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在科技投入中把技术创新放在第一位。1999年,广东省全社会科技投入高达95亿元,研究开发经费达46亿元。其中企业投入占全省总额的70%以上。强化全社会科技投入,让企业成为研究开发主体,这已初步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要让广东的技术创新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辽宁省企业在"以科技创新引领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精神指导下,技术创新活动十分活跃,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不断提高,研发队伍和研发机构不断壮大,大批科研成果在企业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在全省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2个方面建立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三次差异驱动理论的动态评价模型,并以2000—2012年我国省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我国省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排序并发现了技术创新能力地区间的差异性.以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金融支持水平、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育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1-200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各类科技经费的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各种科技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成果具有不同的影响,技术改造和技术吸收活动的投入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更大,而新产品开发活动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正>高新技术企业数量5年内翻两番,跃居全国第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连续7年蝉联全国第三;企业的研发投入、科技人员、研发机构、承担的科技项目、授权专利均占全省80%~90%,形成了“5个百分之八九十”创新格局;仅2022年,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以31%的数量占比,贡献了规上工业企业46%的营业收入、75.2%的研发投入和61.3%的利税……一组组跃动的数字,  相似文献   

6.
丁俊 《华东科技》2000,(7):32-33
1999年,上海工业面对着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坚持“发展中调整”的发展战略,加快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了预定的增长目标。全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1%。其中,技术创新作为一项基础性、前沿性的工作,成为推动上海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上海工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 1.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1999年,上海工业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5.7%的外部环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通过自主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而获得。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则是技术创新的来源,是创新链条上的重要环节。福建省企业研发的现状从福建省情况来看,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146.69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0.68%,造成全省研发创新投入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难在何处: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已引起国内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全国上上下下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然而,综观我国企业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技术创新困难重重! 1、国有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十分落后 据联合国有关部门分析,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7位,但工业技术的科技发展水平只能排在第26位。日本驻华使馆官员伊藤宗太郎对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调查后分析,认为“中国目前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比日本落后20  相似文献   

9.
我市技术创新工程由重点突破带动了整体水平的提高.工业系统新产品产值率由1995年的17.5%提高到2001年的28%.近几年工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中,50%以上的项目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更大的规模效益将逐步体现.一批依靠技术创新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成为天津工业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0.
利用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从投入和产出方面对甘肃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杭州高新区工业企业研发投入(R&D)23.1亿元,占全区研发投入的82.0%,工业企业已成为全区自主创新的主体.为把握高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了解企业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相似文献   

12.
研发人员是研发活动的主体,是研发能力的重要表现。2013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队伍不断壮大,投入强度稳步提升,为推进创新型安徽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但同时存在研发人员素质不高、分布不均等问题,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高学历研发人员占比出现下降的现象值得关注。一、基本情况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人员12.8万人,比上年增长15.5%;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下同)为4.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全部研发人员中,67.3%的人员常年从事研发活动,72.8%的人员来自企业办科技机构。  相似文献   

13.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我省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全省科技活动中的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在科技开发的三大执行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资源中,其占有的份额明显增加,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1996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的技术开发人员已占全省的51.6%,筹集的技术开发经费占全省的52.8%,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占全省该项投入总额的50.8%,均  相似文献   

14.
在对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山西省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工业企业研发活力不足、分行业研发投入不合理、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差异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发展明显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加快提升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岳阳市1996年提出实施技术创新工程,3年来,他们采取政有领导、科委领办、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运作方式,有效地增强了企业活力,取得了初步成效。1998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居全省第M位。为了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的进度,岳阳市在1996年底首批选择了10家试点企业,狠抓了以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信息智能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科技开发方面,主要从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汽车空调、石化用输油泵等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强带动性和…  相似文献   

16.
虞蓓莉 《华东科技》2000,(7):29-29,31
为贯彻上海市技术创新大会精神,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以“科技进步的灵魂是创新,主体是企业,导向是市场,科技进步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为目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创新促效益,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现状 1、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积极开展科技活动 199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数有734家,比上年增加41家。其中,开展研究与发展(R&D)活动的单位有327家,比上年增加62家,  相似文献   

17.
由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承担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鉴定会于一九九三年九日一日在山东省科学院召开。该课题运用技术创新理论,联系国内外技术创新的途径和经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点面结合,利用专家咨询、计算机分析处理等先进的工作方法,对全省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是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安徽省持续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快速增加,为安徽转型升级、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提供了新动能。一、安徽工业企业研发实力实现新提升1.研发投入强劲增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一是增长速度领先。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工业企业)研发投入436.1亿元,较2016年增长  相似文献   

19.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河南省各市地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化进行研究.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8个市地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出的结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结构差异并说明其存在的原因,为各市地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为加快推进榆林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提高企业对高企认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的知晓度,鼓励、引导和帮助更多科技型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的知晓,切实增强企业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比,使我市的RD投入占比力争达到全省中上游,市科技局于10月27日至28日举办了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暨工业科技特派员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