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东沿海地区大气稳定度及其分类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广东沿海1个100m气象铁塔的逐时风向、风速和温度梯度观测资料及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研究沿海地区的大气稳定度及其分类方法.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大气稳定度应区分为地面、垂直和水平大气稳定度.地面大气稳定度由常规Pasquil-Turner方法确定,垂直大气稳定度由温度梯度确定,水平大气稳定度由风向偏差确定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云对制导系统影响的红外特征模型,利用SBDART大气辐射传输模式计算了热带大气、中纬度大气(冬、夏)和副极地大气(冬、夏)5类典型大气状态下的3个大气窗口波段范围内的大气透过率.利用计算结果,结合云参数资料,针对云的光学厚度、云滴浓度、平均粒子半径、有效粒子半径等,对大气透过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为开展真实大气传输特性对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临近空间探测的TBM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中段反导作战对TBM的远距离探测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临近空间平台协同雷达对目标进行远距离探测的作战思想.对临近空间大气的特点以及临近空间大气对红外辐射传输的衰减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在综合考虑临近空间平台部署高度,地球曲率以及大气红外辐射传输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临近空间大气透过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临近空间探测的TBM红外辐射特性模型,最后,利用MATLAB对所建立的大气透过率模型及红外辐射特性模型进行了计算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临近空间大气透过率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同时表明:基于特定高度的临近空间平台对TBM具有很强的远程红外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唐山沿海地区是陆地、大气、海洋相交的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对唐山沿海地区因不合理水资源开发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水文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唐山沿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为唐山市生产力布局向沿海地区转移及其曹妃甸工业区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唐山南部沿海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水文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沿海地区是陆地、大气、海洋相交的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对唐山沿海地区因不合理水资源开发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水文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唐山沿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为唐山市生产力布局向沿海地区转移及其曹妃甸工业区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下垫面大气稳定度分类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戈壁沙漠、低矮丘陵山地和沿海地区等不同下垫面的气象塔层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分别采用 P- T方 法、ΔT 法、ΔT/U法、ΔT/U2法、辐射法和风向标准差(σθ)法计算大气稳定度,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ΔT/U2法和风向标准差法对周边地形的影响较敏感, 辐射法是最适合这 3 种下垫面大气稳定度分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沿海地区拟建水泥厂为例,通过对厂区及周围地区的特殊环境状况分析,以及根据国家对重点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标准,对拟建工厂所在地区的大气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在沿海地区建设TSP排放量相对较大的工厂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尤其在地形相对比较复、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的情况下,否决了拟建水泥厂,保证了区域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一般、基本和基准气象站近50年的观测风速资料,分析了近50年中国沿海地区夏季风速时空变化特征,检验评估了20个全球气候模式和3个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中国沿海地区夏季风速分布和变化特征的能力,预估了21世纪初期中国沿海地区夏季风速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近50年中国沿海地区观测夏季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均呈明显减小趋势变化,这种变化特征与近50年中国登陆台风频数变化有关.(2)全球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都能较好地模拟中国沿海地区夏季平均风速的分布状况,区域气候模式模拟能力略强于全球气候模式.(3)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都不能模拟出观测到的近50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夏季平均风速呈明显的减小趋势,部分模式能模拟出近50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夏季平均风速略呈减小趋势变化.(4)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一致预估在B1和A1B情景下,21世纪初期中国沿海地区夏季平均风速比20世纪小;全球气候模式预估A2情景下,21世纪初期中国沿海地区夏季平均风速比20世纪大.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光电探测靶的探测性能,研究了光电探测器对光幕区中弹丸红外热辐射能的获取,分析了幕厚、弹丸长度、弹丸辐射面积、大气衰减与光幕区弹丸红外热辐射特性的关系。采用将弹体划分为多个小面元的方法,建立了弹丸红外热辐射计算方程。研究了光电探测器的弹体红外热辐射通量计算方法。根据红外热辐射大气衰减理论,分析了不同波长光电探测器获得的弹丸红外热辐射能与大气透过率的关系,并计算了光电探测器在不同幕厚和作用距离下获得的弹丸红外热辐射能。结果表明:当探测距离一定时,弹丸作用于光幕的表面红外热辐射能与光电探测器接收辐射能成正比;当弹体长度与幕厚相等时,光电探测器获得的信号最强;距离越远大气的红外透过率越小,探测灵敏度越低;3~5μm波长光电探测器可获得最佳弹丸红外热辐射能。  相似文献   

10.
福建沿海地区干燥度和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彭曼(Penman.H L.)蒸发力计算公式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计算公式,利用福建沿海地区22个气象台站的长年气候资料,计算了福建沿海地区的气候干燥度和风蚀气候侵蚀力,并对影响气候干燥度和风蚀气候侵蚀力的有关因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中指出,福建沿海地区属半湿润区域,由于干旱和大风频繁,风蚀气候侵蚀力较大,易发生风沙危害和农田风蚀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特性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对激光传输产生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及光斑扩展等影响,严重限制了激光通信、激光测距等系统的工作性能。因此全面开展大气信道中激光传输特性研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主要研究建立了大气吸收、大气散射衰减效应理论模型及光强起伏、光束漂移和光斑扩展等大气湍流效应影响模型。在分析各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大气吸收、散射理论模型的仿真和大气湍流对激光传输特性影响模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大气的吸收和散射将对功率产生衰减;大气抖动引起的激光散斑效应、光束偏折和扩展效应将影响跟踪精度和视轴对准精度;大气湍流引起的光功率波动效应将影响通信的速率和误码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利用目前紧张的频谱资源,解决临近空间通信"黑障"问题,选取高斯分布模型建立非均匀等离子鞘套,并结合4个在大气中具有高透过性的毫米波大气窗口,研究等离子鞘套外加不同强度磁场与无外加磁场情况下,毫米波大气窗口在其中传输的衰减情况受攻角和等离子鞘套碰撞频率改变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外加不同强度磁场时会改变毫米波大气窗口的衰减值,但不会改变毫米波大气窗口在等离子鞘套中的传输规律。外加磁场是否改善毫米波大气窗口的传输性能需要综合考虑等离子鞘套与毫米波大气窗口的谐振频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能够较好地复原雾天图像,复原的结果清晰自然,但原始算法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大气光估计不够准确?天空区域易出 现失真以及无法处理偏色雾霾等缺点?从以上4个问题出发,以大气散射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新的估计透射率与大气光的方法?利用线性对比度拉伸对原含雾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偏色雾霾的影响,利用设置反馈参数的均值滤波估算雾天图像的大气透射图,通过建立权重图划分天空区域并确定大气光,根据天空区域的面积自适应地修正该区域的透射率,将其代入复原模型得到去雾图像?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克服原始算法的缺点,在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起到良好的复原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类活动产生大量含氮化合物经河流进入海岸带,造成海岸带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海岸带的氮循环是全球氮循环的重要一环,其中反硝化作用和厌氧氨氧化作用均是将活性氮转化为惰性氮回到大气这个氮源,因此两者均被称为脱氮作用。脱氮过程将累积在海岸带的活性氮转化为氮气回到大气中,对改善海岸带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海岸带的脱氮作用主要发生在沉积物中,且以反硝化作用为主。15N同位素对技术是测定脱氮速率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同时测定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注意同位素分馏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激光在自由空间进行传输时,受大气分子和气溶胶粒子的影响,发生的后向散射效应会降低激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后向散射效应,可以有效提高激光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利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对大气后向散射信道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后向散射理论模型,为了提高蒙特卡罗算法的计算效率,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能见度、非对称因子以及介质反照率对后向散射能量的影响,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得出后向散射能量随能见度、非对称因子以及介质反照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和快速地计算后向散射能量,并为激光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激光通信传输中,大气对光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起伏影响,已严重影响了激光通信的发展。为提高通信距离、速率和通信质量,抑制大气对激光通信的不利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针对野战激光通信环境,对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模型进行通信链路功率计算,对大气对光功率的衰减和损耗进行了分析,为实际大气激光通信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频散效应对自由大气能量输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扩大的Prandtl混合长理论分析自由大气中的Renolds平均运动方程组,着重分析了频散效应对自由大气大迟度运动能量输送的影响。分析指出:频散效应的自由大气中能量由扰动动能向平均动能转换(即能量逆转)的根本原因;正压大气能量逆转只能在扰动的尺度小于临界迟度Lc时才能发生;斜压大气能量逆转主要在扰动的厚度小于临界厚度Dc时发生。不同尺度的扰动与包含和不包含频率散效应的简单模式结果验证了上面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WRF模式模拟分析海南岛及其邻近海区的大气边界层高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海南岛春夏季北部开阔地区平均边界层较高, 约500~600 m; 秋冬季海岛的西北?东?东南沿岸的半环绕地带平均边界层较高, 约500~700 m; 岛内中南部山区平均边界层高度较低且季节变化不大, 数值约200~500 m。各季盛行风向及海风发展因素与平均边界层的空间分布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海岛周边海区秋冬季平均边界层高度约500~800 m, 春夏季约100~500 m, 呈秋冬季高、春夏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岛内边界层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春夏季, 可达1800 m以上; 沿岸地区边界层高度最大值出现在秋冬季, 约1300~1500 m。海南岛岛内区域具有典型的陆面大气边界层日变化规律; 沿海地带受盛行风向的影响, 向岸流和离岸流时边界层日变化分别表现为海洋性和陆地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3,研究了冬季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对同期黑潮延伸体海温异常增暖响应的敏感性及东亚西风急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刻画冬季黑潮延伸体海温异常增暖导致的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特别是中纬地区大气环流异常“+、-”相问的分布特征.中高纬是大气对冬季黑潮延伸体海温异常响应的敏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