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施氮处理对稻米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梗稻“农垦57”和籼稻“IR36”两个水稻品种颖果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如下:(1)灌浆期颖果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籽粒灌浆天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籼稻变化明显快于梗稻。增加穗肥施氮量可降低灌浆初期颖果中可溶性糖含量、(2)颖果中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随籽粒灌浆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增加穗肥施氮量能显著降低颖果中直链淀粉含量、(3)颖果中支链淀粉在花后0-10d内增加较快,以后则保持较高比率缓慢地增长,施氮对支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烟叶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与烟叶的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关系,检测新鲜烟叶中淀粉含量,对于掌握烟株生长和烟叶品质有重要意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烟草中较难测定的成分.研究以高氯酸为提取剂,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新鲜烟叶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操作步骤是,采用液氮研磨剪碎的鲜烟叶,用乙醇-饱和氯化钠溶液脱色,40%高氯酸溶液提取,直链淀粉采用在线氢氧化钠碱液分散二次进样显色,选择波长600 nm的滤光片,支链淀粉采用直接进样显色,选择波长570 nm的滤光片,连续流动法测定烟草中2种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检出限分别为0.49 mg/g和0.37 m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11.97%和104.41%.方法对两种淀粉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  相似文献   

3.
以4个不同直链淀粉(AC)含量水稻品种为研究材料,研究籽粒淀粉积累规律及其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直链淀粉积累速率、支链淀粉积累速率、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所有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在花后5~15 d增幅最大;支链淀粉含量在花后5~20 d有一个极显著增加的过程,B6优4761增幅最大.Logistic方程拟合淀粉积累过程发现,直链淀粉积累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最大积累速率的高低,而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早晚和活跃积累天数的长短决定了支链淀粉积累量的高低.高AC含量品种菲优188直链淀粉积累量、积累速率及GBSS活性最大值显著大于其它水稻品种;糯稻品种成糯88在花后15 d的支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最大,但其籽粒SSS活性较低.灌浆后期,高AC含量品种菲优188的籽粒千粒重明显大于其余水稻品种.相关分析表明,所有水稻品种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均与GBSS、SSS活性呈正相关,说明籽粒淀粉积累量的高低还受到GBSS和SSS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退化是淀粉糊化后分子链重排的过程,为了探究直链/支链比值对淀粉退化的影响,本文采用碱性甘油超声提取小米淀粉中直链淀粉,通过非对称场流分离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线衍射法,对3种不同直链/支链比值的小米淀粉的颗粒形貌、晶体结构、结晶度、糊化特性、退化行为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碱性甘...  相似文献   

5.
脚板薯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脚板薯淀粉颗粒的形态大小、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淀粉的粘度和糊化温度等方面研究了脚板薯淀粉的理化性质,从而得到一系列脚板薯淀粉性质的参数:脚板薯淀粉颗粒纵径范围42.67~79.69μm,平均值为61.66μm,横径范围为33.43-44.58μm,平均横径为39.22μm,其直链淀粉含量为总淀粉的27.18%.其初始糊化温度为65~67℃.  相似文献   

6.
为给有机肥在小麦高产和淀粉品质调优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007~2008年度在盆栽条件下以强筋类型郑麦9023和中筋类型豫麦49-198两种冬小麦为供试材料,研究增施有机肥对两种冬小麦品种产量与籽粒淀粉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处理提高了两种冬小麦品种的单位面积成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同时提高了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支链淀粉和淀粉支/直比例;降低了淀粉粒总量,且B型淀粉数量与体积减小明显.在本试验条件下,增施有机肥处理有利于强筋和中筋冬小麦品种的产量的提高,但不利于这两类小麦淀粉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淀粉、链淀粉、支淀粉和链一支淀粉混合物在9∶1二甲亚砜—水溶剂中的特性粘度,并推导出了原淀粉的特性粘度与链淀粉含量的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的结构特征,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系统分析了10种马铃薯淀粉的半结晶层结构、结晶形态、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构象.结果表明:10种马铃薯淀粉颗粒的半结晶层结构存在差异,陇3的半结晶层厚度最小,其双螺旋结构排列最为有序,青2和青6的半结晶层厚度最大;10种马铃薯淀粉颗粒均为多晶体系,其结晶形态均为B型结构,但结晶度不同;10种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不同,费乌瑞它、青5、青8的重均分子质量相对较大,除青5在二甲基亚砜中的构象为无规则卷曲外,其余均为球型.上述不同层次结构的差异为加工专用马铃薯淀粉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郭江涛  杨彩玲  王元元  王效瑜 《科技信息》2012,(19):456-456,430
马铃薯淀粉含量指标是马铃薯重要的加工品质之一。本研究依马铃薯块茎重量、分段取样测量淀粉含量,采用相关回归分析法对马铃薯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结果表明:①无论是早熟品种、中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其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协变关系的趋势极其相似;②依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协变关系,可将其分为协变趋势明显不同的两个区段;③当块茎重量在125g以下时,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存在程度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块茎的增大增重,淀粉含量亦随之增加,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7.47+0.0332X(早熟品种),Y=12.5+0.0244X(中熟品种),Y=7.87+0.056X(晚熟品种);④当块茎大小在125g以上时,淀粉含量不随块茎重量而变化,仅由品种特征特性而决定,通常来说,马铃薯淀粉含量的高低决定于品种的特征特性。就同一品种来说,人们通常认为,块茎愈大愈重,淀粉含量愈高,然而,这种观念是否正确?马铃薯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改性高链玉米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生物群在半生物体内模型中分解底物的模拟人体消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与其链淀粉含量有关,链淀粉含量为50%的高链玉米淀粉最难降解,普通玉米淀粉(链淀粉含量为26%)最易被降解,链淀粉含量为70%的高链玉米淀粉的降解性能居中;普通玉米淀粉和链淀粉含量高的玉米淀粉经交联变性可抑制其生物降解性能,而羧甲基化变性将会加速其降解.  相似文献   

11.
利用激光光散射仪表征了蜡状谷物支链淀粉和土豆支链淀粉在浓度为0.5 mol/L的NaOH水溶液中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根均方旋转半径()和第二维利系数(A2),通过这些分子参数计算了蜡状谷物支链淀粉和土豆支链淀粉的临界交叠浓度.系统地研究了支链淀粉在稀溶液和半稀溶液中的流动行为,讨论了剪切速率、浓度、温度等对溶液表观黏度(aη)、流动指数(n)、零切黏度(0η)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状谷物支链淀粉在NaOH水溶液中表现为非牛顿型流体,且随着浓度增加,非牛顿性增强;而土豆支链淀粉即使在临界交叠浓度以上也表现为牛顿型流体.  相似文献   

12.
用正丁醇结晶法分离得到荔浦芋淀粉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采用HPLC排阻凝胶色谱法测定荔浦芋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纯度和相对分子量质量.结果得到,荔浦芋直链淀粉的纯度为100%,其保留时间为7.55min;荔浦芋支链淀粉的纯度为100%,其保留时间为6.35 min.直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质量为5300,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质量为61500 .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马铃薯生粉的干燥效率,考察了果胶酶酶解预处理不同时间(60~180min)对马铃薯泥热风干燥特性及制备的酶解马铃薯生粉(pectinase-treated native potato flour,PNPF)理化性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酶解处理降低了马铃薯泥果胶含量和初始含水量,提高了薯泥干燥速率,干燥时间缩短了6.32%~7.81%;果胶酶酶解预处理制备的生粉中果胶、灰分、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显著提高,淀粉相对结晶度和生粉碘蓝值降低;同时酶解预处理制备的生粉与未处理生粉相比,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溶胀度,持油性显著降低,持水性提高了40.49%~49.58%,冻融析水率降低了26.23%~62.11%,其中酶解预处理180min制备的生粉(PNPF180)冻融稳定性提升幅度最大;糊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PNPF峰值温度降低,峰值时间缩短,崩解值上升,最终黏度和回生值下降。果胶酶酶解预处理可改善马铃薯泥热风干燥特性,缩短干燥时间,同时显著改善马铃薯生粉基本理化性质及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14.
Rice is an important food crop grown in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i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for the Asian people. Obtaining rice cultivars characterized by high yield and outstanding quality has always been the desire of rice breeders and scientists. Starch is the principal source of human energy from plant foods. The starch in rice consists of mainly amylose, amylopectin and resistant starch(RS). Amylose and amylopectin are forms of starch that are easily digested in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fining the quality of rice. RS is a new form of dietary fiber not easily degraded into glucose in the small intestine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so 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r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gene function research of these three starches in rice,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some abiotic stress on rice starch content and structure,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ew high-quality, high-RS content rice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宁南县两个产地11个马铃薯品种的理化指标,对其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夏坡地、90单选、PB06、费乌瑞它、本地乌洋芋等品种适合作为菜用马铃薯,夏坡地、鄂薯5号、90单选、PB06等品种适合制作薯片薯条,会-2、PB06、宣薯2号、本地乌洋芋适合用作淀粉加工.同种品种不同地块间存在差异,当确定品种后,应根据马铃薯用途选择不同产地.  相似文献   

16.
运用单波长、双波长2种比色法对淀粉质量分数w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发现,后者更优,因其可有效排除其他物所造成的影响.直链淀粉波长在500和600nm、支链淀粉波长在550和680nm的条件下,当溶液pH值接近3.5、淀粉与碘化合物的反应时间在20min、标准曲线与样品测定环境温度控制在5℃温差时,淀粉w分析误差均达最小值.  相似文献   

17.
葛根直链淀粉分子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葛根淀粉以碱液分散溶解时 ,随着沉淀剂正丁醇的加入 ,直链淀粉分子与正丁醇形成重结晶 ,并按分子量的大小逐渐进入凝聚相 ,最终直链淀粉组分从整个淀粉体系中分离出来 ,得到纯化的葛根直链淀粉组分。利用 Mark-Houwink方程 ,在准确测定葛根直链淀粉溶液特性粘度 [η]的基础上 ,计算出葛根直链淀粉的分子量 Mη为 4.0 6× 10 5 。  相似文献   

18.
玉米淀粉的热力学性质与消化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种不同直链/支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Hylon Ⅴ和Hylon Ⅶ)的热力学性质及体外消化性进行测定,进一步分析了淀粉热力学性质与消化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支(蜡质和普通)玉米淀粉与高链玉米淀粉(Hylon Ⅴ和Hylon Ⅶ)的热力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高支玉米淀粉的起糊温度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