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孔子主张广交朋友。孔子交友,讲究原则性。一是择优而交;二是结交益友;三是结交同道。孔子注意与朋友交往的艺术,认为朋友之间要讲求诚信;要互相宽容;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说话做事要有分寸。孔子的交友之道是其"仁爱"和"中庸"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具体体现,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上第七课第二框题《交友要讲原则》的第二个原则“不交损友”时,我先让学生讨论“你认为不能与什么样的人结为朋友?”学生在稍做讨论后,能够讲出很多类型的不能与之结交的朋友。比如: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不认真听讲的人,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人,经常逃课,且要求你要和他一起玩的人等等。并且能够归纳出这几种人就是所谓的“损友”,我们都不能与这些人结交。  相似文献   

3.
刘瀚男  彭丹琴 《科技信息》2013,(34):104-105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珍视友谊的民族。儒家的《论语》中涉及交友的内容更被千百年来的中国人视为朋友之间交往的信条。明末,入华传教士利玛窦发表的《交友论》一书论述了西方世界对人际关系领域和处事之道的看法,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至此,传统的观念与外来的观念互相碰撞和融合,而正是在这种东西文化的交汇中,我们现存的关于交友的道德观和处世观开始慢慢成型。  相似文献   

4.
"君子"是孔子心中的理想人物,他拥有高尚的人格、广博的学识和讲究仁义的立身处世之道.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有八十四章涉及到"君子"应当如何为人、处事、交友和为学.这些内容至今仍然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而充分发掘和利用其中的积极成分,对目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文学批评观念,主要见诸于《论语》中,更多的体现为对《诗三百》的评价;而尤以思无邪、兴观群怨、文质并重、学以致道等为要;既体现了孔子的文学批评主张,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儒家以诗教化的文学观念;中国文学在历史上总体走着一条"诗教"之道,归根结底是受孔子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你是不是有时候不愿跟朋友一起玩?你有没有发现交朋友很难?朋友之间的矛盾怎么消除?我们在成长道路上少不了朋友陪伴。不过,我们偶尔会跟朋友发生摩擦,赌气说"咱们再也不是朋友了"……《朋友之书》是一本"儿童交友指南",像"朋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道德伦理对中国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是其道德思想的基础,而孔子的持家道德对现在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包括孔子的富贵观,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社会向善的标准,但是追求富贵也要信守道德。“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富贵要与义相匹配,要与国家兴衰相合,这才是符合道的,虽然追求富贵但是也要提倡节俭。孔子的持家道德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倡人们勤俭持家,创造财富,建设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8.
“因材施教”出自孔子《论语·雍也》:“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它是在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教授诸生的实践中创立的,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材施教”虽不是孔子的原话,却是对孔子教学实践中一条基本原则的准确概括。在育人和教学中,家长和教师都要因材施教,孩子才能正常成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就有"以史为鉴,以友为镜"的说法,西方也早在两千多年前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如何去交朋友,由此可见,朋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论语>作为我国最早的教育范本,堪称国学经典,其中也有不少的关于教我们如何去交朋友的论述.本文将通过对<论语>中有关朋友的话题的分析,来探讨孔子对怎样交朋友以及与朋友如何相处的"朋友之道".  相似文献   

10.
论公民的诚信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诚信的含义是人与人要处时应当诚实无欺,言行一致。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诚信道德应成为公民的立人之本,家庭之道,经商之宝,交友之道和政之本。  相似文献   

11.
《论语》作为研究孔子的重要资料,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直”在《论语》中共出现22次,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正直的人,二是指直率、公平、正直的心态。而且可以上升为儒家伦理哲学的“直道”。拙文在此将“直”作为研究孔子君子观新的切入点,并由此说开去。  相似文献   

12.
孔子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为文之道,即作者为文时要有高度的写作责任感,文章的思想内容要纯正,表情达意要辞达意赅,语言运用要有文采,内容和形式要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一书全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治学必须具有勤勉好学、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教育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注重道德修养的提高。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诱导、注重内省、言传身教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孔子学院是我国推广汉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其教学问题备受关注。孔子学院在教学中存在师资缺乏、队伍不稳;教材缺乏针对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单一,未能"因材施教"等问题。孔子学院应当尽快实现师资队伍的专职化、教材的本土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从《庄子》内篇看庄周心中的孔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考察《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庄周并未对孔予进行明显的贬损,更未对孔予进行激烈的批判,相反,孔子的每次出场,都表现出对庄学的深刻理解和激赏,而庄周对孔子形象的塑造也充满悲剧的崇高美,体现出其对孔子思想的深刻同情、对孔子为人的高度敬仰。在庄周的心里,儒道合一的孔子是师,是友,而不是针锋相对的论敌,更不是可以利用的工具;孔子与自己都具有救世热情,都不幸生逢乱世,但由于天性的差异,两人最终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不过依然能够彼此同情、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6.
荀子承继孔子,他深入地探讨了礼的起源,在发生学上完善了孔子礼学思想;荀子“援法入礼”,以礼“合群制分”的思想使礼在社会功能上更加扩大化;荀子以礼“正名”的思想完善了孔子礼学中的正名理论;其以礼节欲的义利观发展了孔子礼学中的义利之辩。荀子以礼为道德之极,全面推进了孔子礼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的为政治国思想主要包括:“礼”、“仁”为其总则和核心;“富民”、“教民”、“足兵”;德主刑辅;格守职责;为政以“正”;举贤任能。对于孔子的为政思想,我们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特点,借鉴其中积极的有益成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14篇出土文献孔子言论为参照,尝试订正一千八百余年来对《论语.子罕》首章的误谈。通过分析《论语》本文,尤其是以出土文献为参照,可以看出,孔子很少说到"利",而多次谈论"命"、"仁"。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信从命与仁的观念。《子罕》首章的句读当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当看作"举"(称引)的通假字。该章可直译为:孔子很少说"利",却(多次)称引"命"、称引"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