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1978-2009年数据资料为基础,构建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协整检验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税收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税收政策对第一产业的影响不显著,对第二产业的影响略显著,但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显著,不过这些影响都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税对房地产价格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分析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房地产税对房价有抑制作用;各房地产税中,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对房价有正影响;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对房价有显著负影响。研究结论为:政府在利用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控房价的时候,应科学认识房地产税的具体影响效果,分清每种房地产税的功能和作用,提高房地产税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内8家煤层气企业和5个政府职能部门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EM探讨影响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1)在煤层气产业发展进程中,资源、技术、市场和政策4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煤层气产业发展,且影响较为显著;(2)政策和市场因素在煤层气产业发展初期影响最为显著,相关系数高达近0.5;(3)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地质条件、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以及能源结构变化对煤层气产业发展影响力巨大。依据以上研究发现,从短、中长和长期规划3个方面提出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产业结构和税收结构的衡量指标构建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2010—2019年我国计划单列市相关经济数据的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发展无相关性;产业税负率对经济发展存在显著抑制性,产业税收弹性系数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作用,产业税收协调系数对经济发展并无明显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外开放度、外商投资水平等其他指标呈现出对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建议政府制定产业和税收政策时,在促进产业高级化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产业合理化,不盲目发展第三产业,充分考虑税收负担对产业发展的限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税收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金融发展对IT企业的R&D投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在推动产业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实证检验模型,运用IT上市公司和中国工业经济年鉴等数据,研究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对信息技术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大,产业集聚对IT企业R&D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所在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对IT企业R&D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览于税收政策的扶持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发达国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单一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推断产业结构优化,尤其是推断金融对于产业优化的作用,已经是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对合肥市1999年—2013年的金融相关率(FIR)、贷存比(LDR)和产业优化指标(IUR)等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运用线性回归模型、ADF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等计量方法,得出结论:合肥市产业优化对于金融的发展有显著作用,而金融发展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利用徐州市2000~2012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SPS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对徐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理论上的影响因素是否显著.结果表明:资金配套能力、开放程度、GDP增长率是影响徐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最重要因素,而要素成本因素则对徐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科学管理研究》2016,(3):56-59
分析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应当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开展,这是当前相关研究的前沿问题。由于国内外各项制约因素的存在,中国实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困难重重。在分析世界与中国产业集群的现状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结论认为:人力资本供给质量、服务化水平、价值链治理强度、政策支持力度对转型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FDI强度却抑制了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西部陆海新通道13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并对地区间的差异及演变轨迹进行分析.结合中介变量法实证检验制度环境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处于稳定上升通道,各省市之间的技术效率虽有明显差异,但相互间的差距具有明显收敛性.制度环境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通过企业规模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而通过影响对外开放水平、非研发创新支出、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才是更为重要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和各地实施细则自颁布和实施以来,在地热学术和产业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和部分争议。尽管基于《资源税法》第三条的原则,应优先按价计税,但在目前地方执行细则中,对回灌地热水征收资源税都只规定了按量(每立方米)计征。因此,法律附件和各地的这种规定都未能严格遵守地热能利用的事实理性,即地热能利用的是热能而不是水量。对于资源税法中关于地热水原矿的定义,以及未回灌的地热水是否视同对外销售行为,目前的法条定义不够明确。且该法中采用立方米体积单位作为地热水计税单位的做法,会在高温地热发电领域产生应税产品计量不确定、不科学的问题。按照各地现有实施细则对回灌地热水开征资源税,会对中国的地热发电和供暖产业造成不利影响。在国家碳中和的长期宏观政策目标下,这一做法将会减缓地热这一清洁能源对传统高碳能源的替代。建议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对回灌地热水免征资源税,同时通过立法解释明确地热原矿的定义,并将地热水的计税单位改为质量单位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电子商务的出现对税收政策产生的影响。阐述了电子商务税收的种类及电子商务与关税的关系。并就建立我国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分析了现行税收的产业分布现状及其功用和缺陷,提出了调整我国现行的税收产业布局及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风险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风险投资又是一个脆弱的高风险行业,需要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而我国目前对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着许多问题,力度远远不够,应尽快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府税收政策影响企业的投资策略,为提升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竞争力,需研究政府最优税收策略与企业投资策略的数学模型。分析产业背景并提炼关键决策变量,建立了二层规划模型。在政府确定税收目标及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后,设计了一个确定最优税率的模糊交互式算法,同时也可保证企业根据政府的最优税率来确定最优投资方案以最大化其期望效益。实际案列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环境下税收征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影响着所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电子商务和电子贸易使传统税制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并对各国税收制度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针对电子贸易出现的新税收难题不采取相应措施,必将威胁现有的税收体系,进而对国家财政收入和宏观经济政策产生负面的影响;该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在政府与企业围绕税收形成的委托代理模型框架内,提出由政府对企业进行激励,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2):106-111
在分析金融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原理和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河南省1995—2014年间的相关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及协整检验考察河南省金融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省金融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来自于银行业集聚,而保险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水平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旨在揭示现阶段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提供的数据分析后认为,1989—2006年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城镇居民比重均为1(2)单整非平稳时间序列,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比重是一阶协整关系,我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水平足正相关.但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第二二产业的发展不显著地影响城镇居民比重的增长,城镇居民比重的增长也不显著地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一结果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是滞后的.指出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不能忽略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税收政策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运用税收政策激励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在论述现有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税收政策以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