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的是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中美利率差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利差IRFFR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ER之间存在正向的Grange因果关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ER受自身前期数据影响较大,中美利差IRFFR受ER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影响较大。ER的波动对IRFFR的解释较高。在适当的时机进一步放开资本市场管制及汇率浮动区间,利用市场自身的平衡机制来实现汇率、利率、资本市场的内在平衡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构建向量误差修正?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非对称BEKK(VECM-GARCH-ABEKK)模型,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两个维度,研究跨境资本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耦合效应。研究发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与人民币汇率具有显著的持续性、集聚性波动特征,且两类跨境资本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波动溢出存在差异化的非对称耦合效应。研究提出优先针对产业资本外流风险出台相关政策,构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监管框架,降低外汇市场超调风险,利用人民币离岸交易构筑资本跨境流动缓冲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升值会对吸收FDI产生影响。在分析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江西吸收FDI的现状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变量间的关系建立VAR模型和ECM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及汇率波动对江西FDI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对江西FDI的短期影响效应并不显著;但是从长期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对江西FDI存在持续显著的负面影响,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江西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将减少2.57个百分点。这些研究结论和启示将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为江西制定更加合理的招商引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汇率波动的非线性特征,应用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方法对2003-09-10—2011-03-25期间人民币的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的异常波动进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①2005年7月21日和2010年6月19日央行2次汇改前后NDF汇率均为高波动的异常机制,汇改后的初期存在一个升值预期压力集中释放的阶段,表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取得了稳定预期的成效;②2007年下半年至2009初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NDF汇率出现持续的异常波动,其中,长期NDF波动受美元先贬后升趋势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投机者预期更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冲击的影响.上述结果揭示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的积聚期间和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差异,对我国央行适时干预以稳定汇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及协整检验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变动与国内A股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关联效应,选取2005-07-21-2007-10-30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证综指及深证综指的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外汇市场汇率变动与A股市场股指波动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汇率与A股市场股指波动均会受到前期汇率及其自身滞后项的较大影响,二者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这些结论对于探讨我国汇率变动与股指波动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汇率与股价波动:基于中国与日本高频数据的ARCH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次贷危机所产生的结构性影响,采用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上证指数、日经225指数的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发生前,汇率与股指存在ARCH效应,且均有不对称信息的冲击,波动存在持续性的影响;次贷危机发生后,汇率与股价都不存在ARCH效应,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暴露出来使得汇率对股市的波动影响降低,从而促使投资者风险得到有效对冲。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美元指数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Johansen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GARCH模型计算月度波动率,对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我国进出口总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以及美元指数及其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的出口影响较大,而对进口影响较小;美元指数的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幅度较大.同时,研究表明美元指数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是.研究证明,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贸易失衡状况不仅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有关,也和美元本身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有关.研究结果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把原始的投资者情绪变量构建成投资者情绪指标体系,运用VARBVGJR-GARCH-BEKK模型探讨投资者情绪和股市收益率之间的非对称相关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率之间存在双向的均值溢出效应;股市收益率与投资者情绪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任何一个变量的波动信息都会传递到另外一个变量中,对另一变量的波动产生影响;投资者情绪受到自身滞后的负冲击比受到自身滞后的正冲击产生更大的波动;投资者情绪的正面冲击会加大股市收益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庆原油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2001~2010年的周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分析了国内外石油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以及国内石油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波动的动态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国外市场对国内市场产生了显著的波动溢出,国内市场对国外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信息传导方向是从国外市场到国内市场,且国内石油市场波动滞后于国外市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国内外石油价格波动的动态相关性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0.
胡新明 《科技信息》2009,(20):26-26,28
本文通过运用向量GARCH—M模型分析我国A、B股之间收益和波动的溢出效应,探讨了信息在A、B股市场间流动的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沪市和深市A、B股市场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溢出效应和信息流动状况;B股对内开放和A股对外开放事件对两市A、B股市场间信息流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利用细分行业的数据对汇率变动与FDI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总量下人民币贬值对FDI起到了促进作用。细分行业上人民币汇率水平对不同行业的FDI具有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信息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的传导路径,选取沪深300指数和中证国债指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VAR-GARCH-BEKK模型,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均具有波动聚集性,两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且只存在着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次汇改后沪深300指数和人民币/美元汇率的日数据,结合AR-GARCH模型和极值理论POT模型,度量两个市场的95%和97.5%置信水平的Va R,并利用基于交叉相关函数的风险溢出检验方法,分析沪深300指数与汇率间的风险信息溢出。实证结果表明:在95%置信水平下存在汇市到股市的单向风险溢出而在97.5%置信水平下存在股市和汇市间的双向瞬时溢出效应。因此,监管层应制定金融稳定政策,防止两者间的风险传导。  相似文献   

14.
罗燕芳  刘小龙 《河南科学》2013,(8):1294-1299
通过运用VAR—BEKK—GARCH模型对房市和建筑建材板块两者间的信息传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双向价格溢出效应,但短期内,它们彼此的冲击具有不对称性,主要是房市对建筑建材板块冲击比较明显.另外,两市之间存在着波动溢出效应,但是它们的条件相关系数具有不稳定性,反映了两市一体化程度比较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偏最小二乘分析方法分析了房价、信贷、货币供应量、汇率和资本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汇率升值、信贷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以及资本价格上涨都会形成通胀压力,其中房价上涨与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为显著。据此,建议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引导人民币汇率合理升值,加大监管资本市场,完善各项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6.
姜茜娅  张卫国  闫杜娟  谷任 《河南科学》2013,(10):1796-1799
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上证A股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在流量导向理论以及股票导向理论的基础上,通过VAR线性模型和EGARCH非线性模型,选取2005年7月22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日度数据,对中国汇率与股价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发现:价格溢出方面,只存在外汇市场到股票市场短期单向引导关系;波动溢出方面,股票市场对外汇市场存在非对称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仍处于流量导向模型的适用阶段,据此提出了针对我国经济现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预期的ARCH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代理变量,使用ARCH(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模型族研究其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存在ARCH效应,具有尖峰、厚尾、波动群集性和非对称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要求在应对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冲击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应使汇率更具灵活性,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并逐步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市场化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且形成较为明确的贬值预期,市场预期的变化使得2015年下半年资本流出较为明显,美元资产成为了市场以至居民争相配置的资产,资本流出与贬值预期相互强化,并带来了人民币资产的重估效应。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汇率波动经由商品价格变化影响出口贸易量的非均衡计量模型,并使用SV-GED模型测算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同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而供给过剩时,汇率波动率的增大制约着出口的增加;反之需求旺盛时,汇率波动率的增大会对出口起到促进的作用;汇率的可预期波动率对于出口价格的影响是显著的,非预期波动率偏差对于出口价格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同时,进口方的收入水平、出口方的投资水平对出口有促进作用;而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对出口起到明显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多元GARCH模型研究国内企业债券信用价差的波动传递问题,考察了企业债券信用价差序列的波动持续性和信用价差序列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相同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债券表现出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上游产业对下游产业企业债券的波动有显著影响,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