影响等是“果”语法化的主要动因,重新分析等是“果”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